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聰明孩子要學《追鷹日記》 文

聰明孩子要學《追鷹日記》 文/王珉


《追鷹日記》從審美現代性的視角,彰顯導演對自然和鷹的人文關懷。成長的符號美學,對畫面、配樂和敘事手法上,又作出擬人化的紀錄片表現形式,敘事與煽情恰到好處。一隻是幼年喪父被母親遺棄的雛鷹,一位是幼年喪母被父親冷落的少年,他們都是同類,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邊緣人”在自然法則面前抱團取暖。

叢林法則的隱喻

原本,少年盧卡斯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阿爾卑斯山,父獵母織,少年享受著家庭的溫暖。然而,因為盧卡斯玩火,母親為救他而葬身火海。遭受如此大的變故,對他而言充滿負罪感。被燒燬的那座小屋,成為盧卡斯逃避世界的心房和玩耍的密室。父子兩從此形同陌路,再也不互相交流。於是,盧卡斯變為自閉憂鬱的問題少年。

而雛鷹的情況比盧卡斯好,父親在和入侵者爭鬥中喪命,哥哥將它擠下巢穴落入懸崖。根據自然淘汰叢林法則適者生存,母親只能將一隻雛鷹培養成王,選擇拋棄它。雛鷹在本是死期的那一天,被盧卡斯救回家。盧卡將雛鷹命名為“亞伯”,而那隻將“亞伯”擠下巢穴的哥哥,則被叫做“該隱”。

《追鷹日記》包含互相映射、互相闡述的兩條線索,明線是亞伯成長為鷹王,暗線是盧卡斯從一個被父親冷落的孩子到重獲諒解。

家庭成長的折射

全篇可以看作盧卡斯和雛鷹亞伯相互救贖的成長之路。護林員扮演了心靈導師,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呵護盧卡斯給了他成長最好的陪伴,教會盧卡斯如何馴鷹。當亞伯長大後獨立生存,經歷自然的生死考驗,和哥哥該隱和平相處時,也明白了自由、別離和生命的意義。

盧卡斯代表每位曾經迷惘叛逆的少年,和父親有過隔閡,但心中卻始終懷有希望,那是盧卡斯對亞伯會飛回身邊的篤信,也是每個靈魂一生為自己的信念去奮戰,不喪失希望,終會尋找到和過去“和解”的理由。

片末,盧卡斯終於打開心結,與父親和解相處,誠如他的父親所言:“它找到了你,我們找到了彼此。”亞伯也飛回盧卡斯身旁團聚,盧卡斯一手伸出馴鷹手套,另一手撫摸其羽毛,並解開當年套在腳上的金圈。父親問他為何解開?他說:“我要給它自由,真正的自由。”這是他們共同走過的最後一段旅程,盧卡斯明白,放歸自然意味著離別,然而適時放手才能獲得自由。生命之書,應該由自己書寫。

後來,亞伯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破殼而出的鷹寶寶,於是阿爾卑斯山上又開始了生命循環。亞伯振翅飛向藍天,或許它自己同樣知道,新的傳奇,又將開始。

擬人化的紀錄片

《追鷹日記》像是寫給大自然的情書,觀眾極易被阿爾卑斯山的絕美風景與鷹的生活所吸引。拍攝團隊早在2011年,就深入山上實景拍攝野生動物。甚至做到極致,為了親密接觸動物跋涉陡峭雪山,遭遇粉狀飄雪和山頂的極寒天氣。這種視覺衝擊力和BBC紀錄片《鳥瞰地球》一樣,攝影師拍出自然表現的敏銳度攝人心魄,彷彿通過鷹的視角觀察和生活,張開雙翼遨遊天際俯瞰大地,充滿想象力的拍攝手法,讓人身臨其境。夢幻般的佈景,加上故事和人物,觀眾會不自覺地將鷹擬人化,是這部紀錄片打動人的地方。《追鷹日記》並沒有引經據典地說教,而是通過旁白的講述,融入少年的故事,心靈上的交流,大氣磅礴的剪輯配樂,賦予鏡頭詩意的聯想。在冰冷的河流裡撲騰,在陡峭的斜坡上追逐野山羊,以及試圖用腳爪穿過廣袤無垠的雪地等,都奏響了美妙動聽的生命交響曲,以高清遼闊的畫面,全方位地還原了真實的阿爾卑斯山賞心悅目的景象,讓人不由自主地對雪崩的奇觀發出驚歎。

《追鷹日記》和曾感動無數人的《海豚灣》《帝企鵝日記》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像即將消亡的納西族馴鷹的傳統——鷹與人和諧共處。亞伯對盧卡斯表達毫無防備感的善意,眼神追逐盧卡斯的動作做出親密的配合。盧卡斯用手撫摸亞伯的羽毛,亞伯也會靈敏地回應,撲騰翅膀毫髮畢現用嘴啄著手套……這一組鏡頭拍得唯美溫暖,用眼神與鷹對話,穿透了物種不同、語言不通的障礙,盧卡斯和亞伯之間的溝通,塑造了鳥類題材自然紀錄片之美。當亞伯飛走,盧卡斯悲痛欲絕躺在雪地中,他的眼淚令人動容,這或許就是《追鷹日記》最大的價值體現。(影評原創,未經作者允許,私自將文章用於商業用途,一經發現一切法律後果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