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豆瓣高分紀錄片《剩女》:淺析“剩女”背後的社會學原理

人類學家項飆說:

“當剩女的概念被提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就變得非常的單一化。”

01 紀錄片《剩女》成為熱門話題

有一位以色列的導演花了四年的時間,拍了一部《剩女》紀錄片,在紐約翠貝卡電影節上首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剩女一直是熱門話題。

本文將從刻板印象、社會認同理論的角度對剩女現象進行分析。

在紀錄片中,有一個叫華梅的女孩:

她出身於農村,高考時考上了北京的政法大學,在畢業後當了律師,在香港工作。

名牌大學,光鮮的工作環境,幹練的職場形象,一路逆襲的華梅,在鏡頭前面非常自信。

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卻永遠充斥著被批判和指責。

只是因為她三十多歲了,還沒有結婚。

在走進相親介紹所的時候,紅娘問她:

“你想要的對象是什麼樣子的?”

華梅不好意思地說:“我希望他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也能做到尊重女性。”

她沒有提出俗世要求的“有房有車”、“高價彩禮”,而只有這兩點,完全合情合理。

但是,紅娘卻很不滿意。

因為,在她眼裡,華梅既不漂亮,年紀還這麼大,也不溫柔。

華梅聽了之後說:

“我覺得我的年齡還好呀。”

紅娘就開始不客氣地說了:

“你覺得你漂亮,你覺得你年輕,這都是你覺得。這不是事實。你不要自欺欺人了。”

豆瓣高分紀錄片《剩女》:淺析“剩女”背後的社會學原理

左:華梅;右:紅娘

不過,我真的覺得華梅隨意指責別人長相的紅娘漂亮、溫柔多了。

相親無果的華梅,回到了老家。等待著她的,是親戚朋友們的新一輪批判:

“你怎麼能不結婚呢?”

“《婚姻法》就是要求你們結婚的!”

“我看你就是上學上傻了。”

華梅覺得很委屈,爸爸媽媽就開始用親情來綁架了:

“你當時考上了北京的大學,我就覺得我賣血也要供你上學。誰知道你怎麼畢業了卻不結婚呢?”

“你這樣,我都沒法跟別人說。”

姐姐義正嚴辭地說:

“你別以為你現在幸福!不結婚,你再幸福,都是不幸福!”

“別人議論你,怎麼辦?”

“不結婚的人,就該判刑!”

就連自己的小外甥們,都會叫她“光棍姨”……

在東亞地區,剩女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一現象背後,其實有著社會學的原理。

02“剩女”,其實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在2007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正式收錄了“剩女”這個詞。

如果身邊的哪個人,三十歲了還沒有男朋友,那她就一定是被“剩”下來的,很難找到對象……

但是,“剩女”這個詞其實帶有歧視的意味,這是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什麼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會受到社會影響,從而對某個群體或者某些事物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並且,在再次看到屬於這個群體的人時,也會把他歸為這一類中,給他相應的評價。

因為我們給大齡未婚的這個群體貼上了“嫁不出去”、“光棍”、“醜”、“年紀大”這些標籤,所以,當身邊有人還沒結婚的時候,就會把她歸到這些特徵之中。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刻板印象。

“我是河南人。”

“你們那裡還有井蓋嗎?”

“我男朋友是上海人。”

“那他肯定很精明吧。是不是像周立波一樣娘娘腔?”

“我想選理科。”

“你是女生,數學肯定不好,學什麼理科!”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刻板印象?

這其實是和人類的進化有關的。

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判斷的事情非常多,是否面臨著危險,是否能打到獵物,而我們的大腦能夠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面臨新的信息的時候,會習慣性地歸結到以前瞭解到的信息中。在認識新的人的時候,也會進行簡單的歸納。

這些刻板印象,無時無刻不在傷害著被標籤化的人。

在傳播學中,有這樣一條基本原則:

對於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儘量關注事實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

在認識事物之前,不要從社會價值的角度評判事物。

03 剩女,只是已婚人的社會身份認同

英國社會心理學家泰弗爾和他的同事(Tajfel, Turner, 1986)曾經提出社會認同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是指:“認知的分類即可以讓人們產生對內群體的偏愛與對外群體的歧視,包括類別化、認同、比較與區隔的心理過程促進人們對群體間差別的關注,從而使人的心理有更明顯的“邊界感”。”

“剩女”現象,就是基於已婚人士的社會身份認同衍生出來的詞彙。

有了這一詞彙,結了婚的人被歸結成了內群體,還沒結婚的人,被劃分成外群體。

認同已經結了婚的人,歧視還沒有結婚的人……

在社會身份認同上,有的人很寬容,有的人卻很挑剔。

社會心理學家Roccas和Brewer(2002)把自己多重身份的認知類型按照兼容性由弱到強分為四類:

挑剔的交集表徵、稍微寬容的主導型表徵、隨情境而變化的區分化表徵、最寬容的合併表徵。

豆瓣高分紀錄片《剩女》:淺析“剩女”背後的社會學原理

先說說第一種表徵——交集表徵:

這是一種高度排他性的表徵。如果你和我沒有這一共同特點,你就會被排擠出去。舉個例子,你是外地人,他是本地人,在戶籍、生長環境這一特徵上,你們沒有交集,所以你就很難融入他的生活。

第二種是主導表徵:

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有一個主導的社會身份的。比如你是出國留過學的人,我也是出國留過學的人,是否留過學是一個主導的特徵,而你去的是英國、美國還是日本,這些特徵都被包含在了主導的特徵下面。

第三種是區分化表徵:

這種表徵的特點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會有不同的最重要的表徵來區分你我。

比如,在游泳池中,會不會游泳是最重要的表徵;

在工作的時候,專業度可能就成為了更重要的表徵;

在週末聚會的時候,你的宗教信仰和我的一不一樣,又成了最重要的表徵。

第四種是最包容的合併表徵:

這種表徵認為,一個人的社會身份,是所有社會身份的總和。只要你和我有一個一樣的,你就是我們內群體的人員。

比如,你是一個信仰佛教的沒有出國留過學的還沒結過婚的外地人,我是信仰基督教的出國留過學的結了婚的本地人,我們有一個共同表徵——都是中國人,所以你就是我內群體的人。

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兼容性呢?

“當個人認同的社會身份越複雜,對外群體的態度和反應就越接納、越開放、越寬容。”

如果一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見到了許多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的人,那她就更有包容性,對於每一種生活方式,每一種選擇,都能表示理解。

而一個總是活在小群體裡的人,身邊接觸的人都是早婚早育的人,因為社會身份並不複雜,所以很難接受“大齡未婚”這種事實。

“剩女”這一概念的提出,只是已婚人群對自身的社會認同。

越開放、見識越豐富的人,越不會用這一標籤來形容他人。

04 結婚,是社會時鐘上的一個環節

在社會學中,有一個概念是“社會時鐘”(social clock),就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那些重要行為應該發生的時間節點。

在20世紀60年代,社會學家埃爾德也提出了“生命歷程”的概念。

生命歷程就是指“個體不斷扮演/參與的一系列由社會規定的角色與時間。”

用一句俗話來概括就是:

到了什麼時間,你就得做什麼事。

結婚,就是社會時鐘上的一個環節。

但是,這是來自社會的外部期待。這種期待會讓你我都在被動地跟著節奏走,而不是遵循自己的本心。

在美國,流傳著一首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特朗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選擇結婚與否,只是價值觀不同。

人類學家項飆在《十三邀》中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當剩女的概念被提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就變得非常的單一化。”

豆瓣高分紀錄片《剩女》:淺析“剩女”背後的社會學原理

05 在“剩女”被議論化的時代,我們能做些什麼?

  • 第一、理性思考。

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和他人,理性思考,不要再簡單地對他人貼標籤。

理性思考的對立面是情緒化思考。

美國作家Julia Galef在TED演講《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中提到過“動機性推理”。

動機性推理包括了三個步驟:

(1)Emotion Bias:情緒偏見。

在接觸到各類並不客觀的情緒化信息之後,我們在腦海裡形成了偏見。

(2)Confirmation Bias:證實偏見。

當你產生了情緒偏見之後,以後再次看到相關的案例,都會用來證實自己的偏見:“看!我說的沒錯吧!”

(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如果遇到了反例,就會給出合理化的解釋。有時候是通過強詞奪理,有時候是刻意地忽略掉。

在名著《傲慢與偏見》中就是這樣:

女主伊麗莎白在第一次見到達西先生的時候,就產生了情緒偏見,認為這樣有錢的人,就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

此後,達西的一言一行,都會使產生了偏見的伊麗莎白繼續厭惡著達西先生,認為他一無是處。

後來,伊麗莎白遇到了軍官韋翰。韋翰為了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就在伊麗莎白麵前百般詆譭達西先生。

儘管這些詆譭是漏洞百出,但是,

伊麗莎白卻刻意地忽略掉這些不合理的信息,告訴自己:“沒錯,達西就是這麼討厭的人。”

這就是陷入了情緒化思考的誤區。

等到下次,我們在確定一個論斷前,要及時反思自己的觀點是哪裡得來的?是理性的數據支撐,還是情緒化的偏見?

  • 第二、及時糾正他人的刻板印象。

當別人對我們產生刻板印象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進行糾正。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效應叫做: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效應是指,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按照自己的預言去行事,最終導致預言的發生。

當你默許了別人對你產生偏見,也是在給自己心理暗示,事態更可能會向著他人的預言發展下去。

陳喬恩是娛樂圈中知名的未婚女性。

在接受記者採訪“是否會因為剩女的稱號影響心情”的時候,她說:

“剩女”是勝利的勝,是盛開的盛。

勝:她們戰勝了世俗的眼光,選擇了自己的幸福。

盛:她們在不友好的刻板印象中,像花一樣獨自盛放。

在電影《哪吒》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成見是人們心中的一座大山。”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短時間內很難去改變。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傳播,去努力糾正。

  • 第三、增加自己的包容度

社會認同理論告訴我們:

當一個人見的越多,他對事物的包容度也就越高。

不要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增加自己的見識。

你可以讀萬卷書。

心理學的著作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更瞭解自己;讀經濟學的書籍,讓我們能透過身邊的經濟行為,看到事情的本質;讀人物傳記,讓我們用幾十塊錢就能瞭解到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你可以行萬里路:

山川異域,去不同地區,感受不一樣的風俗習慣。

你也可以通過電影來了解世界。

一個人看到的世界總是有限的。而電影會把視角聚焦於那些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接觸不到的群體。

在電影《一一》中,就有這樣一句臺詞:

“電影的發明,讓我們的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

見得多了,你就會發現,人生並不是只有那麼幾種樣本。


06 結語

剩女是一種刻板印象。

剩女是一種社會認同。

當個人認同的社會身份越複雜,對外群體的態度和反應就越接納、越開放、越寬容。

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們首先要客觀地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意給他人貼標籤,進行“動機性推理”;

其次,要變得開放,能夠包容不同的表徵。

當自己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時候,也不必焦慮。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