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朱棣

《大明風華》的劇情玩笑開得可有點大,連土木之變的原因也變成了明朝想搶劫瓦剌。這段劇情的胡扯程度可以用20多年前的一則舊事反比,那就是李澤鉅沒錢了要帶人去搶張子強,結果水平不高,被張子強給綁票了。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帖木兒帝國

15、16世紀的明朝在全世界的地位就好比是李超人家在香港的地位,是全世界最頂級的壕。明朝壕到什麼程度?帖木兒一心想征服中國,成為世界征服者,但是帖木兒死後,他的不孝子們就紛紛嚮明朝下跪,寧可讓朱棣教訓他們一家人和睦相處、不要叔侄骨肉相殘,要想嚮明朝上貢做買賣。帖木兒家族沒錢嘛?帖木兒橫行上萬裡,也搶了上萬裡,所到之處所有國家土豪的產業都是予取予奪,就算內戰中燒錢厲害,老強盜留下的錢財也足夠這些不孝子揮霍的,但是他的兒孫就是願意為了錢財跪舔明朝。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蒙古人

在整個明朝和蒙古人的戰爭史上從來都是明朝向蒙古出兵少,蒙古主動搶劫多。從明朝開國的1368年到朱祁鎮作死出兵的1449年,蒙古主動犯邊搶劫的次數是149次,明軍主動出擊的次數是51次;從1450年(土木之變後的第二年)到1627年的178年間,蒙古"擾邊"的總次數為931次,明軍反擊蒙古為82次。即便是明軍主動出擊,對明朝皇帝來說也是賠本的買賣,因為明朝前期軍隊中有200多萬匹戰馬,不用向蒙古出兵搶馬;明軍將士每砍下一顆蒙古人的腦袋,皇帝就要向他們支付50兩銀子的獎金。加上出兵需要的海量糧食費用,明朝出動出擊打蒙古非常"賠本"。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瓦剌

蒙古人主動出兵明朝,反而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因為蒙古人出兵大多是在秋高馬肥的季節,閒著也是閒著,帶著部族到明朝搶到鐵鍋也有的賺。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瓦剌首領

具體到土木之變這一事件上就是明朝不想被瓦剌當作是冤大頭,明朝才是吹虧的一方。瓦剌人的地盤在蒙古西部和新疆東部,他們在元朝末年時才成為單獨的勢力,主要收入除了放牧就是搶劫。在朱元璋和朱棣時代,瓦剌人不敢惹這對猛男父子的麻煩,只好目標對準了東察哈臺汗國。在帖木兒病死的第三年,瓦剌人就攻克了東察合臺汗國的首都別失八里(也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搶走了察合臺汗國從中亞搜刮來的巨大財富。隨後瓦剌騎兵和東察合臺汗國大戰61場,取得了60場勝利。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也先

在朱瞻基當政時期,瓦剌厚著臉皮派出了就有2000多人的團隊到明朝境內吃大戶。這個數量可絕不小,瓦剌的常備騎兵數量是3萬多人,2000多人等於整個瓦剌貴族階層每家都派了人過來。按照明朝的政策,蒙古貴族到明朝上貢,會按照級別每人都發數十匹、上百匹絲綢的紅包。朱瞻基在位時,瓦剌人敢組團,但還是按照規矩來。到朱祁鎮當政後,瓦剌開始每年都來組團吃大戶。瓦剌騎兵韓衝進遼東搶劫了遼東的馬市,搶走了大量女真部落的敕書(女真部落首領的官方職位證書,不能領工資,但是可以充當邊境貿易的許可證,是女真首領手中含金量最高的傳家寶)。

土木之變是因為明朝想搶瓦剌?朱瞻基表示我沒生這麼傻缺的兒子

明英宗

也正是因為瓦剌人實在太會佔便宜,明英宗朱祁鎮才忍無可忍要出兵,結果吃了敗仗不說,瓦剌人依舊厚著臉皮要進行朝貢貿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