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何說,最不願意看到俄土,為了伊德利卜大動干戈的是伊朗?

新文化街男孩


伊朗其實最不能離開的是俄羅斯,而對於土耳其,伊朗自己心裡有數:如果土耳其能買石油最好,如果不能就算了!畢竟,土耳其可以從俄羅斯哪裡拿到石油,尤其是未來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天然氣開採(假如戰略落地的話),伊朗就賣不出去石油了!

簡單分析,寫長了沒人看:

1.伊朗在敘利亞一直頂在最前線,實在是因為受到美國擠壓之後,唯有在戰場上往前頂,全力以赴支持阿薩德政權,才能保持伊朗的什葉派走廊能夠更加順暢,唯有此才可能在未來與美國博弈中手中有更多的牌可打。

2.在敘利亞局勢中,俄土伊三方成為“合作共同體”(還不能叫做“利益共同體”),在很多時候可以利用土耳其去作為擋箭牌與美國進行某種牽扯 。畢竟,美國在土耳其的軍事基地很多,而土耳其的特殊地緣政治就決定了不論是土耳其如何做,美國都不可能對土耳其下死手的。所以,預留這個可能性,在某些關鍵時刻伊朗就能夠傳遞壓力給美國。

3.土耳其的藍色家園計劃要想落地,必然需要俄羅斯這個大靠山,所以長遠來看俄土是有巨大的合作利益空間的,而伊朗要做的就是固守什葉派這個大盤,繼續在伊拉克與美國進行博弈,而事實上伊朗議會選舉之後,哈梅內伊的保守派佔得優勢,必然會在後面跟美國有更多博弈,尤其是立足伊拉克進行鬥爭。

所以,應該在一週之內,俄土領導人會面見的,畢竟埃爾多安因為土軍36人死亡,面臨壓力很大!


英武


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這主要是從伊朗所面臨的內部發展需求和外在制裁壓力來分析的,畢竟現在的伊朗在與美國陣營的抗衡中,沒有什麼厚實的家底和強大的背景勢力作依靠,一個穩定的敘利亞更有利於做伊朗未來發展的幫襯和平臺。

一、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存在,是伊朗現階段對抗美國陣營制裁的有效牽制因素。在伊朗看來,俄羅斯作為軍事強國,能夠與美國硬懟,不懼美國威脅把伊朗石油運輸出去的強國;土耳其是北約第二軍大國,地緣政治的優勢是美國不可放棄的對象,更是對以色列不不怕、不懼,甚至能主動挑釁的地區大國。這兩個國家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存在,對於伊朗對抗和分化一部分來自美國的壓力,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這兩個國家起了矛盾,成為對頭,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伊朗可藉助的盟友力量的損失。

二、敘利亞有條件的穩定性,是伊朗得以練內功實現國家發展的局部環境要求。中東地區的戰亂起源主要就是種族、信仰和資源問題,而不巧的是伊朗佔全了這三個方面,伊朗作為什葉派老大,所籌建的“什葉之弧”聯盟是對抗遜尼派、突破美國石油資源出口制裁、抵抗以色列打擊的的統一聯合體,在當前美國經濟制裁的情況下,只有使敘利亞儘快平息內戰,那怕是組合成敘利亞聯合政府,只要還是巴沙爾政權或什葉派占主導地位就可以,然後儘快啟動戰後重建,伊朗才能夠藉助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力量,完成石油交易,實現國家石油資源為經濟支柱的發展,而俄土對抗勢必會讓敘利亞亂局無限期推延,於伊朗的發展沒有一點好處。

三、站在伊朗的角度上來說,俄羅斯與土耳其都屬於外部介入敘利亞的勢力。伊朗把敘利亞當作自己的兄弟國家,對於俄羅斯和土耳其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都是有利可圖,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只要能夠幫助敘利亞巴沙爾鞏固統治地位,事後在敘利亞佔有一些利益,伊朗也會協商敘利亞同意,這些付出相對於俄土在敘利亞內戰中的掣肘作用還是公平的,最後愛益的還是敘利亞和伊朗等什葉派力量,但是俄土對抗不僅會削弱伊朗可借之勢,也會讓敘利亞內戰更加複雜,一天達不成協議,敘利亞就沒有安靜的希望,伊朗也就沒有輕鬆下來的那一刻。

總之,俄羅斯與土耳其都不是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軍事對抗,最多也只是浪費點時間和花點金錢而已,但對於敘利亞和伊朗來說,那就會錯過寶貴的發展機遇期,所以伊朗是決不希望俄土在現階段因伊德利卜問題而大動干戈。俄羅斯是伊朗能夠突破美國製裁,進行石油貿易的利益合作對象;土耳其是伊朗可能借勢對抗以色列的泛美勢力,對於伊朗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外部抗美因素,伊朗真的不想失去這樣便宜的合作盟友。


極度駭客


戰略考量吧。要涉及到國家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