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近两年,俄罗斯海军唯一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可谓是命运多舛,不仅在大修时使用的浮船坞沉没甲板被砸、停到港口等待维修时又被大火灼烧。本来就有可能就此报废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现在看来可能性进一步增加。而即便最终大修完成再次服役,昔日的苏-33重型舰载机也要换成米格-29K轻型战机了。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不过,俄罗斯海军航母将重型舰载机换成轻型舰载机,并不能说明重型战斗机不适合当座航母舰载机,更多是俄罗斯海军的无奈之举。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首先,在性能上重型的苏-33战机是绝对碾压轻型的米格-29K战机的,苏-33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是32.8吨,可以挂载超过6.5吨的各种导弹,作战半径在1200公里左右;而米格-29K作为一个“小短腿”,最大起飞重量为22吨,最大载弹量不足4.5吨,作战半径更是只有600公里。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这时候可能很多人不愿意,肯定会反驳滑跃起飞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根本无法满载起飞苏-33舰载机。其实不然,苏联对此早就进行过测试,在25节甲板风的情况下,苏-33完全可以在1、2号110米长的起飞跑道上以32.8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起飞。而到了195米长的3号跑道,即便是0节甲板风,苏-33的理论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5吨;25节甲板风情况最大起飞重量则可以达到38吨极限重量。所以,苏-33作为舰载机是完全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战斗力的。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不过,再好的战机也要能够更新换代才行啊,在苏联解体之前苏-33量产型只生产了24架,刚好够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使用,之后俄罗斯在1996年无奈关闭了苏-33的生产线。如今,昔日的24架苏-33已有多架坠毁,剩余那些服役时间也都达到了30年左右,30年可以说已经到了战斗机的极限寿命。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面对摔一架少一架且超龄服役的苏-33舰载机,俄罗斯海军也很着急啊,也想重现采购一批苏-33舰载机去替换老一批苏-33,可苏-33的生产线早在1996年就已经关闭,重启苏-33生产线需要花费不少钱,对于如今极度缺钱的俄罗斯所无法承担的(美国也想重启F-22生产线,但也要花不少钱)。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就在这个时候,印度再次帮了俄罗斯一个大忙,印度4万吨级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因为机库甲板太小难以调度,只能搭载轻中型舰载机,便看中了俄罗斯的米格-29战斗机,如此以来在印度的资金支持下米格-29K舰载机版本便应运而生了。有了生产线有了资金支持,自己拿货又更加便宜,对于俄罗斯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俄罗斯将苏-33换成米格-29K,是因为重型战机不适合当舰载机?

总之,俄罗斯海军放弃苏-33使用米格-29K作为舰载机,只是因为没钱重启苏-33生产线,并不是因为重型战斗机不适合作为舰载机。如果有两个选择的话,俄罗斯海军肯定还会继续选择苏-33作为舰载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