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為子女有巨嬰父親怎麼辦?

一個老天真


您好!關於巨嬰爸爸,我的觀點是:拒絕巨嬰,快速學會承擔!巨嬰爸爸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懶惰,凡事不想操心,也不想親力而為,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巨嬰爸爸的來源有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婚前的爸爸,爸爸的媽媽(奶奶)是製造巨嬰爸爸的直接責任人。奶奶嬌養爸爸,凡事都替他準備周全,事無鉅細。這是一種過度的溺愛!所以是奶奶的錯誤,和媽媽沒有關係。不過媽媽在爸爸談戀愛的時候,怎麼就沒有考驗一下爸爸的處事能力?沒有甄別出爸爸的“巨嬰”所為?所以說,遭遇巨嬰爸爸,媽媽當初的眼光也有問題。即便戀愛中的媽媽變成了“傻瓜”,和爸爸結了婚,那麼媽媽就成了巨嬰爸爸的第二個媽媽,需要承擔起照顧爸爸生活的一切責任。

這時候媽媽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改造爸爸,給他分擔家務活,讓他鍛鍊自我生活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感,使他慢慢變勤快,找到自信和快樂,形成習慣,擺脫巨嬰的尷尬😓。媽媽的第二種選擇,就是繼續以奶奶的嬌寵方式去容忍爸爸,自己當個女鐵人,無緣無悔地和巨嬰爸爸共度此生!作為子女,我想你一定不想遭遇這樣的巨嬰爸爸,所以你要大起膽子,和媽媽一起來改造爸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究方式和方法,做到晚輩的禮節。相信你的巨嬰爸爸一定會在家族的力量中快速成長,成為有擔當有能力的爸爸!



YJM雪中情


經常因為一點事兒就著急上火,跟我打電話,在電話裡對著我怒吼,我小時候還覺得他過於嚴厲,長大了反倒接受了。覺得他是一個被嬌慣壞了的大小孩!

其實他跟我每次嚷嚷並不是真的跟我生氣,只是表示他對當時的事情著急,讓我知道他的情緒,或者也是他的一個情緒發洩。

畢竟更多的人都是隻有對著跟自己最親近、最愛的人的時候才能無所顧忌的表達出內心的情緒和想法,所以我們面對自己的長輩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包容,這是為人自己的孝心和成熟的體現。

另外再說一個我姑姑的公公,那個老頭就是一個特別眼裡又特別自我的人,在他年紀大了需要人伺候的時候,又癱瘓在床,需要我姑姑和姑父的伺候,請了保姆來幫忙,他非要發脾氣,就是不讓保姆碰她,最後只能是我姑姑姑父親自上陣,照顧老頭的生活起居。

我記得我姑姑跟我講的,她最不能接受的是,她的公公因為癱瘓在床,大小便也是失禁狀態,經常把床弄髒,我姑姑也是很為難,但是又想著畢竟是老人,是長輩,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可也不能不管不顧的馬虎對待。

我姑姑就照顧了她公公三年,你可以想象嗎?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個老頭的其他兒子都對他不管不顧,只有我姑姑和姑父一直伺候他、孝敬他。

最後他去世之前把自己的一套房子最為感恩送給了我堂弟,所以說老人並不是不懂感恩,不動好壞,他們只是習慣了自己的性格脾氣不能改變。正是如此,才要對他們多上一分耐心、多上一份熱心、多上一份貼心,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和在乎,這也是老人最想從子女那裡得到的。


愛吃桃子的狐狸


在中國,這樣的父母有很多,心理學上統稱他們為“巨嬰”父母。

什麼是巨嬰呢?簡單而言就是明明身體上已經成年,但仍然還是保持著嬰兒的心性,是沒有完全掙脫臍帶的大人。人在嬰兒時期會有一種“我即世界”的感覺,只要我哭,就會有吃的,只要我想要一切,就會有一切。

巨嬰們拒絕長大,仍然把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應該是圍著我轉的,我主宰著這一切,把想象當成現實,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處於一種“全能自戀”的心理狀態,他們希望掌控一切,如果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就會充滿焦慮,暴怒發狂。而巨嬰父母,害怕失敗控制慾極強,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事無鉅細的“聽我的”,“我說了算”“我做主”“我是為了你好的”,巨嬰父母往往會培養出另一個巨嬰,進入一種惡的循環當中。

巨嬰父母喜歡以愛控制孩子,他們認為自己生下了孩子,給了孩子生命,孩子一切都需要聽自己,他們完全控制著孩子的成長,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的想法成長,大到人生選擇“你要代替媽媽實現自己的理想”,小到穿衣吃飯“有一種冷叫媽媽感覺你冷”,都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的模型完全成長。巨嬰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真正的愛不是控制孩子,而且愛他尊重他,理解他,給他足夠自由成長的空間,多給孩子人生一些留白,給孩子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真正的愛,是放手,是離開是信任。

如果家在農村,上面有好幾個姐姐,自己是家裡最小的男孩,這樣的人很容易長成為“巨嬰”。朋友的父親就擁有這樣的生活環境,根源在於父母因重男輕女,導致對兒子過度溺愛。因從小就不需要做什麼活,導致孩子“飯來張口”。長大結婚後,又由妻子照顧自己,很多男性成了父親後,依然是什麼都不會幹的甩手掌櫃一枚,生活上極度依賴家人。一旦哪天妻子兒女不在家,就完全不會照顧自己,生活搞得一團糟。

我的建議:試著瞭解他,放棄改造他,不要抱著要他立刻改變的心態去跟他談,這樣既不現實,也會讓他感受到壓力而更加抗拒。只是單純的跟他聊聊以前的經歷,心情,這些事能讓你看到他的另一面,從而更理解他也就更知道以後該怎樣幫助他。實在不行就遠離吧,不要成為他那樣的人,也不要試圖改變他。

 




鄉村小記者


成人了,還是嬰孩的心理,為巨嬰吧。光怪陸離的世界,什麼都有。如患此症,最好醫院是自已的家,最好的特效藥是克服。據說,也叫童子症,壽促,難過“九”之關。九乃逢九也,分明九和暗九。俸養如意,有突破壽促之關,但為時不長……


用戶8257563979095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論如何都要有耐心。誰都會有老的一天。


朝花夕10


你好這個問題嘛!有句老話: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你覺得有個巨嬰父親,把母親給熬沒了,現在老又有你照顧!首先人是會生老病死的,父親還是要孝敬的畢竟年紀大了多擔待點多順從點畢竟是父親,這樣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父親會因你而改變的。家合萬事興!


曾洪湖


別去給自己以及親人尋找不必要的心理煩惱了,畢竟那種性格的父親都是一輩子惡習,還是在父親面前儘量做到自己的應該有的責任,其餘的就敷衍了事,看在眼裡,不記在心裡吧!


情第一錢第二


一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做為子女儘自己孝道,老小孩老小孩,人過了60歲,心裡特徵和智商都回到6歲之前的孩童。所以請原諒父母有時候的不懂事,多多換位思考。自己也有老的一天


萬圖速麗123



馬彥兆


首先高興快做爺爺了奶奶了,做子女希望長大,有一個美好和家庭孩子,這是做人願忘。父母子女有了子孫後代了,肯定是非常高興和幸福,這是中國曆來傳統。有家,有孩孑,一輩子才安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