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生豬:預期差就是生產力

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由於不同群體的認知差,市場會形成預期差,行情處於“模糊的正確”階段,而朦朧美正是行情最肥美的階段。

比如:2018年12月-2019年3月的生豬板塊,只要是與生豬有關聯的企業全部上漲,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該階段彈性標的漲幅更大。當前對於已經交易了一年的生豬板塊,市場分歧逐步加大,不少聲音認為行情基本結束,熟悉的“二師兄”會進入“精確的錯誤”階段,原因有兩點:強週期與預期已反映。筆者認為生豬市場的預期差仍然存在,龍頭企業行情將持續。

正如在“論豬價與母豬:迷人眼”與“論離散與偏差-利潤”中所分享,市場不同群體的認知差形成了預期差,未來預期差通過預期再認識及事實強化大邏輯會帶來一波行情。那麼當前的偏差體現在哪呢?(在之前的文章作過詳細闡述)

1)產能恢復樂觀VS悲觀:筆者更傾向於產能路徑呈現高補欄-高補欄高淘汰-低補欄,母豬問題貫穿全年;

2)強週期VS週期弱化:2020年生豬市場不會出現趨勢拐點,全年均價會高於去年的預期,下個週期豬價波幅收窄。

對於龍頭企業的行情,筆者的觀點依然與“論豬價與母豬:迷人眼”一致:

核心邏輯在於:1)企業市佔率及行業產能恢復曲線的走擴;2)企業成本與行業成本曲線的走擴。

關於這兩條邏輯是否成立,筆者認為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關於種群恢復的闡述,時間已經站在企業這邊,並且資金及種質資源優勢奠定了企業放量的基礎;

2)有效的疫苗1-2年難以上市,一旦強推,甚至會加劇行業防控難度;

3)疫情壓力下,企業復產預期的兌現概率更大;

4)若疫情風險不解除同時豬價又被壓制,企業成本的優勢將強化市佔率邏輯。

結論:生豬行情行至當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現在定義為第三階段還是魚尾行情,筆者認為預期差仍足夠大,龍頭企業會用業績消化高估值。

本文源自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