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江兩河三山宜居增城,強化交通及產業創新

前文講述了增城的未來發展方向,產業政策和重點發展區域;

本篇簡單說下增城的生態環境發展方向,重點交通工程;

以及生態、交通、產業發展三者的平衡


增創生態優勢,營造生態宜居綠色家園

一江兩河三山宜居增城,強化交通及產業創新

增城區“一江兩河三山”生態格局規劃圖


增城近年大力發展城鎮化的同時大力推進綠道網絡、“千園計劃”等生態工程建設;

現時已建成綠道486公里,生態公園1000多個,森林覆蓋率達55.88%,建成區綠化率達50.1%,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


部分生態成就:

  • 創建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 派潭鎮、中新鎮獲得“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稱號
  • 仙村鎮西南村、荔城街蓮塘村等14個村先後獲得“廣東省宜居示範村莊”稱號
  • 11個鎮街均創建為廣東省衛生鎮,成為廣州市首個全面普及省級衛生鎮的地區


增城神態環境發展核心——“一江兩河三山”

  • “一江”以增江為主線,串聯掛綠湖、鶴之洲溼地公園等重要生態節點,形成生態主廊道;
  • “兩河”是指西福河、派潭河,通過重要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農田保護區等生態節點,構建貫穿整個區域的生態廊道網絡。
  • “三山”是指南香山、白水山、白水寨,,充分發揮城市生態調節和郊野遊憩的功能。


增城生態環境發展方向:

一、提升生態環境

構建生態空間格局,加強森林生態建設,打造生態核心景觀帶,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

二、促進生態發展

發展低碳產業與循環經濟,高效利用資源,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完善生態制度

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


生態發展目標:打造綠色生態文化之城

一、強調生態文明示範先行區建設。

優化提升增江河、西福河等生態廊道建設,完善北部生態區、掛綠湖、南香山、白水山、九峰山等生態綠芯建設,推進“千園計劃”、綠道等生態品牌建設,建設具有嶺南山水特色的珠三角生態文明典範城市。

二、推進城鄉全域綠色低碳發展。

妥善處理好土地利用關係、人口配置關係、生態保護關係,倡導城鎮組團式集約發展。培育壯大都市農業、康體休閒、文化創意、生態旅遊等綠色生態產業,形成生態型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三、繁榮荔鄉文化。

加快蓮花書院、百花寺、坑貝等古村落古建築綜合保護和利用等示範工程,推動傳統文化與特色城鄉建設有機融合,利用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資源營造城市特色空間體驗場所,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強化交通配套,建設三樞紐、交通全覆蓋

一江兩河三山宜居增城,強化交通及產業創新

增城區道路交通、軌道交通規劃圖


好的城市發展必須有完善外暢內優的綜合交通體系,增城交通發展大方向如下:


一、建設強化廣州東部門戶地位的“三大樞紐”

  1. 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
  2. 增城火車站綜合樞紐(廣州新東站)
  3. 增城廣場交通樞紐,依託地鐵16號線、21號線、有軌電車的交匯


二、構建便捷通暢的對外交通網絡

1.高速路方面:

積極推動廣州鳳凰山隧道、花莞高速(含支線)、新派(新塘—派潭)高速、北三環二期等高速路建設,加快謀劃建設荔城到廣州中心城區的快速通道

2.軌道交通方面:

推動穗莞深城際軌道、廣汕鐵路、廣州鐵路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含增城貨站)建設,完成地鐵13號線、21號線建設,推進16號線、23號線和新型有軌電車等規劃建設。


三、重點推進交通工程

1.加快外聯軌道設施:

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和地鐵16號線、地鐵21號線、穗莞深城際軌道一期

2.推進鐵路交通建設:

廣汕鐵路、增城火車站規劃建設;

3.強化高速路網:

廣河高速、增從高速,鳳凰山隧道、北三環二期、花莞和新派高速規劃建設,高速公路通達里程達160公里,基本實現鎮鎮通高速;

4.內部交通工程:

新城大道升級改造,建成增城大橋

優化城鎮組團內部交通路網

建立以休閒體驗為特色的慢行系統


產業創新引領,增強可持續發展新活力

一江兩河三山宜居增城,強化交通及產業創新

增城區產業空間佈局圖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增城宜居生態和產業創新必須雙頭並進,以創新化、尖端化、生態化發展為前提,

發展可持續、有活力、有效益的高端產業鏈。


一、建設區域協同創新示範區

1.推進以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的區域協同創新示範區。

2.積極拓展建設特色創新平臺

  • 低碳總部園區、電子五所總部新區、廣州教育城、國家僑夢苑啟動區、石灘研發創意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
  • 中德工業創新中心、中以生命科學中心、中澳科技創新園、中英科技創新中心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技創新平臺


二.集聚發展創新型企業

1.培育一批創新型“瞪羚企業”

2.培育一批創新型大企業。

3.引進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


三.提升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2.建設區域創新孵化體系。

3.完善創新創業扶持體系。

4.搭建創新創業空間載體。


四.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1.大力引進培養領軍型人才和創新型團隊

2.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