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經濟類專業主要報考哪些?就業如何?

為幫助考生和家長了解高校的專業,按照專業類別,整理了各專業簡介。各專業的信息,蒐集自網上,只能給考生和家長提供大致的信息,不一定非常準確。主要課程,同一個專業,不同高校開設的課程可能有所不同,具體高校某個專業的主要課程,考生可到高校官網查看。就業方向,主要是指所謂的專業對口就業方向,不管你學哪個專業,你都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和自主創業。


經濟類專業主要報考哪些?就業如何?

◆◆經濟學◆◆

1、經濟學(經濟學)

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瞭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瞭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瞭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就業方向: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如:經濟預測、分析人員,對外貿易人員,市場營銷人員,管理類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銀行從業人員,證券、信託、基金等從業人員,其他(教師、公務員等)。


2、經濟統計學(經濟學)

經濟統計學專業是統計學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學科,是以經濟數據為研究對象,包括經濟數據的採集、生成和傳輸,用統計方法分析經濟數據背後的經濟現象以及複雜經濟系統的規律,從而為經濟和管理決策服務。

主幹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其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原理、經濟統計學、金融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實用迴歸分析、抽樣調查技術、統計預測與決策、風險管理、證券期貨投資技術分析、統計軟件、國民經濟核算等。

就業方向:能在企事業單位和經濟、金融和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市場研究、質量控制以及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3、國民經濟管理(經濟學)

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培養具有紮實、廣搏的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熟練掌握宏觀經濟學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各級政府部門、大中型企業、社會中介機構、研究機構從事經濟分析、預測、決策、規劃、諮詢和經濟管理等工作。國民經濟管理專業是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對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而設立的應用經濟學科。該學科教學與科研的主攻方向是:國民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主要研究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行為等宏觀經濟管理理論、宏觀經濟計量模型與方法的應用;國民經濟運行與宏觀調控,主要研究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學、轉軌中的國民經濟運行、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地區經濟與城市發展的理論等。

主幹課程: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發展戰略與規劃、投入產出分析、產業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各類企業或企業集團中從事經濟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各級銀行、保險、稅務、審計、證券、投資、基建部門和政府部門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從事經濟學、管理學教學科研工作。


4、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學)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原理研究自然資源環境的發展與保護的經濟學分支學科,是經濟學研究向自然科學世襲領地的擴展和進入,是經濟學和資源環境科學兩大學科交叉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2012年經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目錄,將“環境經濟”與“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合併為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該專業為教育部特設專業。

開設課程:自然資源學、環境學概論、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資源開發與管理、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生態經濟學、資源環境定量分析方法、經濟地理學、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環境認證與審計、環境會計學等。


5、商務經濟學(經濟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精神、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經過本科教育,掌握在企業、政府等部門從事商務工作的基本業務能力,能應用經濟分析和數據處理方法,具有現代經濟與管理理念,能勝任商務實踐活動的商科人才

課程設置:公共基礎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語文、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等;學科基礎課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管理學、經濟法概論、財務管理等;專業基礎課包括商務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學、國際商法、市場調查與預測、國際商務談判、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專業方向課包括大數據與商務分析、流通經濟學、消費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商務英語口語、商務策劃等;實踐教學包括軍事訓練、學術素質拓展、形勢與政策、學年論文、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商務經濟學專業教材有商務學(第12版)、商務經濟學入門、商務倫理學等。

就業方向:可以到國家經濟部門或私人商貿流通企業工作。去向可以是各市區級商務委或商貿流通企業中層儲備幹部,也可以繼續深造國際商務等商科類專業碩士。


6、能源經濟(經濟學)

能源經濟學作為經濟學一個新的分支,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衝擊。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環境問題的凸顯,能源可持續性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上。同時,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學等紛紛設立能源研究中心,開設能源經濟方面課程。比如,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開設能源經濟與環境課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肯尼迪學院開設了環境經濟學與能源政策、可再生能源的技術經濟與公共政策分析、能源政策分析:技術、系統與市場等;麻省理工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開設了能源經濟學課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開設了自然資源與能源經濟學課程。中國能源經濟學科相對於其他傳統經濟學科還比較弱小。

能源經濟專業於2010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立,2011年開始招生,只招收理科生。主要培養面向21世紀的具有較高專業素養、較強應用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能源經濟專門人才。它將能源和經濟結合起來,包括能源的戰略選擇、能源的融資、能源的預測、能源企業的組織形式等,以能源為研究對象,涉及到經濟管理方面的內容。

主幹課程:能源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環境經濟學、運籌學、金融學、技術經濟學、國際石油經濟學、石油地質學、能源法、能源政策與戰略、能源金融、能源項目管理、氣候變化經濟學、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等。

就業方向:能源經濟專業是順應中國能源形勢而急待發展的一個新興學科,就業前景廣闊。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各級政府能源管理部門、大中型能源企業、能源金融機構中的能源管理、能源預測、能源規劃、能源經濟研究和諮詢、國際能源合作等領域工作。畢業生適合在各類能源經營與管理部門、事業單位、各級銀行和金融機構、能源企業及下設能源規劃與管理部門、跨國能源生產與貿易企業、能源物流企業、能源投資與交易機構從事能源生產經營管理、能源期貨與期權交易、能源國際合作與開發等工作,從事上述各類能源領域的調研諮詢、政策分析、市場策劃、業務操作與管理等工作,也能夠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7、勞動經濟學(經濟學分支學科)(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力市場中勞動力供給和勞動力需求各自影響因素以及相互作用關係的經濟學分支。勞動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包括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就業、工資、人力資本投資、失業、收入分配等。

中國勞動經濟學興起相對較晚,研究水平與國際同行存在著較大差距,國內專門從事這個學科研究的單位很少,不能適應於經濟建設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轉型,中國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失業、勞動力市場發育等問題成為經濟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就業方向:可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行政機關單位、高等院校、各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國在華投資企業等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科學研究、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學科研等工作。


8、財政學(經濟學)

財政學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門在資金籌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論、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時也研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稅收問題。該專業培養具備財政、稅務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財政、稅務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國家預算、稅收管理、國際稅收、國有資產管理等。

就業方向:對外貿易、稅務籌劃、公務員、其他就業點包括財務會計、市場營銷、職業學校或大學教師、客戶服務等等。


9、稅收學(經濟學)

稅收學專業培養具備稅務及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勝任稅務機關、企事業單位、稅務中介機構等部門的實際工作及大中專學校和研究單位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稅收理論、中國稅制、外國稅制、稅收籌劃、稅務代理實務、國際稅收、稅收管理、財稅信息化、財務會計、公共財政學、中國財政史、國家預算、公共支出管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法、國際經濟學。

就業方向:主要在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等稅務諮詢代理機構及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銀行、工商企事業單位從事稅務、財務相關工作。


10、金融學(經濟學)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金融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方式、道路等,是比較宏觀的;它對經濟的各個方面包括工業、農業等。金融只是對一個國家經濟領域中的金融方面進行研究,比如貨幣、證券、金融市場等。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中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就業方向: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


11、金融工程(經濟學)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理財、投融資、以及風險管理方法與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創造性解決金融實務問題的基本能力,開展金融風險管理、公司理財、投資戰略策劃以及金融產品定價研究,能在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財務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劃的高素質複合型現代金融人才。

主幹課程:經濟學模塊;金融學模塊;計算機模塊;數學與統計模塊等四大模塊。開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證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金融會計、隨機過程,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與分析應用,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保險與精算,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金融風險管理,投資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投資,金融法等。

就業方向:主要到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金融、財務管理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等。


12、保險學(經濟學)

保險學專業培養適應保險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具有保險學、保險業務與管理、金融投資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能夠從事商業性保險業務的營銷、經營管理、社會保險基金運作與管理、保險監管等實際工作以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保險人才。

主幹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管理學、保險學、經濟法、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保險學原理、保險精算、財產保險原理與實務、人壽保險原理與實務社會保險、人壽與健康保險、財產和責任保險、保險公司財務管理、利息理論、壽險精算、非壽險精算、公司金融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中外商業性保險公司從事保險業務的營銷、經營管理;可到社會保障機構、中央銀行、相關監管機構和政府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宏觀保險管理工作;也可到外貿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管理和研究工作。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


13、投資學(經濟學)

投資學研究如何把個人、機構的有限資源分配到諸如股票、國債、不動產等(金融)資產上,以獲得合理的現金流量和風險/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準則為指導,獲得個人財富配置的最優均衡解。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投資學、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經營與案例分析、公共投資學、創業投資、投資項目評估、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學、公司投資與案例分析、項目融資、投資估算、投資項目管理、房地產金融、家庭投資理財、投資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實訓課程模擬投資運作等。

就業方向:證券、信託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從事證券投資,如投資公司、上市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一些社會的投資中介機構、諮詢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參與操作、協助決策或給予專業建議;企業的投資部門從事企業投資工作;各大企業的財會或審計部門,稅務部門,參與企業的投資策劃與決策、財富理財、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有關投資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或者是到事業單位,如會計師事務所及稅務師事務所等稅務代理機構、政府財稅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和建議工作;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4、金融數學(經濟學)

金融數學又稱數理金融學、數學金融學、分析金融學,是利用數學工具研究金融,進行數學建模、理論分析、數值計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學內在規律並用以指導實踐。金融數學也可以理解為現代數學與計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因此,金融數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發展很快,是十分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

課程設置: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分方程、概率論、數理統計、應用統計、多元統計分析、運籌學、數值分析、複變函數、實變函數、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工程學、保險學、金融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就業方向: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投資銀行是金融數學的主要就業行業,但是本專業技能也適用於其它的行業並且有許多研究的機會。例如,那些進行商品貿易或國際貿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鋼鐵公司、礦業公司及國際大公司)都會面臨商品價格風險及外匯風險。他們便僱用金融數學家處理這些風險。


15、信用管理(經濟學)

信用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信用管理專業知識、理論功底紮實、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較強,並熟悉相關的國際慣例和法則,掌握信用風險管理技術,能在國際經濟活動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高層次金融管理人才。

主幹課程:信用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市場調查與分析、會計學、財務管理、國家信用管理體系、信用和市場風險管理、企業和個人信用管理、徵信數據庫應用開發、資信評估、客戶關係管理等。

就業方向:信用管理工作崗位分佈於國家政府部門的財政部、工商管理局、海關、徵信局,金融行業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用卡公司,企業的信用管理部門,研究單位、高等院校、信用評級機構、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部門和資金借貸部門,大型企業中的會計審計部門、風險控制部門,還有政府監管部門等


16、經濟與金融(經濟學)

經濟學對理解與指導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對幫助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進行理性決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社會科學中科學性較強的一門學科,經濟學本身的發展充滿了活力,同時也對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特別是管理學、法學、政治學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金融則是經濟學應用最為廣泛與深入的領域之一。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學習可為眾多的職業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幹課程:財務會計、計量經濟學、應用統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投資學、國際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金融隨機分析、金融經濟學。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程序設計。


17、精算學(經濟學)

精算是一門運用概率數學理論和多種金融工具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預測的學問。在西方發達國家,精算在保險、投資、金融監管、社會保障以及其他與風險管理相關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精算師是同"未來不確定性"打交道的,宗旨是為金融決策提供依據。

主幹課程:學生將學習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商務與數學在內的一系列課程以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行業中從事精算職業。

就業方向:精算師可以投身的行業包括保險、銀行、政府機構等,工作內容包括計算成本、確定保費、開發衍生產品、風險管控、未來預測以及確保遵守法規。


18、互聯網金融(經濟學)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專業,培養跨學科、複合型、高端互聯網金融人才。是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金融學和企業管理完美結合、金融與技術深度融合。

主要課程:互聯網營銷導論、互聯網思維、新媒體營銷、典型互聯網工具使用、Web設計、Axure原型設計、互聯網金融導論、金融工程、商務網站建設實踐、互聯網產品原型設計與實現、互聯網營銷策劃案的策劃與撰寫、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與推廣實踐。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從事產品經理、互聯網金融產品策劃師、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師、金融產品風控師、投資/理財顧問、產品商務拓展BD工程師、網絡媒介工程師等工作。


19、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瞭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瞭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就業方向: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20、貿易經濟(經濟學)

貿易經濟專業注重內貿與外貿相結合、營銷與管理相結合,以內貿、營銷為主,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該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才兼備、高素質複合型的能在工商貿企業從事貿易、營銷與管理等實際業務工作和商貿部門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經濟數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貿易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物流學、國際金融實務、國際貿易實務、購銷實務、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策劃、現代商場策劃、證券與期貨、公共關係、商務談判、消費心理、西方商業、電子商務、經濟法、《合同法》、WTO、商貿英語等。

就業方向:公務員,事業單位、貿易企業,科研教學單位


以上就是關於經濟大類的大概細分專業方向以及主幹課程和就業方向,僅供家長參考,每個學校分類都不一樣,大部分學校不會這麼詳細,本科階段只要是經濟這個大類專業,研究生方向可以轉細分方向研究。


常老師專注於志願填報案例分享,覺得文章不錯的幫常老師轉發和收藏,讓身邊更多的高三學子都能看到,同時關注常老師,每天給大家分享志願填報,高考升學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