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文|睿哲雪雪

注:本文首发@ ,已获青云计划奖。


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属于他心中的“湘西文学世界”,他的作品多关注的是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而《萧萧》是沈从文在创作步入成熟阶段的乡村题材代表作品,创作于1929年,原载《小说月报》21卷1号。

《萧萧》讲述的是从小没有母亲、寄养在伯父家的萧萧,12岁时作为童养媳嫁给邻村不到3岁的小娃娃。待萧萧长到15岁的时候,村里的花狗诱惑了她并偷吃了禁果,而花狗在得知萧萧肚子里有了他的孩子后不辞而别。

照规矩,萧萧要么被“沉潭”要么被“发卖”,但因伯父不忍把她沉潭,一时又找不到人家发卖,只得继续暂住在夫家。待足月产子后,夫家觉得既是生下了儿子也就不嫁别处,只待小丈夫长大正式圆房。

创作《萧萧》时的沈从文,刚从湘西来到上海,与都市文明格格不入,也对都市文明中透露的人性深感失望。因此他在《萧萧》中打造了一个了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湘西世界,用最原始纯朴的生命之美,来抵御现代物质文明对人性的浸染和扭曲,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义三个维度的生命美学。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01.人与自然:小说用湘西山水浸润出一曲田园牧歌,让人感受到一种最原始的、纯朴的人文之美

沈从文在《萧萧》中描写了大量的湘西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象,小说中的湘西世界是一个万物共生、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在小说里,夏夜里的光景说来如做梦,大家饭后在院中心歇凉,挥摇蒲扇,天上的星如屋角的萤火虫,禾花风悠悠地吹到人脸上……把乡间的夏夜描绘得如梦一般美轮美奂,就像一曲田园牧歌。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的山水中没有尘世间的喧哗,乡下人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各有所得,各属分定。世界上的人把日子糟蹋,而萧萧一类人把日子过得吝惜;都市中的人把一个夏天完全消磨到软绸衣服、精美饮料及种种好事上,而萧萧的一家,因为一个夏天的劳作,却得了十多斤细麻,二三十担瓜。

沈从文用朴实简单的乡村生活以及风俗来体现湘西的人文之美,在他的笔下,湘西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耐人寻味的,像一杯浓茶,只有细细品才能品出文中的美,又像是一条长长的古巷,通向梦与美好。

他说:“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

生活在这样一个如梦如幻充满温情的世界里,这里的人“兵皆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皆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所以作为童养媳的萧萧,在婆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萧萧嫁过了门,做了拳头大丈夫的小媳妇,一切并不比先前受苦,这只看她一年来身体发育就可明白。”。

她和花狗“做坏事”时是什么都不懂的,因为伯父的不忍和夫家的善良,萧萧继续住在夫家,夫家把萧萧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照料得好好的,生孩子时照规矩做月子……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淳朴的温暖。

小说所要表现的就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抿灭掉人性的人生形式。萧萧的人生,不是她自主选择的,是她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命运给她安排的。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或许萧萧从来没有见过大山以外的世界,但是自然赠与她的一切,她就好好地去享受,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要逊于外面的花花世界呢?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02.人与社会:小说营造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又不激化矛盾,使得“矛”与“盾”最终处于一种完美的融合,打造了一种属于理想世界的人性之美

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曾说:“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对于一部小说来讲,如果没有任何矛盾,那么这部作品无疑是索然无味的,所以制造矛盾是一部小说必然的呈现。

沈从文在《萧萧》这篇小说中营造了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乡下人的纯朴与封建习俗的矛盾,一个是萧萧和自己心中神秘女学生的矛盾。

但是对于这两种矛盾,沈从文不是用尖锐的笔触把它们激化出来,而是极力化解这两种矛盾,使得“矛”和“盾”之间最终处于一种完美的融合,这大概就是沈从文要告诉我们的关于人性真善美的答案。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① 乡下人的纯朴与封建习俗的矛盾

小说从一场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的事情说起,写了一个童养媳的封建习俗。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平静如水地讲述着主人公萧萧的命运:从小没有母亲,寄养在伯父家,嫁作童养媳,怀上别人家的孩子,幸而得子不被追究。

虽然萧萧的结局算是圆满,没有被沉潭也没有被发卖,而是抱着自己和小丈夫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但是如果从现代文明来看,又觉得萧萧的命运其实是有点悲哀和残酷的。她的命运,好像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好了,她无力与这个社会抗争,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抗争,对她而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文章写到这里,沈从文关于“人性善”的笔调就凸显出来了:“伯父不忍把萧萧沉潭”“这件事情既经说明白,按乡下规矩倒又像不什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然了”“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读到这些文字,心中突然就有一股暖流,这是沈先生的文字带给我的,是来自原始的、自然的人类深处的温暖。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的封建习俗和湘西的民风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在这样的的文化氛围下,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封建愚昧,而是被湘西这片土地潜移默化的酬天谢土、天人合一、重情重义的楚巫文化。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② 萧萧与心中神秘女学生的矛盾

小说中,“女学生”作为当时特殊时代背影下的产物,和乡下人蒙昧的自然天性是一对对立。“女学生”代表着自由,也代表着时代的发展,在乡下人的眼里却是“怪可笑”的,她们没有辫子,留下个鹌鹑尾巴,像个尼姑又不完全像。她们穿的衣服像洋人又不完全像,她们的事事都与乡下人不同。

所以,当老祖父对萧萧说:“萧萧,你长大了,将来也会做女学生“,大家便哄然大笑起来。“女学生”成为乡下人的奇闻异事,与乡下人认知的女子应有的样子格格不入。但在萧萧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种模糊的愿望,如果自己是个女学生,会否如同祖父所说的那样去做那些事情?

萧萧和萧萧心中的神秘女学生形成了一种对抗,尽管她可能不自知,但是她的梦确实是同残酷的现实打了一个结,她没有力量去打开这个结。对于这种矛盾,沈从文并没有着笔去渲染,他只是给我们描述了一种意象:萧萧从此以后心中有个“女学生”。

可以说,沈从文试图用一种平和的、稳定的天性力量来阻止这种矛盾在小说中的发展,萧萧没有力量去冲破这种对抗,而是用自己最纯朴的、自然甚至是无知的天性去化解这一切,才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在我看来,沈先生想要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憧憬,所以他无意给我们制造一种愤而慨之的对抗或矛盾,而是极力用最原始的、自然的、和善的力量将“矛”和“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他心中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渴望和赞扬。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03.人与意义:从湘西世界的人文之美和人性之美引发出的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恰恰是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和信仰

人与世界之间,在三个维度上发生关系。第一个维度,是“人与自然”;第二个维度,是“人与社会”,而第一个维度和第二个维度又共同组成了第三个维度,即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寻找意义,也是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和信仰,而“意义”就是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最大的不同,

沈从文说:

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

1917年,15岁的沈从文应征入伍,见过许多的杀戮和死亡,战争的残酷给他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在他的作品中,他极力消除所有可能对于生命的亵渎。他的作品从来都是追求一种美好人生的生命形式,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力。

在《萧萧》这部短篇小说里,山歌出现了多次。在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里,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扎根在湘西民族的生命情感中。

湘西人对于生命意识和生命状态的思考是复杂而又神秘的,他们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心意,祭奉神灵,这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生命自发的敬畏。

而萧萧的人生,是镶嵌在那个时代的湘西大地上的。命运安排给她或酸甜或苦辣的一切,她只管好好接受,就像接受大自然的一切馈赠。

故事的结局是完满的,眼前似乎就能看见在有山有水的乡村里,萧萧、萧萧的丈夫和孩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作为读者,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了对生命的思考:我们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就如同萧萧梦里对自由的向往,是对生命的一种自觉感悟。

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生命,都是美的。而当萧萧 “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时,小说将这两种生命联系到了一起,萧萧听到这话,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愣愣地对日头出处痴了半日,那是一个她永远无法企及的世界。

从生命美学的三个维度来感受沈从文《萧萧》笔下的湘西理想世界

虽然《萧萧》中的湘西世界是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但小说中鲜活的生命却是真实的。不管是大山里的世外桃源还是外面的自由世界,是明明白白地活着还是懵懵懂懂地活着,都只是人生不同的境遇,都有着不同的生命之美,因为生命本来就是美的。

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敬和关怀,与其苦苦地追寻生命的意义,不如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信仰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沈先生打造的理想国,其实希望人们可以接受生命的一切馈赠,带着我们最本真的面目,在天地云水、花草树木中去感受生命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