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孙权为何不攻击蜀国后方?

赤砂之蝎345


其实吴国也并不是无动于衷,而且大多数都是象征性地做点样子,更有甚者觉得吴国是在坐等时机,等诸葛亮能打进关中给魏国以重创时他才会出兵!下面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每次北伐时吴国的行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在街亭被魏国大将张郃击败,诸葛亮退军,东吴未有任何行动

第一次北伐失败。同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率军出散关,围陈仓,因为没粮食了,诸葛亮无奈退军,同时,斩杀魏国大将王双。

这年,是东吴的黄武七年(228年),这年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军击败了魏国大将曹休。

从时间上来看,诸葛亮北伐,东吴孙权也有了军事行动,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只是稍微比划了一下,形式大于实质内容。如果东吴孙权起全国精锐,一起配合诸葛亮北伐,会有很大的战果。但孙权没这么做。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并拿下二郡。

这年是东吴的黄龙元年(229年),夏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建国号为吴,吴国正式建立。也就是说,这一年诸葛亮在和魏国打仗的时候,孙权在忙着称帝,没时间配合蜀汉行动。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以木牛运粮,结果又是因为粮尽,无奈退军,但退军时射杀了魏国大将张郃。

这年是吴国的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这一年,诸葛亮北伐,孙权在忙着平叛,也没时间配合蜀汉行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在蜀汉的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在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驻扎,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军相持,并约吴国共同发兵。但这年八月,与魏国大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病死在军中。

这一年,是吴国的嘉禾三年(234年),这年夏五月,孙权亲征合肥新城。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山越。这一年,诸葛亮北伐,孙权倒是配合了,但是,不久诸葛亮病死了。

纵观诸葛亮这几次北伐,作为盟国的吴国,都没有很好的配合或者策应,如果诸葛亮北伐时,吴国能从荆州这边同时北伐,两国都集中精锐兵力,两下夹击,使魏国首尾难顾,必然灭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蜀国自称继承汉室,魏国为篡汉者,蜀汉跟魏国水火不容必然势不两立,蜀汉必须消灭曹魏才能恢复汉室,但反观东吴,跟曹魏之间矛盾并没有蜀国那么大,孙权曾经像曹魏称臣,也就是名义上的藩属国,所以孙权北伐多少是有点心虚的,不敢像蜀国那么拼命,东西确切地说更像是坐等蜀魏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所以蜀汉跟东吴不团结是永远无法消灭曹魏的



月影青霜


夷陵之战,孙吴尽管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盛怒之下的刘备着实让孙权吃惊不小。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斩杀关羽,夺取了刘备集团控制的荆州三郡,孙权可是赚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刘备。既然得罪了刘备,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刚刚称帝,孙权立马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面受敌。

其二,刘备称帝后,孙权立即派遣使者与刘备求和。估计能出的价码也就是对蜀汉称臣,继续维系孙刘联盟,对抗曹魏。但绝不会把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把荆州还给刘备。

史料中看不到孙权求和的条件,刘备不答应也是因为拿不回荆州三郡。

至于演义里所说,孙权以归还荆州为条件求和,不足可信。否则,孙权折兵折将图的是些啥。

从这里看,孙权并不是惧怕刘备,只是不想与刘备成为死敌。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岂能不懂?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但孙权见好就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再次与刘备求和,算是给刘备个面子。刘备不得已,只能借坡下驴,答应求和,不答应也没啥咒念啦。

至于演义说孙权惧怕刘备白帝城驻兵,主动求和也不靠谱。

夷陵未战之前,孙权并不怕刘备。取得胜利,刘备有生力量基本被消灭了,还惧怕啥?

这就是孙权不要脸面,只要利益的套路。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动派遣使者修复与孙吴的关系,再次建立联盟。

无论诸葛亮还是孙权,都清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意义。只要曹魏的威胁在,蜀吴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联盟。

诸葛亮历次北伐,名义上是铲除汉贼,一统中原。其实,不论诸葛亮还是孙权,都清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北伐的目的,除了诸葛亮维持蜀汉政权的需要之外,还有个重大的战略意图就是牵制曹魏,减轻曹魏对孙吴的压力,避免孙吴彻底倒向曹魏。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怎么会去偷袭蜀汉,抄诸葛亮的后路哪?

除非孙权想把自己推向绝路。因为蜀汉一亡,孙吴也就玩完了。

因此,诸葛亮安心北伐,孙权绝不会趁机偷袭蜀汉后方的。


豹眼看历史



在多个势力争霸天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小势力迫于大势力的军事压力而选择联盟(比如曹操征讨张绣,迫于压力,张绣和刘表联盟了;曹操征讨东吴,迫于压力,孙权和刘备联盟了。)反之,小势力间就会出现互斗(比如袁绍的几个儿子)。

因为小势力要想生存就必须联盟,若要做大做强也必须得循序渐进,他无法一口气消灭掉大势力,所以就只得欺负更小的势力,通过兼并来壮大自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专挑软柿子捏”。(比如曹操在北方就是通过兼并小势力来壮大自己,最后和袁绍决战。)而当初襄樊之战时,吕蒙建议奇袭荆州而不打徐州;关羽丢失荆州后,刘备坚持伐吴而不伐魏。都是一个道理,一个“先易后难”的原则。


但是,到了后期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孙权放弃了这个原则。孙权为什么不趁机进攻蜀国后方?

其实孙权也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益州难打

蜀国虽仅占益州一州之地,但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益州易守难攻。蜀国虽弱,作为防守方却占尽了地利优势。仗很难打。

东吴若强行向蜀国用兵,即使打下来了,自己的损失会很大。伤敌一千,搞不好还自损两千。

投入太大不说,万一还没打下来就更不用谈了。鹬蚌相争、渔人获利,到时候就等着魏国收人头吧。

第二:益州难管

所谓得士族者得天下,士族阶级就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孙权看的很明白,所以孙权选择了以吴治吴。整个东吴内部利益分布均匀、一片和谐。

而蜀汉内部派系复杂、阶级斗争激烈。诸葛亮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也才只是勉励维持而已。

益州本就是偏安之地,益州士族以及外来的东州集团要的只是利益、偏安。倘若孙权拿下益州之后,在管理方面就会是一大难题,甚至益州士族的消极思想还会影响东吴士族。

所以,此时攻打蜀汉就是投资大而回报小。

攻击蜀汉有两大难(难打、难管),不打则有两大便。

目前的蜀国是由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当家作主,他们能稳定蜀中局势、压制益州士族。这样不至于让益州士族和东州集团有倒向魏国的可能。

而荆州集团是积极的联盟主义者,这样可以保证蜀吴边境的安定。加上东吴又是背靠大海,如此一来,东吴便可把更多的军力投入到北伐战争当中。

再一个荆州集团也是坚决的抗曹分子。诸葛亮的北伐军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住了魏国兵力。这样一来,便更利于东吴北伐军的进攻。

在这里我们要顺便提一点:就是诸葛亮在发动五次北伐战争期间,孙权方面也进行了四次北伐,而且还完成了称帝一事,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是天时?并不是手握天子发号施令就是天时!而是看清形势、掌握趋势,大势所趋是为天时。再说了,汉帝已废,北方的天子之威早已不复存在。上面我们说了得士族者得天下,得士族支持者方为大势所趋,孙权以吴治吴,大力重用士族阶级,已得天时;袭取荆州后,全据长江流域,已得地利;国内内部利益分布均匀,上下一心,已得人和。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问,既然孙权已得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还会败?因为孙权后期的一些作为让他的优势不再;再一个就是吴国是败于司马家,而不是曹家。吴国虽掌握了趋势,但是做为士族阶级的司马家本身就是趋势。所以这是吴国最终被灭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吴国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主要原因。】

总结一下就是:

此时的东吴根本无需向蜀国动兵。蜀国,小国尔,待消灭魏国之后,再消灭蜀国不在话下。这就跟当初赵云劝谏刘备不要伐吴的话一样:国贼乃魏国,待消灭魏国之后,再消灭吴国不在话下。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左将军


先说说北伐背景:

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打败,令国力大减。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丞相诸葛亮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恢复。同年诸葛亮派出陈震、邓芝出使东吴,晓以利害说服孙权。吴、蜀两国重新缔结联盟。

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226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

自从刘备亡故后,曹魏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孙吴。222—223年,曹丕出动三路大军伐吴,受阻撤退;224、225年曹丕又两次亲征至广陵,因无法渡江而撤军。而曹魏与蜀汉接壤的关中、陇西等地则明显防备松懈。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当时魏国朝廷有议论,可乘诸葛亮在汉中,一举出兵讨伐他们,曹睿亦有意,但孙资认为汉中、南郑等地险峻,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耗费巨大,于是提出命大将分别据守险要之地,只待魏国国力强大,蜀、吴必定不战而降。

不久后,诸葛亮在汉中获得了曹魏朝廷上发生之事,明白蜀、魏若长此以往,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况且此时曹魏的关中、陇西等地军备松懈,而蜀军却在经历过南征和两年操练,军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无意,诸葛亮认为的北伐良机已经到来。

228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时机的成熟性。在接到刘禅同意出兵的诏书后,诸葛亮提兵汉中拉开了北伐的序幕。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期间;吴国不乘机攻打蜀国了?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吴蜀已在此时缔结了攻守同盟关系;虽然不能够做到同进退但也不会乘人之危,并且吴国攻打蜀国不见得能够占多大便宜;诸葛亮神机妙算会不会有防备很难说.

2.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曹魏一直盯着吴国;并多次派兵攻打,吴国防守魏国就已经牵制住大量兵力.

3.国力损耗严重;吴国偏安一隅,国力发展本就缓慢;人口资源不充足;长期的战争对国力损耗是非常大的,诸葛亮伐魏对吴国来说是难得休养生息的好机会,怎么会挑起事端。

4.如果吴国伐蜀不能短期内灭掉蜀国,一但伐魏蜀军回援,两军长期对垒,难不保魏国乘机起兵伐吴,此时吴国将两面作战,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琴剑无忧


诸葛亮当政时期,总体上是延续自己的策略:东和孙吴,北拒曹操。吴蜀长期抱团合作,利益一致,这是其一。

其二,两虎相争,坐山观虎斗才是最佳选择。在局势不明朗时贸然出手,往往会陷自己于被动和孤立。

诸葛亮北伐,若得胜,则东吴立即背上背盟弃约的骂名,蜀国可以乘胜伐吴,并且名正言顺。

若魏国得胜,那么吴国进攻蜀国,就是替人卖命,帮助魏国独大。这样削弱自己强大敌人,岂不是愚蠢?魏国独大以后,吴国也不能幸免于难。

若魏蜀两国不分胜负陷入焦灼,则三国关系依然维持着均衡。吴国若是进攻蜀国,又岂能保证得胜以后,自己的后方不会被魏国进攻呢?再说进攻蜀国,等于彻底撕破脸皮,以后再也无法合作,那么吴国就彻底孤立,对自己也不是好事。

所以聪明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积蓄力量,随机应变。


文史单骑


诸葛亮北伐曹魏时,孙权为什么不攻击蜀汉后方?

其实《三国志·邓芝传》中就有记载: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所以,诸葛亮伐魏时,东吴不仅没有乘机攻击蜀汉,而且还数次配合诸葛亮共同对敌。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过,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紧接着,在“石亭之战”中,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军击败了魏国上将曹休。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此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展开了数个月的对立。在诸葛亮牵制了魏国主力的背景下,孙权亲征率军征讨曹魏的合肥。不过,这一年的秋天,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而东吴也没有攻陷合肥。

另外三次北伐时东吴皆因内因无力出兵才没有配合诸葛亮。


温良恭不检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表

国别户数(万)人口数(万)

蜀2894

吴52.3230

魏103443.28

合计183.3767.28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表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

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人;三从两点变化得知蜀国每户大约有3.

4口人,;吴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魏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四通过比较三国人

口统计,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得知魏

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当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魏国也是最具

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事实上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是一个基本

的规律,只有蜀国例外,却也相差无几,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九十四万人,只有兵十

万多一点。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二百三十万人,有兵二十余万。

蜀汉在三国后期军事上比较活跃,但蜀汉发展至后期,人口不足百万。也就是说要用10

万兵的话,则10个人中要有一个当兵,老幼妇女去掉,只选青壮年,比例要达多少?还要

不要发展生产?历史上(正史)的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此时孙吴有兵23万(

230万人口)。曹魏有兵50万(443万人口)。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

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能拖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

兵力在20万左右。(曹真一路近10万,司马懿和张颌领另外10万。活动兵力在15万左右。)

三国时期蜀汉和吴国地方不算小但多是蛮荒未开发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稀少则兵源税负都少,以上数据表明蜀汉和吴国的综合国力和魏国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不是吴国不愿出兵或不明白,从历史上看还是无力出兵或出兵无用。不要看三国演义上多是以少胜多的战例,看看军事史就明白古代战争由其是国家战争兵力钱粮是根本因素,只能说魏国完全有能力两线防守。东吴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对待蜀汉是联合的政策,对于魏国多是采取防守的策略。

诸葛亮很早就明白这点(隆中对)所以要把荆州拉进来增加国力,失去荆州后他自己也知道没什么希望了,诸葛亮文集中有很多和诸葛瑾的通信,直到他病死,几乎北伐的每一步诸葛亮都告知了东吴,从诸葛瑾的回信看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多次派兵协助,但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演义并不是正史没有详细记录。

吴国实力强于蜀汉是正确的,但与魏国比还有很大差距(参看资料),三国经历多年,老百姓已不愿打仗且魏国的政治还是很好的,老百姓有饭吃(参看曹操的政治改革)都愿服从曹魏政权的管理这也是两国伐魏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诸葛亮隆中对说的是待“天下有变”说明他也知道如果魏国不内乱政治一直清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即便武力出兵也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诸葛亮北伐期间吴国是多次出兵的,但规模都不大,诸葛亮规模也不大,根源还是国力问题。但还有一个史料就是吴国在孙权中后期政治开始混乱,因为皇子众多争斗不休导致派系林立内政堪忧和蜀汉诸葛亮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完全不同。在如此内忧的情况下吴国还是多次派兵伐魏以呼应诸葛亮说明吴国大抵领导阶层还是头脑清楚的,无奈实在是兵少将寡,加上内部问题都自顾不暇哪能专心打仗?应此不是吴国不想实是无能为力。







东皇


关于孙权为何不攻击蜀国后方,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外交原因。诸葛亮北伐前已经派出使者与孙权和好并签订盟约共同对抗曹魏,同时蜀汉对于结盟一事态度诚恳,认真履行。孙权没有理由背叛盟约攻击蜀汉。

第二,政治原因。蜀汉以大汉正统承袭者自居,汉虽亡,但仍有部分豪族、少数民族对汉心存念想,从荆州平定后东吴对荆州的防范,刘备东征东吴时,荆州少数民族的态度可以看出对东吴不满,对汉秉持欢迎态度。因此如果孙权又一次攻击蜀汉,荆州必然再度叛乱。

第三,军事原因。军事上又分为四部分。

1、孙权领导下的东吴在进攻能力方面远远不及防御。从孙权六越巢湖而不成,屡次被陈登、张辽等地方将领击败看出孙权个人统领作战能力非常有限,同时由于东吴被世家大族垄断,在进攻性战争中损失的都是世家大族自己的人力,所以不愿多出力。而防御则不同,防守的都是自家土地,因此防御敌国进攻,东吴做得非常好。

2、诸葛亮主政下的蜀汉国力和战力不逊于东吴。在诸葛亮主政期间,蜀汉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官吏清廉,无论是北伐曹魏还是平定内部叛乱都做得比较好,防守更是严密,直到蜀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导致国力下降才被钟会邓艾所灭。东部白帝城防范东吴的将领是中书令李严,还有白毦兵的统帅陈到,都是能力出众的人,东吴无法拿下蜀汉。

3、如果吴蜀开战,魏国必然乘虚而入进攻东吴。与蜀汉相比,魏国更喜欢进攻东吴,这一点从史书上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原因,蜀汉道路艰险,易守难攻;另一方面是军事原因,魏国与蜀汉对战胜少败多,而与东吴对战胜负平均。

4、即便东吴拿下蜀汉也守不住。无论从军事能力还是政治民心等角度,东吴打下蜀汉必定声名狼藉,叛乱四起,根本守不住,更无法在如此长的战线上抵御魏国的进攻。

因此从上述原因可以分析出孙权领导下的东吴不可能进攻蜀汉后方,即便诸葛亮帅军北伐。


悟世居士


地域差异限制了他的想法,吴国水军多,蜀国多山地,没有办法。


天生祥才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五次北伐,孙吴都在干什么?然后在分析原因。

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春,由于马谡失街亭,被张郃击败,第一次北伐失败。这时东吴坐山观虎斗。

第二次北伐在同年冬,杀魏国大将王双,由于缺衣少粮,诸葛亮退兵。此时东吴爆发石亭之战,派陆逊击败魏国大将曹休。也算小打小闹,侧面象征性的支援下蜀国。

第三次北伐在蜀汉建兴七年春,蜀汉拿下武都,阴平二郡。这年东吴孙权忙着称帝。

第四次北伐在蜀汉建兴九年,斩杀张郃,又是由于粮尽退兵。此时吴国孙权忙着讨伐蛮夷叛乱。

最后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在于魏国大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天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吴主孙权亲征合肥新城。

纵观整个三国,魏国实力最强,蜀汉次之,东吴最弱,诸葛亮北伐时期,大体战略还是联吴抗魏,那么在蜀汉五次北伐期间,东吴为什么不突袭蜀汉?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本国实力所限。惧怕诸葛亮。

第二,两国有协议,有共同的敌人。

第三,坐山观虎斗,暗中发展自己。

所以,内忧外患的东吴国主孙权在全面平衡厉害关系之后,做出了比较明智的选择,才使得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