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樣教孩子見人要主動打招呼?

小倉鼠畫畫


首先孩子見人不打招呼這個跟語言能力沒有關係,家長不要過於焦慮。需要家長在生活場景中以身作則,並且養成習慣。如下幾個方法將幫助到你教孩子見人主動打招呼:

1.\t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打招呼的習慣

家長和寶寶打招呼:家長下班回家要熱情的跟寶寶打招呼,還可以配上一個溫暖的擁抱。

家人之間要打招呼:比如作為媽媽的你跟寶寶在一起,家裡其他成員走過來,那麼你要說“爸爸、奶奶、爺爺……”,而不是我們習慣的告訴寶寶“叫爺爺、叫奶奶”。寶寶其實認識家裡的成員,但是並不知道見到他們要打招呼,那麼你的示範將讓寶寶形成打招呼的習慣。

2.\t見到人要替孩子打招呼

見到人但是寶寶還不會說你要替寶寶打招呼“奶奶”、”阿姨“,而不是“寶寶這是阿姨,你叫阿姨呀”,也許寶寶本來是有說話的慾望的,但是剛要開口的他沒有一下子接受那麼大詞彙量的能力,就此不知道該說什麼。而簡明扼要的稱呼語更容易讓寶寶清晰要說什麼並且容易成功模仿。

見到人打招呼也可以配合上打招呼的手勢可能寶寶會更有興趣,比如碰到寶寶同齡的小朋友可以說“嗨、貝貝……”並且招手。

千萬不要一直說“你招招手”,對於小寶寶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是招招手,但是你說的時候結合你的動作,幾次下來寶寶就可以有效模仿。

3.\t教孩子認識人並練習

我們可以通過繪本或者卡片認識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爺爺、奶奶,再指認相關的人。

4.\t場景中練習並獲得獎勵

剛剛說到下班回來要跟寶寶打招呼,但是有些寶寶可能是對你就是熱情不起。這時候請做兩件事情:1.堅持每天回來都跟寶寶打招呼同時擁抱或者舉高高;2.每天給寶寶帶一個小禮物。

這樣下來寶寶一定首先會在意你的外出與回來,接下來會願意跟你打招呼。

如果寶寶跟我們打招呼了互動了,請記得給寶寶一些獎勵,可以是物質的更可是精神獎勵,這些將促進寶寶跟外人打招呼。

切忌逼迫孩子說,切忌急躁甚至打擊寶寶,有些孩子清楚知道但是欠缺一個說話的時機,我們需要示範引導、給寶寶機會然後耐心的等待。

我是大賽爸爸,關注我,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大賽爸爸說


馬小媽我覺得,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如果他們不主動打招呼,我們不能硬把孩子推出去,或者是用“你這孩子怎麼不叫人,這麼沒有禮貌”的言辭來批評孩子。


01



以下這個生活片段,我想大家都經歷過:


在公園裡,孩子跟媽媽走著,迎面走來鄰居阿姨,媽媽對孩子說:“快,叫阿姨”,而此時孩子卻躲在媽媽的背後,都沒有言語。


媽媽看到這樣的場景,只能對阿姨說:“不好意思,我這孩子就是內向。”


其實,媽媽無端地給孩子蓋上了內向的帽子,孩子也在無形中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愛人打招呼。


有時候要想培養孩子打招呼,可以循序漸進,不想說話,那可以讓孩子微笑來代替,慢慢地再用說話方式來打招呼。



02



要讓孩子學會打招呼,我們必須自己要審視平時的言行,看到熟悉的人,我們是否會主動打招呼,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作用。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打招呼,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慢慢地學會了打招呼。


03



平時生活中可以把遊戲和打招呼這件事結合起來,例如媽媽們可以改編一些打招呼的歌曲讓孩子唱,“見到阿姨要問好,阿姨您好……”


或者是進行角色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角色,教會孩子如何進行打招呼。


再不然也可以買一些關於禮貌,社交禮儀,打招呼的一些繪本,讓孩子從繪本中學習了打招呼這件事。


總結


讓孩子學會打招呼,不能用強制的方法,畢竟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待打招呼的態度還是不一樣的。


我們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讓他們在無形中學會了打招呼,而不是盲目地給孩子貼上沒禮貌的標籤。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愛嘮叨的馬小媽,並點個贊哦!不僅有家庭育兒乾貨,還有每日親子游戲與你分享哦~

愛嘮叨的馬小媽


很好的問題呢😊

基本的社交禮儀我也在考慮怎麼教我們孩子。

打招呼我們是在實踐中,慢慢形成了這樣的習慣的:

她喜歡跟人“握握手”

有一次對門漂亮阿姨拿垃圾下樓,她在電梯口看到了,平時就很喜歡跟人說話,但是卻還不太會說,當時只會叫阿姨,然後我說握握手,她伸手出去,阿姨也跟她握握手。從此她認為握握手是跟人表示友好,然後別人也喜歡她的方式之一。見到人,會傾向於跟人家握握手。去玩滑滑梯,遇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喜歡去跟人家握握手。有一部分孩子是會回應她的。

然後一到晚上,我就會給她強調,白天她做的哪些,是別人讓她感受到溫暖,她讓別人感受到友好的。哪些是她可以做得更好的。讓她很滿足地入睡😁😁

看了這個問題,和大家的回答,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更多打招呼的學習和操作。

比如看看繪本,然後遊戲,實際操作,養成習慣。


若水灣灣的放飛心孕育


教孩子見到人主動打招呼,只可引導,不可強迫

我們要看到孩子性格的差別,有的孩子內向些,需要鼓勵,而有些孩子外向,跟人自來熟。

我女兒的朋友優優是一個特別外向的小姑娘,按她媽媽的說法,就算是開車走到路上等紅綠燈的空兒, 她也能扒著車窗跟並排的車聊起來,走到路上認識不認識的只要是想說話,先打招呼再順便聊幾句,簡直是個話嘮,屬於跟 誰都是朋友的那種孩子。

而我女兒則是性格比較內向一點,除非是特別熟悉的人,剛一般很少主動跟人打招呼,在樓下有鄰居遇到她跟她打招呼她也是很害羞的樣子。

而我兒子則又是個異類,屬於跟優優差不多的性格,同時由於是雙胞胎總是引人注意一點,路上老有人問他們誰是哥哥誰是弟弟,他人總能跟人聊上幾句,在小區裡比我認識的人都多。

由此可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不可否認的是愛說話會說話的孩子更受歡迎,也更容易交到朋友,但也不可就此就否定不受說話的孩子,內向的孩子內心世界往往更豐富一些,而他們的交到的朋友也更為長久一些。

見人主動打招呼是孩子基本的禮貌問題,對於性格外向的孩子是有樣學樣,不用費心教,那麼對於內向的孩子如何教呢?

首先,見而打招呼是基本禮貌,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大人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教孩子各種見面的稱呼。

其次,慢慢引導,從熟悉的人開始,比如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了,孩子要如何打招呼,家裡親戚了,要怎麼打呼,每天出門看到門口的保安如何打招呼。

再次,要多鼓勵,不要因為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強迫孩子,或者否定孩子。經常見到有大人遇到熟人,就拉著孩子說:叫奶奶,叫奶奶,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

最後,我們要弄清楚,熟人是你的熟人還是孩子的熟人,孩子對自己認識的人打個招呼往往是不困難的,可能根本不用教,但對著一個自己完全不認識只是家長認識的人打招呼真的需要勇氣,強迫孩子對著一個完全陌生人打招呼實在是不明智的事情。

總之,對於見面跟人打招呼這個事,家長沒必要過分關注,只要孩子跟孩子間相處很好,就說明孩子的交往能力沒有問題。而且,孩子的安全還是第一位,孩子過分主動去接觸太多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事。


雙寶媽育兒


我兒子小時候也不喜歡跟人打招呼,我就畫了一棵星星樹,貼在家裡顯眼的地方,然後就跟兒子約定:只要跟人打招呼,就在星星樹上獎勵一顆星星,每20個星星就可以到遊樂場玩一次。剛開始的時候,兒子還是不習慣打招呼,我就提前悄悄地提醒:趕緊問“爺爺好”,回家獎勵小星星。兒子一聽,趕緊就問好。只要家裡來了客人,我就故意跟客人表揚兒子:“看,這是我家樂樂的問好星星樹,星星多得都要掉下來了。”甭提兒子多高興了!時間一長,打招呼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再也不用提醒了。不妨您也試試這一招。


k衛東


培養孩子孩子打招呼的習慣我覺得跟我們培養孩子說再見是一個道理。我家寶貝剛開始教他說再見的時候他是不理會的。之後在各種的情景下我都會跟孩子說要說再見,並且示範給他看。久而久之,他就學會跟我一樣擺手表示再見。之後慢慢地學會用英文說再見,然後伴隨著習慣,就逐漸學會了離開要說再見的習慣,當然很多情況下還是需要我們提醒他才做。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他也很樂意配合。那培養孩子打招呼也是一樣的,需要我們親身示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受到感染,慢慢跟著做。


快樂慧媽育兒


我家4歲的孩子也不愛跟人打招呼,為此我也擔心過。但是我覺得強迫是沒有用的。我跟孩子說,“當別人跟我們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開心。就像你每次見到媽媽就叫媽媽,媽媽覺得很幸福。別人也是這樣的。有一些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可能你不認識,不知道叫什麼,爸爸媽媽告訴你,你可以叫他們”。然後,我每次遇到認識的人就主動跟他們打招呼。孩子其實遇到熟悉的人,也會打招呼的,只是這個範圍比我們期望的要小。但我們做好示範和引導,其它的就是靜待花開啦。


小小的育兒空間


自己做好示範。我們在小區裡,在外面遇到熟人我都會自己打招呼,然後跟寶寶說“叫阿姨”,如果她不想叫我也不會說她,然後要離開了我就說“寶貝,跟阿姨說拜拜”邊說自己先做示範,這樣長時間做了之後,從來不擔心孩子打招呼問題,她一直是最有禮貌的孩子。


懶懶的媽養乖乖的娃


我反對你這種對孩子的過分掌控慾望,別說什麼是為了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真正懂得孩子內心的家長,不會要求孩子這麼做。一個人待人接物,是要發自內心的,出於真正的禮貌,而非敷衍了事。所以,越是要求孩子跟人打招呼,孩子越逆反。我小時候就有過這樣的經歷,那種感覺很不好。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讓他看看你的處世禮儀,但是真的不要強迫。


小王子愛上狐狸


為什麼在家活潑開朗的孩子,一到家外,就蔫巴了?連招呼都不打,這麼沒禮貌,讓父母多沒面子!見了熟人、客人甜甜地說一聲:“奶奶、爺爺或叔叔、阿姨好!”這樣的孩子人見人愛。


可偏偏有一些孩子,在家裡有說有笑、非常活潑,但見了外人,即便是認識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父母督促著,仍金口難開,令父母很尷尬,只好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禮貌?”


創設遊戲環境,鼓勵孩子開口

對於低齡孩子,由於語言發展比較稚嫩,所以不願意打招呼。為了激發孩子開口的興趣,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獎勵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摸箱遊戲。把孩子熟悉的不同材質的小動物放進摸箱內,然後在地面上創設小動物的卡片。


考慮到能力的差異性,我們提供的卡片有的是和小動物實物一模一樣,有的卡片是和實物有差別的,以此增加遊戲的趣味性。讓孩子從摸箱中取出小動物後,學著和小動物打招呼,然後送小動物到地面上的家。這將大大激發孩子說話的興趣,也發展了孩子的觀察力。



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孩子最早是從家裡學習禮貌的,有良好的效仿榜樣,他們很快就能學會。父母應認真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都得當。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處處做到講究禮貌,給孩子做好榜樣,處處注意講文明,互敬互愛,尊老愛幼,創造一個文明、禮貌的家庭環境。


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當中,自然而然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慢慢地也會養成講禮貌的習慣。給孩子作示範,使孩子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理解文明、禮貌、 熱情的含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禮貌待人的品德。


我們不妨把孩子當作朋友,一同商定關於禮貌的規則。日常規則中應該包括關於禮貌行為的內容,還需要詳述使用禮貌用語的必要性,以及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間和隱私、共同制定鼓勵禮貌行為的規定,比如敲門、借東西前徵得同意等。

教給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是讓孩子講禮貌的重要環節。比如說,讓孩子見到長輩要學會問好:“爺爺好,奶奶好!”尋求幫忙的時候,要說“請”字,得到別人的幫助後,要向別人說“謝謝!”


將文明禮貌用語的訓練,和文明禮貌行為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習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多關注不同性格孩子的需求

由於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表達能力欠佳,而孩子的動作又是存在於思維之中的。所以父母不妨做個有心人,用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從而瞭解孩子的需求。


父母可鼓勵孩子通過遊戲“找朋友”,和好朋友說說抱抱跳跳,既有利於孩子的表達表現,也發展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如家裡來客人了,父母不妨利用這個機會訓練孩子講禮貌。


比如,在客人進門的時候,教孩子舞著小手說“歡迎”、甜甜地問聲好;稍大一點的孩子,媽媽不如放手讓他擺糖果、拿飲料;如果有小朋友來,可提醒孩子主動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圖畫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對待孩子,我們還應該抱著寬容、耐心、隨和的態度,要尊重孩子,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