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家女儿上四年级,上课特别紧张,虽然记笔记认真但听不进去。考试也考不好怎么办?

清婉妈妈


孩子虽然已经上四年级了,但是上课听课、思考、做笔记这个节奏显然还没有建立起来,结果就出现上课时手忙脚乱,自然紧张了。课堂听课效果不好,必然会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如果课后再不能下功夫,考试成绩自然好不到哪去,那么该怎样解决孩子高效听课呢?下面我给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在家里训练孩子听课的专注力,基本功训练要放在课外,不要指望在课堂上练。

从家长对孩子听课描述来看,显然没有很好分配在课堂上听课时的视觉专注、听觉专注和思维专注。原本在该专注看着老师讲课时,孩子如果低头做笔记,那必然会把注意力放在写上在,而把老师讲的重点都错失了。而在该边听边理解时,记笔记同样也耽误了听。所以,家长必须要在家里模拟课堂教学场景,买来一块白板挂在墙上或用支架架起来,再买一套单人课桌椅。家长进行模拟教学,孩子来认真听课。

1、视觉+思维专注训练。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在我讲课的时候,你必须要专注看着我的眼睛或脸部,如果我书写时你认真看着我在白板上的书写内容即可,暂时先不要马上做笔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你的视觉目标始终围绕我(老师)的讲解进行。抓住观察目标,快速动脑思考与理解,记在大脑里的东西才是属于你的。

2、听觉+思维专注训练。家长要提醒孩子,视觉和听觉很多时候都是同步的,只要我在讲课,你就必须要抓住听觉目标,而这个目标是我讲的每一句话,或者围绕每一个要点展开,在听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记笔记。如果感觉自己听觉不够敏锐,那不妨就闭上眼认真听,专门练排除干扰训练。只要专注听,快速理解与记忆,听课效果就明显提升了。

3、快速做笔记训练。在听课的过程中,记笔记需要在老师讲解停顿时,或者提示同学们做笔记时才能动手记。还有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时,可以快速记笔记。做笔记也有讲究,可以只记要点,或者在课本上画出来,或者在笔记本上简要记录下来。不要什么都记,那样会很费时间。

二、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听课效率更高。

孩子之所以在课堂听课时有紧张感,是因为平时家长就没有给孩子做怎样听课的专注力方法训练。才导致孩子本应该在课堂上全部听会的内容,只听到了一部分。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孩子听课效率非常差,从而导致课上听不懂的现象,只要有这种现象存在,就会让孩子越想认真听,可是越听不太懂,心里越着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除进行上面的听课专注训练外,还要进行课外预习活动。

1、每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课上要学的新内容。根据孩子学习的情况来看,想让孩子自己完成预习过程显然不可能,那不妨家长仍然模拟课堂教学,给孩子讲解知识点,虽然不可能一下子都让孩子学会,但至少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课堂听老师讲课的重点在哪里。通过家长进行模拟课堂的预习讲解,同步训练了孩子听课的专注力和合理记笔记,可以让孩子在第二天课堂上更容易听懂老师所讲内容,从而减少了低效听课的现象。

2、利用周末复习本周课上所学的内容。从孩子目前考试成绩不理想状态来看,显然在知识学习的巩固程度上还有很多欠缺,为此,家长需要把重点放在复习与巩固环节上面。不妨抽周末时间,专注给孩子模仿课堂进行串讲式复习和巩固,主要围绕基础知识点进行。在串讲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进行充分互动,而后选择少量练习题进行验证孩子是否已经掌握所学知识。

3、利用假期提前预习下学期新课内容。如果家长想彻底改变孩子学习被动的局面,那你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假期时间,因为在假期里有很充足的时间用来提前预习。在孩子刚放假时,就要和孩子一起来制定假期的预习计划,力争把下学期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到每日。在家长的带领与辅导下,把预习工作提前搞完。

三、关于考试考不好的问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试卷分析和进行考试流程技巧训练。

1、试后进行试卷分析,查找丢分原因。以前家长可能只把目光放在孩子考的分数上面,忽略结合试卷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成因了。现在要把重点放在这上面,通过对错题归因分析,看看是孩子基础知识点没有学会,还是答题时不认真读题、思考、书写、检查,亦或是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

2、针对错题进行步骤化讲解和强化练习。孩子在考试中出现错题原因查到后,就需要家长模拟课堂教学,来给孩子进行答题的步骤化讲解,让孩子重新建立起正确的答题流程步骤感。否则,孩子盲目乱答必然会错。当孩子把错题弄懂后,家长再找来几道同类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孩子按着规范答题步骤进行强化练习,巩固按要求答题的意识。

3、平时要教给孩子考试的流程与技巧。孩子之所以以往在考试中考不出好成绩,无非是因为心里特别缺乏自信,但又想考出好成绩,结果就在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为了避免孩子有这样的不良习惯。家长必须要针对考试的流程和孩子一起来做出规范,并在家里进行模拟考试训练,让孩子掌握考试技巧,才能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专注考上面。

结束语:通过上面三部分的分析与讲解,我相信家长只要对照检查,就能发现孩子问题到底在哪里。找到问题后再按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孩子专注听课和记笔记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让孩子听课效率大大提高。至于预习复习这块我也详细讲解了,希望家长能够多抽出点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帮孩子度过眼前的难关。不用多,有一年时间,孩子就可以进入独立学习的良性循环状态。


寒石冷月


孩子上四年级上课特别紧张,虽然记得笔记,但是听不进去,考试也考不好怎么办?

第一,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同样重要。

从题主的提问可以看出,他们家孩子学习态度十分认真,上课的时候坐姿十分工整,老师讲的课堂笔记也能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在极度专注于老师的笔记的同时,这孩子上课十分紧张,可能引起心理压力太大。

亦或者说他只是把笔记抄下来了,但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进行理解。

第二,课后复习很重要。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接受程度也不同。

在上课的短短40分钟之内,老师讲的东西可能学生还没有完全吸收,有一部分孩子吸收了,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可能还是懵懵懂懂。

这时候课后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己重新梳理一遍老师讲课的东西,哪里不懂得及时向老师和同学提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说得对,但是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话便是温故而知新。

第三,笔记很重要。

把知识抄在本子上面,还不如把知识记到脑子里,毕竟考试的时候不能把本子带进去,但是装进脑子的东西是自己的。

这个世界上实际上真正十分聪明的人并不是多数,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的摸索提升。

天才都是靠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灌注而成的。


EXCEL学习微课堂


孩子上课精神太紧张,笔记记得清清楚楚,上课坐地端端正正,学了啥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作为家长心里着急,非常理解。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一下:

1、她可能是表现地比较听话,老师让她记笔记就记笔记,让她坐端正就坐端正,害怕权威。意识上是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潜意识里可能并不想学。只是表现乖巧,逃避责罚。如果是这样,要和她多聊天,知道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才能好好引导。

2、没有学会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为了能把笔记写得漂亮,花了大把时间,以至于没有认真听课,漏掉了重点,听课效果不佳,考试也不理想。可以考虑提高学习方法和效率。

3、害怕老师。如果老师比较厉害,而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明感就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太多害怕和担心让孩子陷入情绪,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建议疏了解发生什么事,疏导孩子情绪,与老师沟通,从心里上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希望以上三点对你有所帮助。


妈妈V帮


这位家长朋友,我家孩子也有一段时间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后来经过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发现我家孩子的原因是精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后来经过努力问题也最终解决了。


因此请不要过于焦虑,从孩子做笔记以及坐姿上来看孩子的学习态度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孩子的成绩不好,听不进去不是出在态度问题上,而是出现在其他的方面。

孩子出现类似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种:

第一种,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孩子看似很认真,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没有真正的聚焦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记笔记也是一种机械行为,并没有真正的注入思考。


我家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后来与老师充分沟通后,老师提高了与孩子提问互动的频率,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随时随地都会被老师提问,孩子有了一种危机意识,从而可以有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种,没学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一些科目,例如数学,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得不承认是有区别的。有的学起来就轻松,有些学起来就吃力。

注意这种情况不代表孩子聪明与否。(有人就曾提议,到5年级的时候再开始学习数学,这样所有的孩子学起来就都不吃力了。)也就是说孩子的确是在学习某些科目上感到吃力,课堂上无法全部消化。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好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尤其是“课前预习”,这样孩子在课上就会完全理解老师所讲,问题迎刃而解。

第三种,对所学科目没兴趣

“偏科”一词说的就是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科目不感兴趣,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

这就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例如我家孩子不喜欢英语,那么我们就给他看英语类的动画片,给他购买一些通过游戏互动来学习英语的软件和App等,收到的效果也非常好。


以上三点,就是针对于孩子笔记清晰,坐姿端正但是考试成绩不好这一问题的剖析,作为家长朋友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问题所在,多观察,多跟孩子沟通,沟通,再沟通。

希望大家多多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文迪爱导演


题主所提到的问题是典型的“学生课堂恐惧症”话题,这个问题不只存在于学校中的学习,而且学校外的课堂学习中也普遍存在,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困扰和阻碍,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和有效解决的教育问题。

60%在校学生存在“课堂恐惧症”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在校青少年学生中有超过6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课堂恐惧,学生对课堂的恐惧主要表现在心理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抵触老师等症状,在这些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整能慢慢克服恐惧,而剩下的学生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让他们积极自信的去面对课堂学习。

“课堂恐惧症”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老师讲课节奏快=听天书

小学四年级以前都是基础知识掌握的阶段,到了四年级以后,老师的课堂节奏突然加快,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听着老师新讲的知识点脑子里还正在消化,又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一节课下来,感觉自己什么都没记住也没消化,时间久了就自己感觉很压抑,害怕下一次上课的到来,害怕老师讲新的知识点,从而形成心理上的“课堂恐惧。”

(二)老师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大部分老师都把过多的精力和指导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上面,刚开始成绩不好的学生心里会感到自卑、自弃,如果哪个地方不太懂,又不敢去问,只靠自己记笔记慢慢的在课外消化。

还有对于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当着众人面打骂批评,对于课堂提问直接给与否定,给一些学生造成了惧怕的心理阴影,让他们敏感的心灵受到触痛,惧怕、厌恶这个老师和学习。

(三)家长的“隐形”压力和家庭环境影响

有些家长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不停的给学生压力,考不好了就是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总是拿邻居朋友家的孩子成绩比较,业余时间除了学习没一点别的玩耍空间,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摔东西,忽略了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心理成长,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背负着压力在学习,在课堂上孩子也是想着父母的批评和矛盾,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有效解决“课堂恐惧症”的方法

家长只看到孩子成绩不好而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还是要分析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负面影响需要改变,盲目的任由其发展是只能加剧孩子成绩的下滑和消极,因此解决恐惧还是要家长共同参与的。

(一)消除一切家庭环境负面影响,营造温馨感

我一个朋友孩子在上三年级时候,父母天天吵着闹离婚,又经常在孩子面前打骂,孩子成绩下滑的特别厉害,上课发呆还经常和其他学生吵架,随着父母之间的约定和改变,到现在五年级慢慢的成绩上来了。

家庭教育环节是影响孩子学校学习的基础,你不合理的批评、父母之间的矛盾、家长的消极生活态度、学习成绩压力等都是影响他们的因素,孩子在6岁以后是模仿一定参考的关键,也是心理慢慢有一定分析能力的时候,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学校没有更多的顾虑,在课堂上没有压力的学习,是解决“课堂恐惧”的重要支持。

(二)和孩子沟通先听再记,课后及时消化解决本节知识点

孩子在上课记笔记认真可以看出是愿意学习的,只是方法不对,课堂记笔记是迅速的在老师讲解中记录关键点,然后课下根据关键点延伸加强的,如果课堂更多精力放在记笔记上就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可以沟通下,让他先认真的听讲,不懂得地方先标记下,等课后和老师一点点的吃透,形成自己的笔记再多加练习。

(三)鼓励他上课多提问

上课提问除了锻炼自己的自信心外,还可以缓解下疲惫紧张的课堂气氛,遇到不懂得就直接课堂提问,慢慢消除紧张感,增强注意力。

(四)与老师沟通提前布置本节课的重点,家长和孩子一起提前预习

让老师把下节课的重点知识罗列出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下,把重要的知识点标记,让孩子有个充分的准备,不至于刚开始就听不懂,听不进去。

(五)沟通中了解老师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孩子学习

除了家长和孩子之间问题外,也可以多了解下孩子是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孩子对老师有什么误解、作业是不是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找出原因后,耐心引导解决。

总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耐心和方法的过程,不能给与太大的成绩压力和负面影响,老师、孩子、家长这三方面是需要共同协调的,才能让孩子走出恐惧,走出紧张,慢慢的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自信。


小红人教育先生


您好,其实您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细想一下,做笔记做的好成绩都很好?还有,您所谓的笔记好,是指怎么样的好法?是因为她记得详细还是怎么样?

其实您孩子的这一现象是很普遍的,有很多孩子在老师要求下或者生怕自己记不住老师讲的知识,从而在课堂上将老师的话不分轻重的全部记下来了,如果字写的快一点还好,慢一点,这会经常性的漏掉老师提示的重点。所以,建议您告诉孩子记笔记一定要找重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什么是重点?老师强调的,自己当时疑惑的等这些一时或者今后易出错的。

还有哦,如果单纯的笔记做的很好,但是您有没有观察一下,您孩子对于笔记的运用怎么样呢?笔记的作用是用来帮助我们回忆上课时老师的解析,方便我们再次理解记忆的。当笔记只是笔记本,每次上完课,他都安安静静的躺在抽屉或者书包里,即使你字写的再漂亮,重点勾的很突出,但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它始终是外物,没有到你的脑子里,成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笔记是要记的,但是课堂的容量是比较大的,需要一定的判断和捕捉的能力,分清主次。再就是,经常翻看寻找漏洞。有了这两点,我觉得您孩子的成绩会提高的。


孤雁尘风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家长要给予重视了。四年级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很强的主观意识了,不再是人云亦云了,这时就需要家长来给答疑解惑了,只有让孩子从心理上找到原因,放松下来,才能步入正轨,开启新的旅程。

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太大惊小怪,这都是孩子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都说每当你经历困惑、紧张、压力的时候,也就是要成长了蜕变的时候了。

如果能助力孩子的成长呢?首先我们需要仔细的观察孩子,造成她紧张的来源在哪里?学校还是家庭?是不是被老师训斥过、或是这门功课不懂、或者和同学吵架了等等,女孩的心理大多敏感,找到原因针对性的根据原因来疏解孩子的压力。

如果是老师的问题,我们要让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如果是同学闹矛盾,要让孩子明白如果正确处理摩擦;如果是学习跟不上,可以家长辅导或报补习班;如果是家庭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给孩子带去困惑。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切都会过去的。

家长要有同理心,不要一上来就是一通教训,其实我们当年上学时不也如此。一代一代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芽初发


孩子上课特别紧张,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特别胆小吗?还是因为曾经受到过老师的批评或者其他什么外因,导致她有心理阴影?

上课认真记笔记认真听,但是听不进去,说明她在听课的时候,心思不能集中,心里有障碍,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他,或者有什么心事一直梗在心里。作为家长来说,应该帮孩子找到他紧张的原因,他为什么会紧张?他是见到某一个老师,某一门课特别紧张,还是所有的课都紧张?

如果在所有的课上都紧张的话,那可能真的是因为孩子特别胆小,这样的孩子,要对他进行训练,多鼓励他,多告诉他不要害怕,不要担心,你很优秀,上课是你应该享受的权利,不用担心别人会对你说什么。

如果是见到某一位老师很紧张,或者在那门课上上课很紧张,那么很有可能是受过老师很严厉的批评,或者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也要告诉孩子,就是论事,当初挨批评的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你身上没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去担心了。

其实,题主没有说,而我更想知道的是,孩子已经四年级,她仅仅是进入四年级来这样子,还是前面三年都是这样子?如果说前面三年都是这样子的话,那么问题真的很严重,需要做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而家长三年中都没有把这事太当回事,也是够可怕的,想象一下孩子每一天无助的样子,你现在要做的是把她从那种无助的恐惧感中打捞出来,这个过程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


苏小妮


中国现在基础教育是一个反人性的教育,如果再不反思和纠正,将毁掉许多孩子的人生,也会毁掉许多家庭的幸福!也会毁掉这个社会的和谐!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西方就是轻松和快乐教育。许多国家均立法规定,幼儿园教育除给孩子玩耍游戏或力所能及的自立劳动外,是不允许多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计算的;小学的时侯,1至4年级的孩子做作业老师是不给学生计分的,所以每个学生都不知道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学习成绩。在美、德等国家,假如学校老师给孩子作业布置多了,家长还会到学校投诉说:“为什么给我孩子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因此,所有学校和老师都不会给孩子多布置作业的。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奖状,这个奖状是根据每个孩子特长发的,内容不一样,以期鼓励。那么为什么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搞竞争呢?是因为小孩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善,特别是小孩子的大脑左前上方这地方,是供小孩玩耍的,如果过度地灌输文化知识或数学计算,会严重伤害这个孩子大脑发育的,会严重伤害这孩子未来的圆满人生。这是北京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告诉我们的。这位儿教专家还讲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位5岁男孩,在其外婆的教育下,能够熟背唐诗300首,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觉得内心非常高兴,但这儿教专家认为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也不便说,就只是笑笑而已。后来当这个男孩上到高中时,因为患了重度的抑郁症而退学了。当初认为非常优秀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未来、失去了光环。中国的教育再也不能摧残孩子了,孩子是花朵,是每个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再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春之声1953


四年级,我觉得应该没有特别多的笔记需要记。孩子的重点应该放在听课,可能是老师或家长说过会检查笔记,所以孩子无论听不听课都要写一写笔记。可以把查笔记,改为口头提问课堂学过的知识,让孩子口述一下今天学了什么,这样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听课上,有没听明白的点也让他说出来,再引导他第二天找老师问。这样慢慢把听课的重点先放到听,当听课有改善了以后再引导孩子记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