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为什么给孩子读的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你知道吗?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发现绘本的好:

有的绘本

“专治”不肯乖乖上床睡觉“病”

为什么给孩子读的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你知道吗?

有的绘本给予孩子勇气面对“可怕”的影子:

为什么给孩子读的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你知道吗?

还有的绘本告诉孩子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给孩子读的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你知道吗?

绘本有那么多的好,在不少父母眼里,它却还有那么一丁点“不完美”——如果给绘本里的文字,标上汉语拼音就完美了。

有了汉语拼音,孩子不仅可以自己读绘本,还可以认字呀、锻炼朗读能力、积累好词好句,可以……

爸妈希望绘本注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相信你也发现了,大部分绘本却没有注音,为什么呢?

图画书才是绘本的“根”

其实很多人对于为什么要给孩子看绘本并不清楚,很容易误解将绘本等同于普通的儿童读物。认为文字是主体、图是辅助,绘本就像小人书。

有了这样的认知作为基础,文字注音的必要性显得顺理成章——没有注音孩子自己不就看不懂了吗?

但事实上,在绘本的世界里,图画才是“王”。

“插图,对儿童来说,是阅读的最初入口,他们的阅读兴趣,正是被插图激活的。”

图画是阅读的入口,更是孩子进入奇妙故事世界的大门。

松居直先生曾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图画,对于幼儿阅读是多么重要!

这是一个日本幼儿园中班老师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师很喜欢给小朋友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带着他们一起读图画书。

这天,她想试试看给孩子们讲《一寸法师》的故事,尽管对于4岁的孩子,理解这个故事可能会很难,但老师还是想看看孩子们的反应。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师说,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了。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一寸法师》……”

“老师老师,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在日语里,帽子的发音和法师的发音类似。)

在日常生活中,4岁的孩子很难会碰到“法师”这个词,当它和“一寸”组合在一起,只会让孩子们更困惑。

但他们还是努力地试图去理解。

就在这个时候,“帽子”这个词就突然从他们脑子里蹦出来了,“啊,原来是帽子呀,那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所以孩子才会这样发问。

老师听到这个问题大吃一惊,看看班上的其他孩子,听了那个孩子的提问后,大多数都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啊~~原来是帽子呀”,然后睁着大眼睛期待老师继续讲下去。

但是,“帽子”(法师)不可能出生,也不可能乘坐木碗做的船......如果继续讲下去,孩子们会越来越糊涂。

想象不出故事世界,孩子们只会对这个故事失去兴趣,没有耐心再听下去。长此以往可能孩子对故事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

所以老师赶紧拿出了图画书,这一次,孩子们在展开想象的翅膀时,有了一个共同的形象作为基础。

当他们对故事的想象遇到障碍时,

图画会给他们带来新的线索。

孩子们就是这样通过图画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通过不断的想象与探索获得阅读的快乐。

所以说,图画是绘本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儿童阅读的起点。

不需要注音的两点理由

绘本作家了解孩子的世界,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的靶心便是如何用图画来讲故事,让完全不认字的幼儿只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

图画这样重要,那文字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并非如此,其实文字对图画有辅助作用。

既然有文字,岂不是有注音会更好?

其实绘本作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任何注音符号作为辅助,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为什么给孩子读的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你知道吗?

《大家晚安》作者克里斯·霍顿的创作过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画面有前后顺序,图画中的构图是巧妙安排过的,文字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也是经过精心考量的。

不放拼音,有两点理由:

首先,注音会破坏画面的平衡感和美感。汉字是方块字,拼音是字母,他们的结合,总是有点别扭的。

其次便是破坏故事的连贯性,绘本是亲子共读用的,很早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读绘本,确实是不科学的。

绘本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的

好多孩子一个故事听五六遍都不会腻,有了注音,学会了拼音的他们就可以自己念了,独立阅读不是很重要嘛

而且我们也可以“解放”了呀!!

但是,过早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其实是在消磨孩子的阅读兴趣。

特别是孩子到了四五岁,假如书里面有注音的话,他会很努力地拼出来,阅读的乐趣其实是折损了的。

举个例子,大人读英文原版小说的时候,如果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查一下字典,那么你还能享受阅读的过程吗?

诚实地讲,至少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在享受阅读英文小说的乐趣,不如说我是在拿英文小说学英语。

这样的阅读不仅很难产生阅读的乐趣,连故事的完整都不能保证,孩子总是被种种“阻碍”打断,要费很多力气才能将故事串联起来。

绘本并非冷冰冰的教科书。给绘本注音,让孩子追着每个字去读绘本,看似学好了拼音,但阅读的乐趣无从谈起。

“充分感受图画书魅力的孩子,很快会进入下一个读书阶段。”

与其急功近利希望孩子通过绘本学习拼音和汉字,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共读的乐趣,当父母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朗读时,故事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

和孩子一起体验故事的世界,会成为你们共通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孩子来说很珍贵,会成为你们之间的纽带。

“读书绝不是赛跑,不能比谁快谁慢,父母急躁的情绪只会妨碍孩子读书的进展。”

有你为孩子充满感情地讲述绘本里的故事,我们真的还有必要给绘本注音吗?

丹妈碎碎念

印象中日本松居直老师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绘本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

我基本上很少给叮当读注音版的绘本,也不会急着让他通过看绘本去识字,每天哪怕是讲到喉咙冒烟,看着他沉浸在故事中满足的小脸,我也是“痛”并快乐着。在他享受读书乐趣时,我有感情和温度的声音,会和语言的乐趣、故事的乐趣,一起留在孩子心中。

算算孩子能倚靠在你身边听故事的时间,其实真的很短,就这么几年。而他最终都会独立阅读,就像人迟早会学会走路、吃饭一样。所以好好珍惜能为他读书的亲密时光吧。

关于注音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读者在后台问。其实很多桥梁书会有注音版,因为一二年级孩子开始学拼音了。不过我始终觉得拼音只是辅助工具,学拼音只是一个过渡阶段,阅读量大的孩子都可以不需要。如果非要买,不建议选购太多,一两套足以,而且排版和画风也一定要注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