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1639年,清兵還師,張獻忠叛

是年,清兵擄掠河北、山東,但山海關始終無法攻入,明軍勤王部隊,已經抵達,清兵退。李自成自去歲敗於官兵,元氣大傷,後官兵被調入京勤王,李自成得以喘息,躲藏於山中修養。張獻忠降而復叛,湖北被其攪亂,招撫張獻忠的熊文燦被下獄問罪。

清軍退

1638年秋,皇太極大舉對明朝用兵,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深入千餘里,擄掠人口四十餘萬,銀錢近百萬兩,1639年三月,清兵帶著掠奪的人口金銀,向北退去。

1639年,清兵還師,張獻忠叛

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經過清兵這一次的破壞,更加雪上加霜,皇太極通過一次次劫掠,留下大片的殘垣斷壁,殘民傷病等待救治,這麼做,還調動了明朝內地的軍事力量,讓原本圍剿義軍的部隊,不得不北上勤王。

許多人也許要問,皇太極可以兩次三番深入進來,為什麼不直接打下北京城?

皇太極怎麼考慮的我們不知道,也無法知道,我們試著找找原因,其一,當時的明朝還有很多忠於崇禎的軍隊和將領,皇太極如果想要一城一城的打下來,代價不小,即便打下來,還要分兵駐守,那麼在兵力不充足的情況下,很可能會被人數眾多的大明軍隊各個擊破,要知道,人口是皇太極最大的劣勢。

其二,皇太極要想進北京城,可是要比李自成難一些,因為皇太極是外族入侵,李自成屬於起義造反,所以,當幾年後,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城裡就有人給李自成開城門,雖然後來,李自成被多爾袞打敗,倉皇逃走,多爾袞用的理由是,幫崇禎復仇,剿滅李自成,雖然這種說法很可笑,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還真讓多爾袞順利平定天下,由此可見,師出有名有多重要。

張獻忠叛亂

原本已經投降熊文燦的張獻忠,在明軍被抽調北上勤王的時候,受到的壓力,也小了很多,原本,張獻忠就不打算真的投降,這點,左良玉看出來了,但是,熊文燦沒看出來。

1639年,清兵還師,張獻忠叛

張獻忠的出爾反爾,將原本已經受到遏制的亂局,再次重新攪亂,熊文燦也被下獄問責,而楊嗣昌留下的十面網,也變得四處透風,成了一張破網。

張獻忠的復叛,得到了羅汝才(曹操)等人的響應,讓義軍重新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張獻忠在出其不意之下,打敗了左良玉,等官兵反應過來,張獻忠已經快到了四川,再想圍出一張網,就不容易了。

因為熊文燦接納張獻忠投降的緣故,讓楊嗣昌也受到了牽連,雖然沒有很大的變故,但是,崇禎帝對他也沒之前那般信任。

1639年,清兵還師,張獻忠叛

1639年,內亂再次突發,加之外敵入侵,兩相計較之下,明朝損失不小,優秀的將領先後死去,精銳的部隊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