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福鼎,在我心目中,就是那帶給人恬靜、安逸的白茶。來到溫州,知道它離我不遠,但沒想著就要前往,這有點像你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但不會馬上就穿,只要想到它正掛在自己的衣櫥裡就夠開心了。所以,對於福鼎,也一直在等候著某種機緣,比如惠風荏苒的採茶季,或者某個不期而至的約定。

“我們明晚去福鼎吃海鮮,你一起去吧!”沒想到,這個機緣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到來。房東太太的熱情撩起了我對溫州人生活方式的好奇,坐高鐵只為去吃一頓海鮮大餐?而且溫州不是也靠海也有海鮮嗎?“福鼎就是我們溫州的後花園!”房東的女兒笑哈哈地告訴我,很多溫州人喜歡到福鼎吃海鮮,下班後過去,吃飽喝足回家。真沒想到,福鼎竟離我這麼近。

從溫州坐40分鐘高鐵到達福鼎,然後打的10來分鐘就到了著名的海鮮一條街(石湖街)。整條街都是食家,各家門口擺滿了鮮活的蝦、魚、貝類和本地特色菜餚,很多都叫不出名字。總之,一次是不可能嚐遍所有美味的,這裡絕對是吃貨的天堂(價格也不算貴)。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吃完出來,街上已經燈火輝煌,食客一波接著一波,有的酒家打著“日夜海鮮城”的招牌,顯然晚宴之後還有夜宵。不禁想起最近看的書: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有超過1歲,還停留在“口欲期”。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晚上的回程票是10點,這樣還有2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在福鼎轉轉。走在大街上,涼風習習,感覺是海上吹來的風。保兄在網上一搜,果然附近就有一條通往大海的江河,於是沿著風的方向走。步行十幾分鍾,到了江濱十里長堤。此刻,萬家燈火,江風拂面,海風滿袖。左邊可見金碧輝煌的國際大酒店,右頭可望熠熠發光的寶塔寺,長堤下面是寬闊的水域和水岸廣場,令人震撼的是好像整個小城的人都跑到這裡乘涼來了,廣場舞就有好幾個點,有小朋友騎玩具車的,有像我們這樣在水邊漫步的,有坐在岸邊石墩上看手機、聊天、餵魚、發呆的。我們沿著江河往右走,就走到了河的盡頭。

其實也不能叫盡頭,江河水在這裡突然就停了下來,有一個落差下去,只見很多大石頭,石頭中間應該有水和沙,有人在其上尋找著什麼(貝殼嗎?)。不禁問旁邊的一位本地人:這叫什麼河?他說了2遍,我也沒聽明白,回來在網上也始終沒有查到。他告訴我這裡正是淡水與海水的交匯處,每逢初一、十五漲潮的時候,海水漫過來,高過廣場四、五十釐米,漲潮最高的時候是農曆十八(暗自記下這個時點,下次過來一定選擇漲潮期)。潮漲潮落,給福鼎人送來了生猛海鮮。

福鼎三面是山,一面向海,而且是內海連著外海,獨特的地理優勢成就了福鼎的山珍海味,周邊城市包括省城福州和浙江溫州等地的食客紛至沓來。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抬頭往遠方望去,黑夜中並不能看到四周的山影,一彎新月如玉般溫潤地掛在屋頂。心裡記掛著福鼎白茶,於是告別這塊清涼之地,往剛才經過的延河路走回去。穿過一條東西向的街道,墨藍的天空中,那彎月亮乾乾淨淨的,離我們很近,這讓我忽略掉周圍的雜亂與塵囂,歡歡喜喜地奔向那煮茶之地。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這是一條略顯僻靜的街道,也就幾百米長,有幾家白茶體驗店,都像是新裝修的,我們去了看起來最有品味的這家。

茶妹妹問:“想試哪一款?”想起90年代初剛去廣州的時候,每次老闆從香港過來請我們喝茶,總是點壽眉,奇怪的是多年以後,包括現在,廣州茶樓反而見不到壽眉了。那就先試壽眉,“你想喝泡的還是煮的?”都試試。泡的略顯清淡,煮的(五年老壽眉)則溫厚有輕輕的花果香(茶妹妹說是棗香),非常契合我此刻身體的需要。白牡丹是去年的,也品嚐了一下,除了清新感,其他記憶已經模糊了。銀針就沒試了,我想留到下次去太姥山、磻溪鎮、點頭鎮那些有機茶園再喝。

一同在此喝茶的還有幾個本地人,說起白茶,他們都頭頭是道,頗有一種原產地的自豪感。白茶從工藝上來看似乎是最簡單的:萎凋加晾曬,所以白茶打的是健康牌。雖然簡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簡單裡面卻藏著經驗與技藝。一位大姐說她孫子每次感冒或者喉嚨不舒服什麼的,都是煮十年老白茶給他喝就好了。

相傳遠古堯時就有女在太姥山種藍草,人稱藍姑,藍姑在鴻雪洞發現茶樹,製茶救治麻疹患兒。現在洞中那顆叫“綠雪芽”古茶樹被認為是藍姑之茶的後裔。有關福鼎產茶的記載可追溯到唐代,清朝中期成為閩東茶葉重鎮,後來主要是出口,所以國人很少喝到福鼎白茶。2007年以後,福鼎政府重振白茶,國內市場才慢慢熱起來,而且很快成為藏家的新寵。市場好,動力自然更足,目前福鼎17個鄉鎮有21萬畝茶園,幾乎村村種茶,鄉鄉做茶。

福鼎,原來有三福鼎立

想起在江邊遇見的那位福鼎人說的一句話:“我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海我們有海鮮,靠山我們有白茶和玄武岩。”回來問度娘,玄武岩果然是一寶,被譽“福鼎黑”,是我國罕見的高級建築板材,福鼎白琳鎮大嶂山儲存量5000萬立方米,是我國建築石材基地之一。

固定資源可能有枯竭的一天,福鼎市政府大力發展白茶產業實為明智之舉。上帝賜給人們福地,人要與上帝同工,福分才會永無止境。突然想起家鄉的三皮罐,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天奶奶一清早就會煮一大壺三皮罐茶,涼了喝,既解渴又甘甜。這麼獨特且價廉物美且具地域優勢的夏茶怎麼沒有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