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帝国丧钟——苏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重创德军(二)

1944年3月5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发起乌曼-博托沙尼战役,进攻发展顺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攻取得成功,尤其是该方面军主要集团进到南方集团军群后方对敌造成威胁的结果。甚至当乌克兰第2方面军转入进攻,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还不得不从乌曼地域向其左翼调去几个装甲师,以抗击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侧翼突击。3月10日,苏军攻克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主要供应基地乌曼和大型铁路枢纽赫里斯季诺夫卡,次日坦克部队先遣部队抵达南布格河左岸的朱林卡和盖沃朗。

帝国丧钟——苏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重创德军(二)

根据形势变化,大本营在3月11日作出新的训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应不仅进抵德涅斯特河,还应从行进间实施强渡,向切尔诺维策发展突击,以便占领该地并一直推进到我国境线”。在主要方向上,规定3月20日至3月21日,从捷克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地区发起进攻。同时,第18和第38集团军应改变进攻方向,转而攻占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

方面军在抗击德军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地区的反冲击,准备在主要方向上恢复进攻。其左翼第18集团军经过激战攻克赫梅尔尼克,第38集团军在行进间渡过南布格河获得成功,在3月20日解放文尼察。方面军右翼的第13集团军3月15日向勃罗德方向开始进攻,突破德军防御后前进80千米,在3月20日逼近该城。

3月14日,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向大本营报告,“参战的2个坦克集团军损失较大,雷巴尔科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只剩下67辆坦克和23辆自行火炮,而近卫坦克第4军只有20辆坦克。此外,配属给近卫第1集团军格列奇科的坦克部队(笔者注:坦克第93旅、近卫独立坦克第1和第29团、近卫重型自行火炮第374和第399团)也损失惨重”。之后在3月24日之前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补充了133辆坦克。现在轮到坦克第1集团军登场了。

帝国丧钟——苏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重创德军(二)

1944年3月6日到15日,坦克第1集团军向新地域实施了夜间行军。履带车辆和重装备均由铁路运输。经过250千米行军,抵达舍佩托夫卡西南。在新地域,该集团军修理了车辆武器并补充了220辆T-34坦克等。

坦克第1集团军一开始做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预备队。集团军受领任务为协同第60集团军粉碎敌军第68和第359步兵师的反抗,在战役第一日日终抵达特列波夫亚(Теребовля)和格里马伊罗夫(Гримайлов)一线,在第二日日终到达切尔特科夫和普罗别日纳(Пробежна)一线,第三日强渡德涅斯特河,主力占领格罗登卡(Городенка)、扎列希基(Залещики)、奥克诺(Окно)一线,以先遣支队解放切尔诺维策(笔者注:Архив МО СССР, ф. 299, оп. 15093, д. 6, лл. 639—641)。集团军第一天需要挺进25千米,第二天为35千米,第三天60千米,三天共需挺进120千米。为了支援该坦克集团军进攻,空军出动歼击航空兵第5军和强击航空兵第297师提供空中掩护;另外为了协助集团军渡过水障碍,配属了工程兵第3旅。

进攻前夕,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特地和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交流了一番,“您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卡图科夫……家都知道”,他用手指了指地图,“一周后您的集团军应该在捷尔诺波尔地区,祝您健康!”。

帝国丧钟——苏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重创德军(二)

卡图科夫将集团军部队部署如下,近卫坦克第11军在左翼,右翼是近卫机械化第8军,集团军预备队近卫坦克第64旅配属给了近卫机械化第8军。两个军都呈两个梯队,近卫坦克第11军第一梯队是近卫坦克第40和第44旅,近卫机械化第8军第一梯队则是近卫机械化第20和第21旅以及近卫坦克第1旅。

3月15日晚上,集团军进行了100千米的行军,准备进入出发位置。当时的天气雪融化的厉害,时而下起半化的雪,时而又下起冷冰冰的雨。道路泥泞不堪,甚至坦克行驶起来都十分困难,就更不用说汽车了。汽车时常陷住,人们几乎是用手推着汽车走。为了“推动”运输汽车,调来了工兵部队、成建制的摩托化步兵分队,还调来了用于牵引的履带式装甲车和坦克。

3月19日夜晚,集团军第一梯队到达前线出发位置2-3千米地方,并着手开始了战前侦察和最后的准备工作。3月20日,集团军部队全部进入待命状态。整个集团军共有3万人,装备239辆T-34坦克、302门火炮和迫击炮、2908辆车辆。集团军人员达到编制80%、坦克以及火炮和迫击炮只有编制数量50%、车辆为编制数量49%(笔者注:Архив МО СССР, ф. 229, од. 76781, д. 1, лл. 10, 73, 79)。集团军之前所辖的自行火炮团在3月初转隶给了相关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