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平面設計大師鬆永真的“社會之眼”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松永真》


//設計就是生活//


設計的目的並不在於技巧、技術的學習,而在於設計師必須懂得透過『設計』這門技術表現個人的哲學或社會批判。

——松永真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40年生於東京。1964年畢業於東京帝國藝術大學設計系。


在資生堂廣告部工作後,於1971年成立了松永誠設計事務所。


他從事各種創作活動,例如繪畫,雕塑和紀念碑。


在日本和海外,例如華沙和紐約,有許多大型個展,許多作品被永久保存在全球90個博物館中,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阿爾伯特·阿爾伯特博物館。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71|美容蛋糕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71|人,人,人(太陽油)


在設計哲學中,松永真先生無意中創造了一個圓形的世界。他以自己的本我作為圓心,以本我活動的生活軌跡形成圓周,軌跡中的點點滴滴組成圓的內容。


既然是圓,就包容了生活中的悲歡喜怒,對社會環境的主觀判斷。即,也包容了主要和社會大眾相同的生活內容。


設計經常被那些遠離日常生活的事物所吸引。


但作為優秀的設計師,他又把社會大眾容易在生活中被忽略、被輕視、被嫌棄,甚至被厭惡、被批評、被迴避的元素,用自己長袖善舞的審美轉化,從另一個視角來創造出被審美化、被還原事物本身的信息。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2001|JAPAN“日本的疲倦?日本的疲倦?”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2007|廣島上訴2007


作為“日本設計中心”的核心人物,會發現他的海報設計風格每一次風格的演變,都是緊跟時代發展的。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69|青銅夏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70|大夏天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86|PEACE“愛,和平與幸福”


1996—1997年期間,如日中天的他曾在日本舉辦“平面宇宙——愛、和平與幸福”個人設計作品巡展。他親自設計了兩款海報,一款呈現的是抽象的立體幾何;另一款是他自己畫的一個黑暗小人,耳朵裡塞著那一塊抽象幾何。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94|LIFE“葉子”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資生堂的夏季運動,一系列和平海報以及CI項目,例如Benesse,ISSEY MIYAKE和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斯科蒂(Scotty),關中高(Kanchu High),國際捲菸佛教香菸Zitan,資生堂Uno的包裝設計以及日本憲法的書籍設計成為暢銷書。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78|Kibun材料罐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82|日本憲法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83|萬代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86|斯科蒂



scottie紙巾,當時商家要求以花為主題,但他卻使用平行直線,將之比擬為現代社會的花。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89|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1995|松永誠的怪胎展



松永真多次強調自己的兩面性,白天是職業設計師,晚上是自由藝術家。他創作了“小怪獸(Freaks)”系列,通過手繪、拼貼、雕塑等作品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自由,以及對自我身份的一種反思和探討。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2004|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2005|ISSIMBOW


issimbow薰香系列,他一改大眾對於香火瀰漫的固有印象,以幾何拼貼形象呈現薰香的多種可能性。


設計往往被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距離的東西吸引。


喧囂是寂靜,柔是剛,動是靜,嚴格是幽默,優等生是邪惡,走到盡頭,飽食是赤貧的憧憬,所有的動機,都位於現狀生活的反面。


他在創作上,並不是一味滿足客戶需求,而總是帶著質疑的“社會之眼”,分析事物本質價值,再作減法除去繁枝碎葉,放大本質價值的信息美感。


→ 往期精彩推文 ←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平面設計大師松永真的“社會之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