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1892年出生於江蘇太倉。他從8歲就開始自行學習竹蘭,於讀書之暇,濡筆弄墨,樂此不疲。青年時代進“上 海美術學校”研習油畫,後留校任教,並和徐悲鴻、汪亞塵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1991年作 曳杖山林 鏡心 設色紙本


1917年朱紀瞻留學日本,在東京川端美術學校跟隨著名畫家藤島武二學畫。他認識到: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 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1974年作 杜鵑花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60年代,朱屺瞻得西方浪漫派、印象派音樂之啟發,更多地運用對比色,畫面的色調也趨於強烈和鮮明。他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用色方法,紅、黃、藍以及任何一種色彩,其本身正是通過辛苦的創作實踐和對西方藝術的研究借鑑,朱屺瞻創造出這具有一種東方情調的、有民族特色的油畫作品。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1964年作 古城會議舊址 立軸 設色紙本


1970年代中期之後,取法唐代楊升沒骨山水與元朝方壺的潑墨畫,加上借西方音樂之靈感,朱 屺瞻突破性地創造出“潑色”山水畫,大膽地 將顏料和清水直接潑灑到宣紙上,任其自然地滲和積澱,待幹後再以墨筆點勾皴擦,不求工 整精緻,使物象樸拙而有意趣。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1955年作 故宮皇極門 鏡心 紙本


朱屺瞻吸取西畫的優點融入國畫的問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創造了具有里程碑式的特殊成就。熔中西繪畫技巧和生機靈氣於一爐, 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作品既保留著中國畫的氣度與神韻,又深得油畫的凝重和色調之美,創造出化合中西的新意境。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1974年作 墨荷 鏡心 水墨紙本


朱屺瞻老人繪畫作品以山水為多,兼有花卉菜蔬,其整體藝術風格蒼勁雄健、氣勢滂沱,用筆老辣厚重、粗獷酣暢,用色則奇麗絢爛、縱恣多彩。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朱屺瞻 江南春景 立軸 設色紙本


朱屺瞻的一切,特別是他的人格修養、 德行操守,極值得吾輩深思。他以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對藝術進行著百折不回的孜孜追求,筆下的瓜果菜蔬、花草魚蟲、春山夏雨、秋葉冬雪無不飽含老人對生活的熱和對人生的思索,至純至美,如聞天籟,充滿了人世的關懷、呼喚著人性的迴歸,人世間永恆的美,已長留於天地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