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領導拼命壓下屬工資,卻寧願高價外包?

草民20655693




主要看誰給誰畫餅了。

企業內部是老闆給員工畫大餅。項目框架不清晰,邊做邊想,結果很難達到要求,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先做後給錢。

外包是外包公司給老闆畫大餅。框架和合同也都定死了,所以目標很明確,按合同辦事,先給錢再做。



朋友公司要成立一個電商部門,招到人後,老闆說我們一年要達到800萬的業績,到時候大家有分紅,會加薪!現在剛開始還沒有業績,大家還不能自給自足,公司還是虧錢的,所以工資會少一些。到了真正做時,前期需要投入大量廣告費用,老闆又心疼,不給廣告費。酒香還怕巷子深。沒有流量的支撐註定業績好不了,人員工資上不去,很多員工離職。

後來一個電商外包公司來了。真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初次見面就說這麼好的產品,不要說幾百萬,一年1500萬打底!老闆這誰聽誰不心動?然後說他們合作過多少家企業,哪個企業在行業排前十,說很多小企業的單子他們都不接。而後拿出個方案,70萬,為什麼這麼貴?裡面配了頂尖運營總監,兩個運營助理,頂尖設計師,優秀策劃,專業客服,廣告費用,關係費用,等等。反正什麼都是國內最好的。後來真的簽了合同。效果如何?一直沒把外包費賺回來!面對老闆的質問,外包公司說產品不好!你說可不可笑?



這樣的例子很多。員工是公司裡的人,工作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給多少公司說了算。外包公司首先是銷售型公司,不管能不能做好都會在心理上擊敗,讓你高價買。

當然,不是所有外包公司都不靠譜,歡迎留言!

靜聽,職業經理人,職場如戰場,歡迎共同討論職場問題。

淡墨染清秋


作為一名混跡職場多年的職場人士,通過題主表述,我首先感受到了“不甘心”及“不知怎麼辦”的感覺。

隨後獲取到了這些信息:

錢沒給到位,合同沒寫明;工作受到限制;離職後,老闆花費40萬請了外包。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說白了,其實不管是在職員工,還是外包員工,在老闆眼裡都是“幹活的”。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可以從“用戶思維”的角度,從以下的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老闆眼裡不分“外包”及“在職”,只有誰更有價值

如果糾結於,為什麼都是一樣的崗位,他拿的比我多,註定會陷入死衚衕。

想要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才能更好的理解老闆的舉動背後的原因:

1.老闆也是用戶,職場人要有產品思維

職場上,老闆就是我們的用戶。

你需要用打磨產品的態度認真對待老闆交代的工作。

老闆想要的是什麼,大多數員工並不理解。

正如梨與蘋果的故事:

老闆想的是:我要的是蘋果。

員工想的是:我給了老闆一個梨,完工。

2.專業的事讓更專業的人做

專業人士的優勢在於,能更加精確的把握任務關鍵節點,將工作價值的槓桿率提升到最高。

既然在職員工暫時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目前看來也毫無突破的話,老闆自然會把眼光投向“技能更專業,更好提需求”的外包公司。

3. 薪資是職位的價格

薪資就是職位的價值轉換。

像題主的情況,當初老闆承諾了薪資,但勞動合同沒有體現所以導致離職。

勞動合同體現的薪資其實是入職之初,職位的初次定價。

至於後期承諾的金額,則取決於我們能夠超出本職位水平的能力。

二、為什麼用戶思維更有競爭優勢

在職場上,有用戶思維的員工一定比沒有用戶思維的更受到老闆及同事的歡迎,主要在於這三點:

1 .用戶思維能與目標強關聯

不明白老闆的需求,幫他達成目標,談何成長加薪呢?

用戶思維背後的含義是:

A 清楚瞭解職位能夠給企業帶來價值的能力

B 知道如何通過當前工作協助企業達成目標

C 將老闆的需要與企業目標強關聯

從用戶思維角度思考老闆需求,比埋頭苦幹更討喜。

2.用戶思維=以解決問題為目標

外包公司與在職員工各有各的優勢。外包專精於某項技能,這是安身立命之本。員工對企業情況更為了解。

拿題主的案例來說,有心成長,大可抱著學習的心態觀摩對方是如何操作此類型工作的。

承認自己不會,並不會讓老闆覺得你不行。反而會覺得,你能夠意識到問題,並且尋求解決方案,值得培養。

3. 用戶思維=創造更好產品體驗

企業內部,我們交付的產品就是工作成果。

用戶思維的角度就是,老闆還沒想到的功能,你已經做好了規劃。有需求的部分,你及時上線了功能。

結果就是老闆通過你的產品(工作成果)持續感受到了你給他帶來的價值,也就更加願意為你追加投資(漲薪水)。

三、職場人士如何從“用戶思維”角度,提升個人價值

1.覆盤過去:從失敗中發現需求

如何瞭解老闆的需求呢?

A 審視失敗案例中是否出現:你沒明白我的需求這樣的反饋

B 這樣的案例是否有人成功過,他的切入點是哪裡

題主的案例中剛好有外包公司這一幫助瞭解老闆需求的角色,學會對從方身上學習,對於企業及個人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2.審視現狀:認識短板

認清短板不是因為羞於展示,而是為了從工作角度更好的解決問題,減少踩坑。

可以從這兩個方向著手

A 現狀造成的原因是什麼?(自身/外部客觀環境)

B 是否有別的渠道可以改善因為短板帶來的限制?(請教專業人士/進修)

3.未雨綢繆:行業趨勢+個人價值結合

職場人士的未雨綢繆,是懂得將個人價值與行業趨勢結合思考。

一款成功的產品,需要注重未來市場的需求。

問問自己:

A 在未來我的職業市場的要求可能會有哪些變化?

B 現有條件我還能付出哪些努力?

這是用戶思維,也是一種格局的體現。

總之,老闆薪資沒給到位。除了埋怨老闆,選擇離職之外,可以試著用“用戶思維”的角度進行分析,挖掘自己更深層次的價值。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你腦子真不開竅,外包後,負責的人回扣安百分之十算,他可以另外增加收入,不外包,發你們工資,毛都拿不到一根,現在的領導心比墨汁黑,堪比半夜雞叫周扒皮,黃世仁等[呲牙][呲牙][呲牙]


用戶4971043110516


臥槽,我們公司就是這樣,不讓自己員工上班,都外包,因為有回扣呀,公司給外包頭180,外包頭給外包人員120,剩下的錢再分給公司的貪官,多好,這樣還省了外包的保險,一看就是給公司省錢了。但是這樣給本公司的員工,工作上帶來多大的麻煩,外包工不聽指揮等等,哎


zzzz147


這個跟老闆的格局、選擇有直接關係。一般這樣做的老闆,很少能做大。我們分兩塊來分析,一個是壓下屬工資,一個是高價外包。

很早以前一個朋友,是做外貿的,基本工資+抽成。上班第二年,我那朋友抽成就有20萬,結果老闆不願意,只給了兩三萬,然後我那朋友過年之後直接辭職,自己開公司。我那朋友,現在自己做得很大,而他的原老闆,就是扣押呀抽成的那位,一直就是找兩三個業務員,穩定自己的業務,但業務員也是來來去去,都是新人。後來就幹不下去了,已經關門好多年。

這樣的老闆格局不大。就像恆大許家印一樣,也是因為原來的老闆格局不夠,自己跳出來創業,成就了恆大偉業。

還有一個喜歡外包。

這樣的老闆,一方面也是格局不夠,另一方面是不想穩健長久的經營企業,而更喜歡項目式的經營,帶有強烈的包工頭思維。就是利用自己的資源、或者是社會關係,然後拿到項目,外包出去。因為項目不一定是長期都有,這樣養著一群高薪員工雅力士蠻大的。比如給你跟同事兩人一年20萬,這時候加上五險一金,差不多都接近30萬了。這個支出是每年都有的。而外包40萬,是一次性買賣,項目完工,不用其他支出。這樣算下來,你老闆是有得賺的。

簡單地說,拼命壓下屬工資,卻寧願高價外包的老闆,對自己信心不足,然後格局不大,所以選擇最便捷的方式來經營。賺一筆是一筆,他們不會去思考長久的戰略性問題,更類似包工頭,拿到一個項目做完,再去尋找下一個項目。


波士財經


特別是幾個人合夥的工廠,那幾個負責人都喜歡外包的,因為錢能賺雙份。外包的加工廠是幾個負責人的親屬開的,親屬直接進工廠上班就拿死工資,如果在外面開個小工廠不用幾年就奔小康開上大奔,我以前在這樣的公司工作過,大老闆給自己親屬小工廠做好做價錢高的,二老闆給自己親屬做量大的,三老闆給自己的親屬做包裝的木箱,其實我們工人做出來的都比外包的好又快。


權169204888


這個現象真的很奇怪也理解不了,這種公司現在還很普遍,可能就是圖一個單純吧包乾打盡麻煩少,我曾經的經歷原來伙食團是自己的人做總是這沒有做好,那兒沒有做對好像就沒有一點是做對了的,包出去後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東山月樓


講一個故事吧,豬開了個農場,讓一隻公雞去管理10只母雞,並給她們分發食物。公雞領到食物之後,把食物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給了10只母雞。公雞覺得這很公平,畢竟我是公雞,體能消耗大,但是我和你們吃的一樣多嘛,可是這10只母雞都感覺自己分的少,合起夥來跟公雞唱對臺戲。雖然一隻母雞打不過公雞,但10母雞一起鬧意見公雞也沒法應付。於是公雞職能找到豬說幹不了,要離職。

豬笑了笑說,你的方法不對,看我的。於是豬把食物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後傲然對其他母雞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為了爭奪到大份點的食物,母雞們沸騰了,惡狠狠的互相攻擊,全然不顧有一些食物連平時的平均數量都沒有,也沒人找豬的麻煩了。公雞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微微一笑,聽說過人類的績效工資嗎?

第二天,豬依然把食物分成11份,自己卻挑走了2份,然後傲然對母雞們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10只母雞看了看9份食物,飛快的搶奪起來,吃一口食物,還要啄一口曾經的同伴,直到最後留下一隻弱小的母雞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公雞又無比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又微微一笑,聽說過末位淘汰嗎?

第三天,豬把食物只分成2=份,自己卻挑走了1份,然後傲然對母雞們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母雞們又爭奪起來,最後一隻最強壯的母雞打敗所有母雞,大搖大擺的開始享用它的戰利品。這隻母雞吃飽以後才允許其它母雞再來吃,這些母雞都成了它的小弟,為了食物恭敬的服從它的管理,按照順序來享用它的殘羹。從此豬隻需管理一隻母雞,只需分配給它食物,其它的再不也不用操心了。公雞欽佩的問豬,這又是什麼辦法?豬仍然微微一笑,聽說過競爭上崗嗎?

第四天,豬把食物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後把1份分成9小份,對母雞們說:每個都領一小份,我考察你們,最後決定最優秀的可以額外獲得那份最大的。然後母雞們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塊,各自考慮了一番,有些母雞拿出來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來給豬,有隻母雞竟然把全部都上交給了豬,不過卻換回來的優秀員工獎勵——那塊大份食物。而豬最終得到了全部80%的食物。公雞佩服得五體投地,問豬這是什麼計策?豬微微一笑,聽說過職場潛規則嗎?

最後一天,豬把食物全佔了,然後讓母雞自己去外面找蟲子吃。因為之前的競爭,母雞們已經無力再戰了,於是只逆來順受自己去找東西吃。公雞又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哈哈一笑,聽說過企業文化嗎?


用戶52635181408


問題類問題,顯然你太年輕了。外包,有著各種利益輸送。外包,可以讓一小群高層瓜分利益,責任輕風險低利益高還隱秘。如果讓員工自己做,高層撈不到太多利益,風險還挺高。


換了馬甲我也認識你


個人覺得外包至少有三個好處:1. 成本表面上比自己招人高很多,但自己招人有很多隱性成本;2. 靈活性,需要的時候外包,不需要的時候可以結束合同;3. 管理簡單、成果質量可控

外包與自己招人的成本,真有表面那麼大的差別嗎?

自己招人,除了表面上付給員工的工資,公司還要幫員工繳納社保、公積金等,這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以上海為例,如果稅前工資為8000,實際到手6552; 同時公司還要為你繳納3056的五險一金。公司實際的支出高達8000+3056=11056.

當然,也正因為五險一金金額不小,所以很多小公司也會採取一些避稅的手段,他們並不會為員工按照規定繳納全額的五險一金。

但無論如何,自己招人的成本比表面上看到的要高出不少;實際跟外包相比,成本上的優勢也就不是那麼大了。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時間。

自己招人,以現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狀況,成功招聘到以為合適的好員工很不容易。招人的時候,如果完全自己來篩選候選人,會非常耗費精力;所以有的公司會委託獵頭,那麼就需要向獵頭公司支付費用。

人招來了還要培養,不能立即上手,這也需要時間,時間就是成本。更可惜的就是,人招來了,培養好了,還有可能離職。

而外包就要簡單許多,需要的時間就能找到;項目結束了,也不用再額外支付費用。

外包的靈活性也是自己招人所不可比擬的

外包的靈活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時間上以及需求上。

時間上,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外包。而自己招人的話,從前期的簡歷篩選和麵試,到培養和上手具體的工作,需要不少的時間。

需求上,外包的話,可以靈活的選擇具備所需技能的人才;而自己招人,如果現在的員工沒有相關的技能,重新招聘的話,又要很長的時間。同時,可能項目做完了,相關技能的人員公司就不需要了,如果是外包的話,合同結束人就走了,這就很簡單了。

現在的市場需求變化太快,新的技術和產品也層出不窮,風口一個接著一個。這都對於人員的靈活性要求更高,而外包在靈活性上就有很大的優勢。

外包的交付質量更可控

外包的第三個優勢在於質量可控。

簽訂一個外包合同的時候,會對工作範圍和交付質量進行規定。假如最終的工作成果無法滿足質量要求,那麼就會有相應的懲罰。

但是假如是自己的員工,做出來的產品不符合要求,那也只能重新再做了,但是人員的工資等要照發不誤。

同時,不光是質量,時間上外包也更有保證。因為合同上同樣還會規定時間。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