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实现攻防转换是制止盗蜂的关键

作者:李龙标(中国电信兰溪分公司,浙江 兰溪 321110)

由于种性原因与生存竞争,盗蜂现象与蜜蜂的存在相伴相随。在意蜂追花夺蜜返乡之际, 中蜂、意蜂

混养地区,盗蜂现象时有发生,从未停止过。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于制止盗蜂的点滴感受,与蜂友们分享。

2015 年秋季蜂友知道笔者有蜂疗爱好后,赠送了 2 框意蜂 (其中有半框封盖子脾) 给我,经过秋繁到越冬时有 4 框蜂,但越冬过后存活下来能参与春繁的蜂却不足 1 框。或许是这么 1 个弱群,春节过后天稍回暖便得到了中蜂的“青睐”,中盗意就这样发生了。在气温仍然很低的初春,如不及时处理,意蜂群必跨无疑。

幸好此前已经得到了“百发百中”牌盗蜂处理器(专利号 ZL201420255660X),于是按照说明进行了如下止盗处理:

第一步,安放盗蜂处理器。将盗蜂处理器平放,能调节缝隙大小的新入口巢门向上,器口与蜂箱巢门

对接。安装后的新巢门与原箱体巢门呈 90°,即蜜蜂回巢方向发生了改变。此时,外出采集的回巢蜂、他群作盗的中蜂均在原巢门处巡回寻找入口,蜂数增多、场面混乱。

第二步,调整新巢门缝隙大小。用平头起子 (又叫平口起子、一字起子) 拨动调节板,平口能锉成菱形的最为方便操作,使二板形成的缝隙宽度以携粉蜂稍稍费点劲就能将花粉团带入为宜。此时,有个别蜜蜂已找到新的入口进入蜂箱,并在此“发臭”招引他蜂进入,但多数回巢蜂、盗蜂仍在原巢门处巡回寻找入口,场面依然混乱。由于中蜂的个体小于意蜂,所以虽说缝隙调整到意蜂单身才能进,而对于中蜂却能轻易入内。因此,过后不久,从新入口的蜜蜂增多,盗蜜现象继续。若发生意盗中,则可将缝隙调整到中蜂能进而意蜂不能进。

第三步,调整缝隙入口长短。目的:控制蜜蜂进入蜂箱的数量。在此前调整好入口缝隙宽度的基础上,用长 10 cm 左右、宽 3~5 cm 的小木块、磁砖地板等下脚料,遮挡掉部分缝隙, 从初期的缝隙全长10 cm 左右,逐渐缩短到 5 cm 、3 cm ,甚至是 1 cm 。 根据本群返回蜂的量与盗蜂猖獗程度确定进入口长短,初始控制在以二三只本群工蜂能同时进出,但由于中蜂盗性过强,而被盗的意蜂又实在太弱,笔者最后控制在仅限 1 只蜂进出。此时,新入口处蜂量依然很多,场面同样混乱,但能进入箱内的盗蜂减少。

第四步,封闭原先巢门入口缝隙。用水泥、石灰,甚至是就近地上的粘土加水搅拌成烂泥,将原巢门与处理器间的缝隙彻底堵塞。由于箱体差异,盗蜂处理器安装后,原巢门与处理器之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缝隙。正是这些缝隙,让返回蜂寻觅不停,既造成门前混乱,更延缓了从新入口回箱的时间。缝隙堵塞后,进不了原巢门的返回蜂很快会返转寻找到新入口,且在此过程中不经意间转身成为守卫蜂,使被盗群门前防守力量得到增强,内部区域“我”强“敌”弱,总体上盗蜂力量被不断消减。入口处,意蜂主动攻击来袭的中蜂的现象再现。时间一长,盗蜂不断减少,约半天后,被盗群基本恢复正常。次日,虽然仍有盗蜂“光顾”,终因无功而返,止盗成功。

通过对“百发百中”盗蜂处理器的亲身实践,笔者感受到:

(1) 实现被盗蜂从防守到进攻的转换,是制止盗蜂的关键。蜂群被盗,根本的原因是群势不强,防守力量不足,甚至是没有守卫能力。但任何事物总是相对的,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正反二方面可以相互转换。在局部区域内, 10 只意蜂对 3~5 只中蜂肯定是意强中弱,但 10 只中蜂和 1~2 只意蜂斗杀, 中蜂还是能够战胜意蜂的。所以,制止盗蜂成功的最后标志,就是通过帮助增强被盗群的守卫力量,使被盗蜂群从初期的被动守卫,甚至放弃守卫,转向主动出击、勇于搏杀,最终出现被盗蜂反起凶狠咬杀外来盗蜂。

(2) 安装位置要正确。“百发百中”盗蜂处理器,从蜜蜂新入口到原箱巢门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防守区域 (龚凫羌教授称之为防空识别区) 。工蜂回巢线路从原来的直线进箱,改变为先向下再向内的直角转弯进箱线路,蜜蜂入箱速度放慢,数量也就相对减少,而箱内蜜蜂涌出仍然是直线,速度很快,在同一时间内必定是进少出多,防守蜂远多于外来作盗蜂。

(3) 严格控制进入蜂数量。无论是调整盗蜂处理 器入口缝隙的宽窄,还是缩放入口长短, 都是为了严格控制从巢门口进入箱体的蜜蜂数量,特别是作盗蜂。只有外界进入蜂箱的盗蜂极少,在处理器内部的空间区域就会出现:一方面被盗群工蜂从原巢门处源源不断涌出,参与防守阻击的蜂量迅速增多,防守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原本相对的攻击力量被削弱后,偷盗能力却因入口被“交通管制”得不到外来“兵力”的补充而相对进一步减弱, “敌我”双方力量随时间推移发生逆转,从而在防守区域形成悬殊的力量对比,最终迫使盗蜂落荒而逃,放弃作盗。

(4) 原巢门出口四周不能留有缝隙。箱内蜜味从巢门处溢出,以至返回蜂在巢门前四处爬动企图入内,久久不肯歇停,一时找不到新的入口,容易造成巢门前混乱。堵塞了原先巢门所有的缝隙后,不但可以尽快消除门前的混乱现象,且返回蜂在寻找新入口时迅速转变成了守卫蜂,被盗群门前防守力量得到增强,间接提高了群体整体防卫能力。

(5) 稳固一段时间才能拆去盗蜂处理器。盗蜂被制住后,不能见没有了盗蜂就拆去盗蜂处理器,以免 引起反复。对于由外来意蜂或返箱意蜂作盗引起的盗蜂,要等到意蜂搬走才能拆去盗蜂处理器。而对于中意混养、附近区域有定地饲养的意蜂作盗引起的盗蜂,或同种蜂互盗的,则要等到外界蜜源丰富,或者是蜂群繁殖复壮后,群势得到增强了才能拆去盗蜂处理器。

通过中盗意制盗过程的亲身实践,笔者认为既然中盗意这种“小个子斗大高个”的情况, “百发百中”盗蜂处理器都尚可解决,那么只要明白个中原理,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想必其他类似的意盗中、意盗意、中盗中等盗蜂也能同样得到控制。

为在生产实践中使盗蜂处理技术不断提高,方便蜂友交流探讨,征得“百发百中”牌盗蜂处理器 (专利号 ZL201420255660X) 发明人周文彬先生同意,将其电话号码公布于后 (手机号:15158998493),企望在蜂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饲养中蜂的蜂友,面对盗蜂时现场能够得到快速解决,无需再搬着蜂箱东转西移。

实现攻防转换是制止盗蜂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