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寧遠兵變,是場被忽略的動亂,預示著明朝從內部開始瓦解

明熹宗病逝後,朱由檢登基稱帝是為明崇禎帝,因其在位期間勤政務,遠離女色厲行節儉,被視作最能挽救明朝危局的帝王。

崇禎帝除魏忠賢及其黨羽,重新啟用東林黨掌握朝政,意欲力挽狂瀾重振朝綱,但遼東前線寧遠前屯大火,拉開了寧遠兵變的前奏。

寧遠兵變,又稱十三營兵變,按照《明經世文編》,明朝營的編制“三千人為營”,相當於寧遠外地駐兵全部都捲入其中。

叛亂中遼東軍政長官皆被拘禁,而身居薊遼督師高位的袁崇煥,卻孤騎入兵營安撫躁動的叛亂官兵,使寧遠兵變迅速得到平息。

但為何短時間便被平息的寧遠兵變,卻被後世稱作明末政權崩潰的開始?筆者帶您剖析,寧遠兵變所引發明朝體制的危機。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明代薊遼督師袁崇煥

關寧鐵騎的卓著功勳,卻昭示著明王朝兵役制度的崩潰

明朝的衛所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總結歷代王朝經驗,制定的兵農合一的制度,努爾哈赤創建的“八旗制度”,與衛所制度頗有淵源,亦可被視作衛所制度優化。

衛所制度,有效分散駐邊將領的軍事權威,既能保持邊疆戰事有足夠的兵員,又能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威脅皇權,所以明朝武功雖盛,卻從未有將領反叛。

明朝遼東的亂局,從朵顏三衛的反覆作亂便已開始,直到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明朝的遼東精銳損失殆盡,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趁機起兵反抗。

努爾哈赤完成對女真部的統一,於“薩爾滸之戰”擊敗明軍主力,旋即攻略瀋陽、遼陽等遼東重鎮,“後金”實力暴漲,蒙古諸部也趁機攻略關外“五城七十二堡”,令明王朝統屬的遼東區域迅速減少。

衛所淪陷,無法再為遼東防線提供足夠的兵源,而內地軍隊駐防遼東,駐防的成本高昂,又並不習慣後金的戰術,致使明朝與後金交戰敗多勝少。

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宗擔任薊遼督師起,懲治冒領軍餉並裁汰老弱兵員,摒棄衛所挑選兵員的慣例,從遼東難民中擇精銳編組軍隊,開“以遼人守遼土,遼土養遼人”的先例。

《明史孫承宗傳》承宗上疏曰:“邇年兵多不練,餉多不核。今天下當重將權,授之節鉞,勿使文吏用小見沾”

孫承宗坐鎮遼東,令袁崇煥等沿遼西走廊推進,命袁可立發動登萊戰役,與朝鮮李氏王朝形成對後金的戰略包圍,迫使努爾哈赤撤離選定的國都遼陽,退守更加靠近根據地赫圖阿拉的瀋陽。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天啟五年遼東形勢圖

祖氏家族在明宣宗年間便已是軍官級別,奉命遷居寧遠後逐漸累積軍功,萬曆年間祖仁便已升至總兵官,其後家族愈發強盛,成為寧遠甚至遼東的望族。

數代鎮守遼東的祖氏家族,接納民風剽悍的遼東人,包括蒙古各部及女真各部,輔以精良裝備打造出優質騎兵,即日後威震天下的關寧鐵騎,成為保障遼東穩定的利器。

關寧鐵騎只接受祖氏家族的調遣,並且需要高額的薪俸作為回報,兩者缺一不可,因此最貼切的描述應當是,“祖氏家族統屬的親衛僱傭軍”。

袁崇煥依託寧遠,抵擋住後金努爾哈赤的進攻,取得“寧遠大捷”,成為朝野傳頌的英雄,並接手遼東防務的重擔,但無論資歷還是軍功,都不足以震懾遼東將領

面對聲勢日隆的後金,袁崇煥選擇拉攏同在孫承宗麾下效命的祖大壽,對其麾下的關寧鐵騎,不僅未予裁撤奪權,反倒是鼓勵其擴編,並給予後勤的保障。

祖大壽與關寧鐵騎,在對抗後金與農民軍的戰鬥中屢建奇功,帶給風雨飄搖的明王朝些許慰藉,因此明王朝只能默許,關寧鐵騎對明朝兵役制度的破壞。

《明史盧象升》永寧總兵官祖大樂邀擊之,賊乃北向開封。陳永福敗之朱仙鎮,賊遂走登封,與他賊合,分趨裕州、南陽。象升合寬、大樂、岱兵大破之七頂山,殲自成精騎殆盡。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關寧鐵騎

遼東軍餉積弊,並非魏忠賢之過,東林黨才是罪魁禍首

與待遇優渥的關寧鐵騎甚至遼東兵相比,遠調而來的外地駐軍,面對遼東惡劣的環境與待遇上的差距,心態上難免有些失衡,只剩下微薄的薪餉能夠維繫軍隊士氣。

魏忠賢雖打壓東林黨,但是卻懂得民間疾苦,對內能夠撫災保民,對外能夠抗敵護國,使得遼東從未見缺少糧餉的記載,戰局也保持對後金的優勢,彌合萬曆時期的社會創傷。

崇禎帝於1628年提拔畢自肅,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擔任遼東巡撫,因為寧遠前屯的劫掠,令畢自肅深知兵變蔓延的可怕,遂多次向朝廷催要積欠餉銀。

擔任錢糧管理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向崇禎上奏:“歲入銀326萬兩,實際收入不滿200萬兩,邊餉銀327萬兩,入不敷出,赤字太大。”將遼東欠薪推到魏忠賢身上。

但事實上明熹宗朱由校八月病逝,而魏宗賢十月便已交出權利,十一月被安置鳳陽途中自縊身亡,崇禎元年七月爆發的寧遠兵變,至少與魏忠賢脫離九個月的時間。

寧遠十三營的蜀、楚士卒,宣稱要討回拖欠的四個月薪餉,反倒是側面證明,魏忠賢主政時期,至少留下五個月薪餉供朝廷調撥,因此寧遠兵變,魏忠賢並非是罪魁禍首。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魏忠賢像

崇禎帝驟然登基,面對權勢滔天的魏忠賢極為畏懼,因此在得到東林黨人的輔助下,迅速架空魏忠賢黨羽,使東林黨掌握朝政大權。

世人皆知明末江南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大型的工坊使用僱傭制,商品經濟井噴式發展,天啟年間有限度徵收稅賦,有助於維持國家的運轉,也能夠促進資本的競爭創新。

東林黨遭受打壓時期,通常靠書本版權收益,及商鋪貨品流通獲利,因此當崇禎帝清查“閹黨”之際,奏請崇禎帝取消工商稅,理由是鼓勵文化興盛,拉攏天下士子,實則將減免的稅賦充實自己的腰包。

為填補遼東的軍餉虧空,朝臣無視西北連年的災禍,將西北軍民逼迫走上反抗的道路,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最終由李自成率領,揮軍攻入北京滅亡明朝。

朝臣皆以勤儉示忠誠,崇禎帝欲籌措百萬兩犒賞將士,滿朝勳貴卻僅籌得萬兩,面對步步進逼的起義軍與清軍卻束手無策,令崇禎帝對朝臣充滿絕望,以至於城破之際自縊於煤山。

諸臣誤朕的憤怒高呼,可謂總結得異常精準,農民軍進城後劉宗敏拷打功勳權貴,共得白銀七千萬兩,若是能夠拿出十分之一,大明王朝也尚有翻盤的希望。

《明史》記載,崇禎死前藍色袍服上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初年“寧遠兵變”,為何被視作明王朝政權崩潰的開始?

明朝官員

崇禎帝時期的明王朝積重難返,並非崇禎帝一人之過

寧遠兵變,表明傳統衛所兵役制度,與新興親衛兵的摩擦激化,衛所駐軍已喪失軍紀,而親衛兵卻能夠優先享有補給而置身事外。

崇禎帝盲目懲治閹黨,導致各級官員惶恐難安,國家政務處於癱瘓,東林黨人不顧民間疾苦,在國家動亂之際斂財加劇社會矛盾。

此時的明王朝兵將無上陣殺敵之勇,朝臣無盡忠愛民之舉,百姓亦無擁戴崇敬之心,王朝註定在內憂外患中走向滅亡。

寧遠兵變,是明王朝兵役制度與賦稅制度崩潰結果,嚮明王朝拉響了警鐘,卻沒能真正警醒崇禎帝與滿朝文武。


文獻參考:《明史》《明經世文編》《朝鮮王朝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