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育孩子的3大禁忌,原來這些年我們都做錯了

教育孩子的3大禁忌,原來這些年我們都做錯了

家庭是培養孩子的溫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今天你給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未來孩子就給你呈現什麼樣的未來。

作為父母,不要低估自己的影響,你今天對孩子說的每句話,做的件小事,都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教育無法重來,所以,教育孩子的這3大禁忌,千萬不要觸碰,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後悔莫及!

1

忌粗暴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棍棒底下出孝子。”

這些俗語,都在說教育孩子離不開打罵,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這不是什麼高明的教育,恰恰相反,這是最無能的教育。

粗暴的打罵,只是讓孩子畏懼,並沒有真正讓孩子知是非,明對錯。

教育孩子的3大禁忌,原來這些年我們都做錯了

教育離不開懲戒,只有適當的懲戒,才能讓孩子明白任何錯誤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才能讓孩子不觸犯底線。

但是懲戒絕不是簡單粗暴的打罵,更多的家長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幟,粗暴的打罵孩子,其實更多的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家長希望用打罵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讓他們感到後悔並且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事實上,暴力的手段只是加重了對方的敵意和牴觸心理,使親子關係疏遠甚至破裂。


而在粗暴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要麼變得唯唯諾諾,沒有一點主見,要麼陽奉陰違,對著父母一個樣,在外面又是一個樣,要麼和父母硬碰硬,對外也用暴力溝通。

總而言之,粗暴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養成有害無益。

真正的教育是引導,而不是逼迫。

聰明的家長懂得把教育包裹在善意裡,對他們循循引導,孩子感受到尊重,也得到了方向。

2

忌嘮叨

看過一個視頻:

當孩子準備放下手機寫作業時,媽媽說了一句:“別玩手機了,整天玩手機,能不能看看書,寫寫作業啊......”

本來已經放下手機翻開書本的孩子立刻合上書,重新拿起手機。

視頻的作者說:有沒有發現,當父母嘮叨我們去做某件事時,我們越不想去做。

嘮叨似乎已經成為媽媽們的常態,一一件事反覆提醒,一句話翻來覆去的說,對孩子處處不滿意,嘮嘮叨叨的抱怨孩子。

父母的嘮叨時希望孩子能做的更好,但是起到效果卻完全相反,甚至能直接引爆孩子:

“好了好了,我自己知道,你別管了!”

“我知道,不用你說!”

“你好煩,能不能別嘮嘮叨叨的!”

家長認為自己的嘮叨是對孩子的關心,但是在孩子看來,這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是對自己的質疑。


你說的越多,孩子越不耐煩,其實很多事情孩子自己都懂,父母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閉上嘮嘮叨叨的嘴,孩子其實可以做的很好。

3

忌打壓

在《少年說》這個節目中,有一個女孩鼓起勇氣走上天台,說自己的媽媽總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名比較,這讓她很受傷。

教育孩子的3大禁忌,原來這些年我們都做錯了

她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這麼差,怎麼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女孩問媽媽:那你為什麼老打擊我,看不到我的努力?

媽媽的回答:你要不打擊,你可能就有點飄。

女孩說:不是啊!這種打擊已經讓我開始否定自己了。

但是,即便女孩已經委屈得哭出來,她媽媽依舊不能體諒她的想法,全程居高臨下的闡明自己的觀點。

“我看到你的閃光點了,同時你真的要去改,要去實踐,才能夠有效果的,不是說我只肯定你,你就可以出得了效果。”

最後孩子徹底崩潰了,哭著跑下了臺。

在中國,有太多這樣自以為是的父母,他們單方面認定孩子不能誇,一誇就會翹尾巴。

於是,當孩子獲得成功時,得到的不是讚美,而是打壓:“不要驕傲!”

當孩子失敗氣餒時,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打壓:“你怎麼這麼沒用!”

這種教育會養成什麼樣的孩子呢?

會讓孩子變得內向、自卑、不自信,這會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行為、心理,甚至還會影響一生的幸福。

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敵人,多鼓勵,多讚美,少打壓,這不會讓孩子驕傲,只會讓孩子更自信!

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不同的教育手段,產生的是截然相反的教育效果。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做的不好,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父母自身應該多反思,不要讓自己無知的教育毀了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