你為什麼卸載抖音、今日頭條,因為算法推薦機制還是“上癮”...

你為什麼卸載抖音、今日頭條,因為算法推薦機制還是“上癮”...

抖音頭條

之前在知乎和頭條的悟空問答裡面,都有看到有人提問“為什麼你選擇卸載抖音和今日頭條”。

裡面的回答大多是說:

“因為抖音和今日頭條老是推薦我想看的內容視頻,每次刷起來就沒完沒了,時間都浪費了,什麼收穫也沒有,簡直是誤我人生!”

“因為抖音和今日頭條用算法機制推薦差不多一模一樣的東西給我看,紅燒肉我是喜歡吃,可是誰受得了頓頓吃紅燒肉?!”

“因為抖音和今日頭條老是推薦各種不靠譜的信息 ,我父母看了那些致癌、保健類的軟文,三天兩頭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得癌症了,不吃保健品立馬就要進醫院一樣。明明都是些誇大其詞,甚至賣假藥的,老人家不懂,誰受得了!”

......

頭條系的推薦算法是它能夠從BAT的互聯網帝國版圖中,脫穎而出的殺手鐧。但是,目前也成了大多數人對其詬病的機制。

可是,單單只是頭條系使用了所謂的“推薦算法機制”麼?

肯定不是,而是所有互聯網類的APP,只要你能想到的各種常用APP,如微信、淘寶、美團等,莫不是使用了“算法機制”。

因為這是它們讓我們上癮的一種必備技能。

互聯網的產品設計核心就是讓用戶把產品使用變成一種習慣,換句話說就是讓用戶“上癮”。

在《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尼爾·埃亞爾 瑞安·胡佛著)這本書裡面,作者給出了一個極其簡明的上癮模型: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

你為什麼卸載抖音、今日頭條,因為算法推薦機制還是“上癮”...

上癮模型

我們拿抖音舉例。

觸發:①初次使用,一般是外部觸發。即看到身邊有人玩抖音刷視頻,一直笑個不停,一刷就是一兩個小時。或者廣告,或者其他人用抖音的分享。你看到了覺得有意思,就下載了。②再次使用,一般就是內部觸發,最後再講。

行動:下載安裝了抖音,用手機號直接註冊,或者微信授權登錄。反正花不了一兩分鐘,你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擁有自己的抖音賬號。

多變的酬賞:進入之後,直接就可以觀看短視頻,剛開始刷的時候,可能沒找到有意思的,但是換了幾次之後,你發現它的算法知道你的喜好了,就會一直推薦你喜歡的視頻。每一次視頻都不一樣,每一次給你的快樂都不同。輕輕一劃,就是一個新的視頻。喜歡,不喜歡,好玩,沒意思。有一種魔力,讓你停不下來。因為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每次都不同,你已經“上癮”了。

投入:在使用過程中,看到有意思的點個贊,甚至留個評論。這些微小的行動就是你的投入。你會關注你覺得好主播,你會評論有意思的視頻並期待有人回覆,甚至你會自己隨手拍一個小視頻傳上去玩玩。一次又一次,投入很小,卻積少成多,你已經無法自拔了。

再觸發:這時候你就可能因為期待自己關注的主播更新,期待自己的評論有人回覆,期待自己的視頻有人點贊,或者僅僅是想消磨無聊的碎片時間,總有一個微小的理由讓你主動再一次打開抖音。恭喜你,你已經成功“被捕獲”了。

你為什麼卸載抖音、今日頭條,因為算法推薦機制還是“上癮”...

上癮無處不在

上面這套機制,在微信、微博、知乎、淘寶上面都存在。

那麼,為什麼現在網上這麼多人喜歡批判抖音、頭條?

其實,微信、知乎、豆瓣哪一個不被批判過。

這些都是“自我認同的困境”:我們一方面希望自己與社會大眾保持一致,尋找社會認同感;另一方面卻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保持自我認同感。

微信的朋友圈,開始你很高興分享,突然有人說朋友圈變成了“裝X圈”,於是除了微商還在發,你已經覺得沒意思了。

知乎曾經的精英化分享社區,你很高興分享,結果突然被人家說成“分享剛編好的故事”,你馬上敬而遠之。

我們一方面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自己貼上某些標籤正名,一方面卻揮舞著大棒把另一個標籤送給別人,樂此不疲。

“上癮”、“算法”都只是工具屬性,某一天你棄置不用,自然無傷大雅。

“批判”、“標籤”卻是自我認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你為什麼卸載抖音、今日頭條,因為算法推薦機制還是“上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