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農民鵬飛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農村日常的生活當中,對於生活也有很多規矩,因為在以前農村人普遍認為,一些規矩如果破壞了就會對自己或者家庭不利。比如在吃飯座席上也有很多規定,在桌上吃飯很多人都非常忌諱擺三盤菜,一些人寧願只做兩盤菜或者四盤菜,也很少有人只做三盤菜的。



對於農村習俗,“三”這個字代表著單數,而在農村人們普遍都喜歡雙數,因為雙數代表著好事成雙,而“三”這個數字對於人們來說是不太吉利的。我們平時在節日當中的一些祭祀活動,經常用到的菜譜就是三個菜,加上三柱香,因此三盤菜在農村都是用於祭祀所用,是給去世的祖先所享用的。



與此同時,除了“桌上不擺三盤菜”以外,同樣還有“六人不坐烏龜席”的說法,而所謂的烏龜席就是方形桌子,猶如一隻烏龜一樣,兩邊兩個相互面對面而作,而另外兩頭是兩個人相互對面而坐,這樣就成了“烏龜席”。而烏龜歷來都是被人們認為是不好的象徵之一,很多罵人的話都用烏龜王八來使用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因此不管是桌上擺三盤菜還是六個人坐烏龜席,在農村人們都是很忌諱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種習俗也漸漸的被很多人所遺忘,現在很多年輕的一代人已經對這種規矩不那麼講究了,特別是很多農村人到城裡買房居住以後,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一些農村舊習俗也漸漸不被人認可和接受。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老一輩叔伯阿嬸坐在一起閒聊時,常聊老古話就像聽故事一樣很有趣,聊著家常圍坐在一起喝茶敘舊事。



聽鄰居阿伯說"桌上不擺三盤菜″是講有親戚朋友來坐在一起吃飯,桌上不能"三盤菜",不吉利,三代表"散".對人不尊重,老人年紀大了忌諱,要好事成雙。



阿伯說:"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懂這規矩,一次老舅公來料,中午阿伯煮的菜三盤菜一出桌,剛坐下來老父親就對我說煮份湯來,當時愣了下就起身就去多煮了份湯,事後阿伯的老父親跟他講述了老古語"桌上不擺三盤,六人不坐烏龜席",老一輩的人對"三盤菜"很是忌諱,覺得是詛咒他,"三盤菜"是指祭拜過世的人,我們看電視上也只有死囚臨刑前才吃三盤菜,阿伯說:在農村人就要學會入鄉隨俗。



現在時代在進步過去的老俗語對現在年輕來說是迷信,沒那麼多禮節,大家相聚一起開心就好,不忌諱這些。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


榕樹下的山裡妹


農村的俗語是很多的,我特別喜歡的也是那句桌上不擺三盤菜。因為這樣的風俗,可能也就是農村的淳樸民風。因為你想一想,作為一個勤儉節約的農村的家庭,鴨子下幾個蛋,這個月吃了幾回肉,農村人都會記得很詳細,很清楚的,尤其是在過去那種貧困的年代。



人們過的清貧節儉,遇到家裡來客人的時候還真的就是一般都採用,捎帶客人都是上雙菜不上單菜。愛面子的農村人一般來客人都會是,坐上四個小菜。然後陪客人慢慢的喝起來,如果說桌子上要擺三個菜的話,就會讓人家覺得不舒服,認為招待客人上菜成單的話,一個表示出對客人的不滿不尊重,
另一個是也不吉利。所以說農村人認可上兩個菜,上四個菜,也不上三個菜。這也就是中國人熱情好客的一個好傳統吧。現在農村的條件也好了,雞鴨滿圈,瓜果飄香,再也不是以前窮的時候了,所以說來客人更是七個碟子八個碗,但是從來都沒有上單菜的習慣,而且我們在快手火山等小視頻上也經常能看到農村人招待客人的紅火場面。所以我說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熱情。但是如果說去做客的人家生活條件不好的話,也別那麼多挑剔。即使人家上了單菜,我覺得也沒有什麼關係。我們不要把俗語看的那麼樣的重,我們最應該看到的是人家的真誠和熱情,這樣就好。


伊春美食美客


記得小時候,每逢家裡有客人來訪,爺爺就會說“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那時候年齡小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隨著慢慢長大,也慢慢了解了這些酒桌上的規矩,才意識到這句話實際上說的正是酒桌禮儀文化的傳統。

在城市裡,也許隨著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快,有些老傳統早就淡薄的很了,但在農村很多老傳統和文化繼承保留的非常好。

“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是非常有講究的,我奶奶前段時間過世,墳前擺放的祭品是三個盤一排,三個碗一排,上香用的是三根香一插,可見“三”這個數字表達的是對死者的祭奠。過幾天就是小年祭灶神的日子,一般我媽媽拜奉灶王爺,也都是會擺三個盤的祭品,上三根香。所以“三”在農村傳統文化裡,其實表達的含義就是對死者的祭奠和對神仙的供奉。

而且村裡信奉好事成雙,“三”作為一個單位數,一般招待客人,以及吃飯也都不會做三盤菜上桌,至少也會四菜一湯或者兩菜搞定。

另外和“桌上不擺三盤菜”相對應的一句俗話是“六人莫坐烏龜席”。

酒桌上的傳統文化講究身份尊貴座次不同,就像職場上開會的時候,領導坐哪,經理坐哪,主管坐哪,都有一定的規矩。

在傳統的酒桌上同樣有這樣或那樣的規矩,雖然現在這些酒桌規矩已經很淡薄了,但在廣大農村還是很講究這些的。比如我們家坐主席位的一般是爺爺,主席位可以直接看到門口動態,在古代是對尊貴之人的尊敬,因為這個位置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危險與否,然後再根據輩分依次而坐。

但在酒桌上如果出現6個席位,一般最忌諱的是桌子前後各一個座位,左右兩個座位,看起來就像一個烏龜的形狀一樣,因此稱為“烏龜席”,若家中有客人,主家擺出這樣的席位,那麼對客人來說是非常不尊重的。


李阿冰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記得我母親去世那年,村裡還沒有公房,在土房頂,村子街道上撒點松毛當桌子辦的席,菜不算多,十三個菜左右, 在2002年,當時來講辦的不算好也不算醜。

村裡有兩個醉漢衝殼子(吹牛)相互掐架,其中一個說:你嫫(媽)去世時,你家的酒席連辣子水(蘸水)在數才三個菜。

這句話的含義包括了三層意思,一是笑他家窮,二是說小氣。還有第三層意思就是說“三”這個數。

俗話說好事成雙,象這種喪事,誰家都不願意再來一次,所以我們這裡吃的菜都是要單不要雙,如果是結婚喜事的話要雙不要單。

如果農村桌子上擺三盤菜不僅顯示出主人家寒磣小氣,還有點不吉利的味道摻雜在裡面,所以即使只有兩個人吃飯,只要其中一個是客人,也要三菜一湯。

還有一個就是在我們這裡,農村裡有個什麼祭祀上墳都要獻飯潑水飯,而且獻飯最少必備三個菜。

兩條魚,一塊四四方方的肥肉,一個煎雞蛋。當然有的人家還殺雞,煎豆腐,但數量是單數,這些東西先祭山神祭天地再祭祖宗祭鬼神。

所以農村飯桌上如果只擺三種菜客人會認為是對自己不尊敬,弄三個菜是敬鬼神的,不是給人吃的。

如果是自家人吃,就不那麼講究了,一湯一素一葷,兩三個人吃剛剛合適,又不麻煩又健康,平時我家就經常這樣吃,朋友們是否也一樣呢?


泥糖小丫


在我老家泰安地方的風俗。吃飯時,桌上的菜必須是雙數,不能是單數,尤其忌諱吃三個菜,認為只有死人擺供才三個菜。 菜餚大多數不會只有一種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襯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例如烹煮豬肉,會以爽脆的綠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襯托粉紅色、柔軟的豬肉。 一頓飯不會只有一款菜餚,除非以前窮的時候,來親戚吃水餃,想想小時候吃的,我感覺什麼都想,我記得喝個雞蛋水都香,我奶奶雖然沒了,可是我一直都懷念她老人家,有點好吃的都給我,祝奶奶在天堂別不捨的吃了,


山東泰安火鍋哥哥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桌上不擺三盤菜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無論幾個人吃飯,桌子上不能有三盤菜,兩盤或者是四盤都行,只是不能有三盤。第二層意思是說,三種菜不能上餐桌。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桌子上為什麼不能有三盤菜。

我們農村人在酒桌上吃飯講究一個“由頭”,什麼叫由頭?比如說敬酒,敬了第一杯想敬第二杯就要有點說辭,只有你這個說辭得到大家認可,這樣被敬之人才會去喝你敬的下杯酒,第一杯酒要說一帆風順,第二杯要雙喜臨門,第三杯要三羊開泰,這樣四季發財一直到十全十美,只要你能說會道,就不怕被敬之人不去喝。回到我們的話題,為什麼桌子上不能有三道菜。“三”同散,宴席之上,散席也就是不歡而散的意思,再或者就是不再相見的意思,這種不好的說辭,說什麼也不會通過大家的認可的,當然,這個風俗並不在所有的地區適合,例如吉林的同學,點菜的時候人數減去一就是菜的數目,我們四個人經常點三個菜,也沒見到分離。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有一天我們四個要各自發展的時候,來一個分手飯,我們可能就不會再點三個菜了,因為應時的東西總是讓人傷感。

不能擺上桌子的三盤菜有什麼?

第一個是狗肉。大家都聽說過狗肉不入席的說法,這裡說的席就是宴席的意思,在我們農村地區,狗肉比不上牛羊豬肉,屬於賤菜,再加上許多地區在當地的話語中,加入狗字的都是具有貶義的意思,例如狗東西,狗腿子,等等,這種說法廣為流傳,致使我國大部分地區正規宴席都是不安排狗肉。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朱元璋做皇帝之前是丐幫弟子,經常吃狗肉,做了皇帝之後,回家有人宴請他狗肉,他認為看不起自己,就下令不允許狗肉入宴。當然這些說法都是猜測,無論信與不信,狗肉不入席確實實實在在的說法。

第二個是貢菜。每次跟父母清明給老祖宗掃完墓,父親都會把蘋果給我吃掉,乾乾淨淨的也不覺得有什麼,等自己長大了,才知道,原來這個是貢品,很多人以為貢品是給神仙或者是死人吃的東西,其實我們農村都是很珍惜糧食的人,貢品用完之後,都會隨手掐下來一小塊,剩下的還是會帶回去吃掉,但是貢菜卻是不能上桌的,自己人把貢品消化掉倒也尚可,但是貢品上桌招待客人,卻是對客人大大的不敬了。

第三個是野生保護動物。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大部分人都能吃得起肉喝得起酒了,但是有的人就是閒不著,吃飽了就想嚐鮮,一些國家保護動物就成了他們的目標對象,但是用野生保護動物做的菜來宴請他人,那可就要小心違反法律了。這三種菜是萬萬不能擺上桌的,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一起討論一下吧?(王)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這個問題我看了這麼多答案,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都是瞎扯淡。農村待客為啥不上三個菜,因為三個菜是侮辱人的,看不起人的,所以你要是請客桌上擺三個菜,客人必定是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出門就開口大罵你八輩祖宗。



這裡面有個原因,原來舊社會吹鼓手是屬於下九流職業,和剃頭的修腳的唱戲的買藝玩雜耍的一樣被人看不起。但是遇到家中老人去世要辦喪事,還非得請響器班吹嗩吶。你別看吹嗩吶的吹的搖頭擺尾贏得一陣陣喝彩叫好,可是到最後吃飯招待這些人的時候,主家只給桌上上三盤菜。這是河南豫東幾百年傳下的老規矩,就是到了今天生活條件這樣好,響器班錢可以多給,菸酒可以高檔,但是桌上只上三盤菜這個祖宗留下規矩卻是雷打不動!響器班主也都知道這個規矩,從來沒有因為這個鬧彆扭。



現在你該明白了吧,桌上擺三盤菜是招待吹鼓手的,吹鼓手是下九流,我們是客人,你給桌上上三盤菜,那就是對我們有意見,那就是看不起我,那就是侮辱我,所以老子寧肯餓死,也不吃你家的飯!而且從此親戚斷親,朋友絕交!



有這樣一件真實的故事,一個豫東的幹部到豫西任職,豫西兩個人連同剛上任的領導共三個人,負責點菜的那個人點了三個菜,新領導還算有涵養,當時沒說什麼,後來的後來那個點菜的人越混越差,最後早早就辦了個病退回家買菜去了。這事信不信由你!所以在豫東農村特別忌諱這一點,如果你要是到那一家吃飯,人家給你上了三盤菜,那絕對是在羞辱你,這時如果你還能吃下去,那絕對會成為那一帶的笑柄。“誰誰誰是個傻鳥,人家把他當成吹響器的下九流,他還不知道。傻吊,絕對的傻吊。哈哈哈哈……”








蟬鳴梧桐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農村人熱情好客,來了客人生怕招待不周,粗茶淡飯的怠慢了客人,於是待客之道對自己要求很高。同時也就產生了很多需要注意並忌諱的問題,比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坐席不坐烏龜席的,也是如此說辭,一個是上菜的數量,一個是安排座位的規矩。


“三”這個數字,歷來被國人忌諱,好像有談“三”色變之意。因為“三”就是“傷”和“散”的諧音字和同音字,是該有忌諱的,尤其是做人做事風格比較在乎迂腐的人身上,最是要緊的很。其實三沒有什麼不好的,三星高照,三生萬物,三人行必有我師等,都說三是沒有什麼妨礙的。

那麼問題的根源可能就出在了和農村喪葬奠儀有關的習俗上面了。三是一個“單數”,農村老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因此就怕出什麼差錯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忌諱的。在民間的喪葬文化習俗上,有“神三鬼四”的說辭,對鬼神是燒三炷香,嗑三個頭,就連擺的祭品也是單數,比如是三個盤子或者三個碗的,裡面的貢品也必須是單數,不準是雙數,比如三個饅頭,三個蘋果等,而且還要“一字”擺開。

如果是上面說的那樣,那農村人常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也是有鼻子有眼有根據的了。就是說這樣的待客之法,就和拜祭死人一樣的禮數,這樣怎麼不會招活人晦氣的呢。這個說法是很可信的,至於說三盤菜在以前是招待下九流人員吃的,說不過去,畢竟都是人,人家也是靠本事吃飯。

因此,如果想得罪人和一個人絕交,就給他上三盤菜吃。不過現在很少有人再信這個規矩了,可能農村的老輩人還比較在乎。現在年輕人誰還忌諱,我們在外面幹活吃飯,多的就是叫三個小菜,然後吃菜喝酒,也沒見妨礙到誰。就連國宴都是三菜一湯的標準,農村人來客就上七個盤子八個碗的,豐盛是豐盛了,但未免吃不完了浪費,客人走了讓主家多吃剩菜。

只有“窮燒”,死要面子的人,才會硬撐檯面,其實就算是三個菜,只要量足夠,幾個人也夠吃了。如果再加一個湯,那就更完美了。有忌諱這忌諱那的功夫,用在琢磨怎麼掙錢,農村人也不至於落後如斯。


農村老俗話


我是民工札記南八。

我在農村生活二十多年。

在我們豫東農村,桌上不是不擺三盤菜或者五盤菜。為什麼會忌諱這個呢?

聽村裡老人說,敬神或者敬去世的人一般是三盤或者五盤菜,不信的話,去看看上供的桌子,是不是都是擺著要麼三盤,要麼五盤菜。如果招待親戚或者客人做三道菜或者五道菜的話,親戚朋友一般都會心裡不痛快:“你把我當神或者去世的人來招待,幾個意思?”就算親戚朋友不感覺到晦氣,若是傳出去也會被全村以不識禮數笑掉大牙的。

農村裡,菜的盤數除三、五盤忌諱較深外,還忌諱八盤菜。八盤菜據說是罵人王八的意思,是說招待的人不要臉。另外還忌諱單數,一般遇到單數的菜都會再做一個補齊整數,上面說的八除外。

以上就是我對“桌上不擺三盤菜”的理解,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