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被敌机锁定且对方已发射空空导弹,飞行员马上降落飞机关闭发动机能避险吗,为什么?

逆光155068326


空空导弹分两种,一种是雷达制导,一种是红外制导。不论哪一种锁定你,关闭发动机都会让你死的更快。原因很简单,空空导弹的机动过载能力和最大速度都超过战斗机,机动能力越差的飞机被击中的概率越高。所以要想减少被导弹击中的概率,最正确的做法是沉着冷静,一边释放干扰箔条和热焰弹,一边使出浑身解数将飞机的机动过载能力发挥到最大,来甩开导弹。如果对方发射导弹的距离较远,那么恭喜你还有一定希望摆脱导弹的追踪。总而言之,这时候发动机非但不能关闭,反而要开加力,有条件的话就开最大加力。

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一边机动一边丢干扰弹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如果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锁定你的话,关闭发动机对它没有一丁点影响,因为导弹是靠打到战机身上散射回来的雷达波来确定目标方位和距离的,反而会因为飞机失去机动过载能力,大大增加被打中的概率。同一种导弹,打战斗机的有效射程和打预警机的射程完全不同,打后者的有效可能射程比前者多一倍都不止,就是这个原因。

雷达制导导弹

红外空空导弹靠的则是红外器件,通过搜寻热源来确认敌机的方位。一般来说红外空空导弹只作为格斗弹使用,作战范围只在视距内或略大于视距。在这个距离上,飞机的热源信号是一览无遗的,红外格斗弹很难跟丢,尤其是面对第四代装备了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的红外空空导弹,关闭发动机这种做法几乎不起作用。因为你即使关闭了发动机,尾喷口依然是热的,短时间之内无法降温至背景温度。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器件是一个阵列,阵列按行和列排列多个红外器件,每个器件形成1个像素。比如AIM-9X是128X128,任何热源在它的红外导引头里都是一幅图像,而不是一个点。所以在导弹眼里战斗机长什么样,是看的清清楚楚,不光看的清楚,甚至还能对图进行模式识别,分辨出这是热焰弹还是目标本身。

AIM-9X的红外光学窗口,红外格斗弹的典型特征就是有这样一个“眼睛”

AIM-9X“眼睛”里的飞机是这样的,发动机关了有用?(红外导引头成像)

现代的红外格斗弹做到了头盔与导弹的导引头联动,做到了看到即锁定,同时拥有超过90度的离轴发射角,导弹甚至可以调转180度攻击

即便关闭发动机后真的摆脱了红外格斗弹的追击,也没用,因为战斗机头部都拥有一个硕大的前视红外成像系统(Forward-looking infrared),像F-35和歼-20这样的下一代战机直接拥有360度视野的EOTS(Electro-Optical Targeting System)和,不论哪一种,其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阵列的分辨率都远大于一枚导弹,通常可以达到640X512或者更高。这种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已经达到了70-80公里,甚至更远,在格斗距离上关闭发动机根本逃脱不了它的探测。所以即便能够摆脱红外导弹攻击,也逃脱不了敌方载机的追踪,最终结果依然是要被追上击落的,反正你已经关闭了发动机,人家拿机炮击落你都是轻轻松松了。

Su-35和Su-57 的IRST

歼20的EOTS和EODAS

F-35 的EOTS

F-35的EODAS


宣仔


目前的空空导弹通常采用雷达或红外制导的方式,如果从理论上计算,目前最先进的空空导弹的命中率已经非常高,如果在不可逃逸区被导弹锁定,那么九成以上的概率会被击落。既然战机被锁定后无法逃脱,为什么飞行员不选择直接跳伞呢?

其实被空空导弹咬住也不怕,并不是所有导弹都会准确的命中目标,战斗机飞行员被敌人锁定以后,还是有一些办法脱离敌人的导弹追踪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空空导弹已经拥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现在的第4代空对空导弹早已不是当年的武器可比。然而即使如此绝对不能说战斗机被锁定之后就很难摆脱,正相反,战斗机有很大的概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对抗手段来摆脱锁定。

从空空导弹刚刚问世的那些年来看,这种新式武器发挥的效能其实并不是很好,美军第一款只携带导弹,不使用机炮的战斗机F4,就因为导弹的性能不稳定被不用导弹的米格战机追着打。几十年前的空对空导弹性能实在是太不稳定了,对战斗机这种高机动性的目标确实没有太大的把握,战斗机飞行员被锁定,多半情况下都不会太过惊慌,因为那个时候的导弹太容易对付。最经典的情况下,哪怕是对着太阳飞过去,都能让一些红外制导的导弹失去效力。而当年最经典的一次,就是两个非洲国家的空军使用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连射多枚导弹,硬是没有击落一架对手,还是最后苏27方面搞近身格斗开炮干掉一个对手。

至于现代,首先必须明白空对空导弹的一个特点,很多人认为空对空导弹就是全程开着发动机冲向对方的战机这是不正确的。空对空导弹有动力射程和无动力射程之分,导弹在打出去之后弹上的发动机会开始工作,此时的导弹有非常强的动力,依靠自身发动机工作的导弹速度远比战斗机更快。在这个阶段无论是速度还是机动性,战斗机都比不上空空导弹,然而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空空导弹上发动机工作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也就是说在飞了一段距离之后,空空导弹的速度和能量就会开始下降。所以导弹攻击战斗机都有一个不可逃逸区,在这个不可逃逸区的距离内击落战斗机有较大的把握,但是在不可逃逸区之外,战斗机即使被锁定,仍然有很大的概率通过机动动作来摆脱导弹攻击。

此外,虽然现在导弹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战斗机上的主动防御措施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今的三代机普遍装备雷达告警装置,当战机已被导弹锁定时,立即可以采取对策进行对抗。远距离可以考虑使用机动和电子干扰对付对手,中近距离主要是采取电子对抗和释放诱饵目标的手段迷惑对方来袭导弹。就拿俄军现役的苏-35战机来向西方,很多军事分析认为F-35发射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在中远距离上,很难对高机动性的苏-35战机构成威胁,苏-35战机可以通过电子干扰结合机动动作摆脱的方式,有效的降低美制导弹的命中率。所以现代战机只要不是在极近距离内,被处于动力阶段的空空导弹咬住,还是有很多办法来摆脱被击毁命运的。

当然除去上述的技术原因之外,飞行员同样也是军人,战斗机就是他们的武器,不战斗到最后一刻直接跳伞,这不是一个真正军人的作风。更何况现在先进的战机上都配备有紧急跳伞装置,可以在导弹击中战机之后仍然使得飞行员安全逃离,如果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奋力一搏,直接弃机跳伞,那就太不像一个军人了。


科罗廖夫


不能。

第一,当敌机已经锁定你且发射空空导弹,意味着你在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之内就会遭到对方导弹的攻击,而不管你在什么高度、以什么速度朝什么方向飞行,你都是无法降落的。

第二,在飞行训练时,没有教官会允许你采用马上降落、关闭发动机这种奇葩方式来规避敌方空空导弹的攻击。目前的空空导弹制导方式主要分为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两大类,红外制导主要用于格斗弹,而雷达制导则多见于中距弹和超视距空空导弹。对抗红外制导的格斗弹,飞行员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减油、机动同时发射红外干扰弹。减油是为了减小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提高红外干扰弹的干扰成功率,机动则不用多说,就是为了提高规避的成功率。

对抗雷达雷达制导的中距弹,得视情况而定,当来袭的中距弹是在燃料飞行段内飞行时,动力充足、机动能力强,很难规避掉,可以抛洒铝箔片进行尝试,如果规避不掉只能跳伞;当来袭的中距弹是在惯性飞行段(没有动力,靠惯性飞行)的时候,机动规避的成功率比较高,在无动力飞行的情况下,来袭中距弹的动力会越来越弱,机动性也不强,可利用大仰角爬升加抛洒铝箔片的方式来进行规避。

第三,空中关闭发动机之后,飞行高度会掉的很快,如果停机时飞行高度不高,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空中重启,航空发动机不是家用汽车的发动机,摁个键马上就能打火,启动需要很长时间。

第四,飞机降落都是有降落航线的,不是有跑道就能一头扎下去,盘旋、进近、落地、滑跑得一步一步来,如果军民两用机场,降落之前还得取得地面塔台的许可,根据指令按顺序依次降落。


军机图


这好像是韩国电影的片段,在一架战斗机被对方空空带弹的红外引导头锁定后,韩国导演异想天开的编导了一段“战机关闭发动机”,然后红外导弹就找不到目标了,在这个导演眼里,战斗机的最大红外源其实就是发动机的尾喷口,既然发动机关闭了没有喷火了,自然导弹就找不到目标了!

图:阵风用IRST锁定F22,红外成像的F22整个轮廓清晰可见
但显然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如果这时候还处于越南战争时期,这个方法恐怕还真的有效,因为当时的红外制导系统还非常简陋,那个时期空空导弹发射后,红外引导头就是朝着最大的红外源奔袭而去,而一旦雷达预警系统警告导弹反射(初代空空导弹发射时,火控雷达在将数据输入导弹过程中会有短暂的断开,就是捕捉这个空隙的雷达波断档预警自己的战机被锁定),而这时候飞行员只需要调转战机像太阳飞去,或者在导弹飞来时丢红外诱饵弹,甚至利用机动性进行规避,都是有很大概率将导弹摆脱的,最牛的一个越南飞行员驾驭这米格21曾经连续躲开了6枚导弹的攻击并成功返航!

而现在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空空导弹了,当年还价值连城的红外引导头在今天恐怕连小孩的玩具都不如,而且今天的红外引导头不仅仅是朝着红外源最强烈的点飞去,而是具有了红外成像功能,有类似于光学成像的特点,但有些区别。用太阳或者红外诱饵根本就无法欺骗这些导弹,再加上导弹轻易就能达到35~40G的机动性,比之只有最大9G机动荷载的战斗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因此现代战机一旦被敌方锁定,都是连续抛出一大堆红外干扰(雷达时丢箔条),然后飞机滚转机动到这些红外干扰的背后躲起来,这样做可能有机会让导弹短暂的失去目标,而给予战斗机短暂的大机动赢得时机。不过像过往那样丢几个诱饵弹就想诱骗导弹攻击错误目标的做法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红外的面成像功能让他能清晰的分辨什么是目标飞机,什么是诱饵!


图:现代红外引导头已经能够做到与头盔瞄准器同步了而像战斗机关闭发动机仅仅只是将战机最大的红外源给屏蔽了,而战机自身则会在飞行中与空气长期摩擦产生较高的温度,这些红外源是根本无法摒除的,因此关闭发动机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让战机失去动力,机动性和速度都会直线下降,说白了就是放弃抵抗了!


狼烟火燎


视情况而定,空空导弹中,近距格斗弹一般都是红外制导,中远距一般采用惯性+雷达制导,弹头引导头拥有自主雷达,进入末端会开机搜索目标,这种导弹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射后不用管,即不需要机载雷达持续照射。

先说红外格斗弹,我们看电影里面,对方一发射导弹就立即释放红外诱饵弹,这种是错的,当对方发射红外格斗弹时,最多几十秒就会命中目标,红外制导的导弹战机是无法提前预知锁定的,只有导弹接近战机一定距离时,战机尾部的探测雷达会发出提示飞行员有高速物体接近报警声,这个时候关闭发动机没有用,因为发动机不会立即冷却,几秒中的时间导弹就到了近炸距离,现代导弹战斗部都使用离散杆,爆炸后形成面状去切割飞机,关闭发动机失去动力,在格斗弹面前就成了羔羊。

另外电影里演的一下释放很多诱饵弹也是错误的,正确是一边持续释放诱饵弹,一边做战术机动,因为一旦诱饵弹有效,导弹会瞄着诱饵弹而去,随后进入近炸,如果不做机动,很大可能会被爆炸导弹误伤。

再说雷达制导,雷达制导的导弹在锁定时,战机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机载雷达从扫描模式到制导模式发射的雷达波是不一样的,被战机接收到,可判定对方是否进入锁定,当导弹发射后,进入惯性制导模式,这个时候如果在几分钟内降落到是可以躲避的,如果是垂直起降战机肯定没有问题。一旦导弹进入末端雷达制导,导弹拥有了追踪能力,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抛洒铝箔干扰电磁波,但关闭发动机是没有用的,因为雷达制导并不是根据温度,而是根据目标的信号反射。


我不是达人我不会武功


崤山小虎第171条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的专业面很特殊,知道的人未必会告诉你,希望小虎这个“半瓶水”,能帮你答疑解惑。

一、被敌方导弹锁定,机载告警器会立即告警。某些先进的告警器还会判明告警方向及威胁源。

如果看不明白,大白话就是:

1.一般的飞机只要被导弹截获或锁定,飞机上警报装置就会提示。

2.警报装置会提醒你谁在哪里照你,用什么武器照你。


二、如果你此时想马上降落飞机,并关闭发动机,是绝对做不到的,也不可能实现的。

1.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短则1~2分钟,多则10分钟以上,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你见马克思好几回了。

拿起降条件最低的直升机来说,如果离地面5~10米,降落关车也需要至少1分钟。

如果是战斗机,必须要找到机场,就算飞机此时在做进近程序,以放好起落架加入四边,到落地关车也需要2~3分钟左右。

2.导弹截获距离一般在100公里左右。

性能好点的空空导弹截获距离勉强能有100公里。我们以100公里来计算,空空导弹的普遍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射程达100公里的多在4~6马赫左右。导弹飞行时间约55~80秒,我想没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飞机降落并关车吧?

3.导弹追踪辐射源,一旦锁定,除非大载荷机动或诱饵欺骗才能躲避。

如果不明白,大白话就是:

1.一旦被导弹锁定,目标机除非做很猛的机动动作,比如“眼镜蛇机动”等才能摆脱被导弹击中的命运。

2.或者大量释放红外或箔条诱饵弹,把导弹诱偏,目标机趁机逃脱,才能生存。


3.一般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才有可能摆脱导弹的锁定或追踪。

最后,希望小虎的回答能帮你解开疑惑,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哨兵小虎


呵呵,只有在出现了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让飞机避险哈,那就是假设被锁定的飞机正要在机场降落,已处于最后进近阶段。那么在导弹命中飞机前,飞机在跑道上降落并滑行到安全的机库里,则导弹肯定就无法击毁飞机了,大家说,对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哈(也不排除将来某一天还真出现了这样奇葩的一幕),在真实的空战中,一旦被对方雷达锁定,甚至已判断敌方发射了导弹,那么最需要做的不是关闭发动机,降落飞机,而是打开发动机加力,以最大的速度沿着敌机与我机连线的切线方向飞行(即是我机飞行路线垂直于敌机(导弹)来袭方向,这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敌方雷达的锁定。)

若敌方的导弹已经逼近,那么我方机内的告警器将响起连续而短促的警报声,遇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不停进行大过载机动,并不停释放诱饵和干扰弹,剩下的事情就只有乞求上帝、真主或佛祖保佑了哈。。。

【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鼓励哟。。。】


翻魔方的猫


这是一道经典物理题。

主要是速度矢量的分解与合成。

是子弹射落猴的变形,原题是不制导的子弹,原题是分解出一个描线分量+一个自由落体分量,答案是,躲不开。

本题换成制导的导弹,更躲不开。

导弹与飞机比较,飞速快,转弯半径大,射程有限,被锁定后,发射之后,跑直线是基本没戏,自由落叶飘也意义不大,诱饵弹有点用,有时也不管用,顺向跑拐小弯也许有用。导弹的速度越快,转弯半径越大。

关发动机拐小弯,热信号会断,拐出导弹范围你得保证能再开机。单靠速度惯性乱拐维持不了多久。

自求多福吧。

热制导可以朝太阳飞,

其实当前有不少国家在研发反导激光炮,

还有拖累导弹的伞网反导弹,能发射鱼网或阻力伞,套头拖住飞弹,

超视距空战,一支导弹还易躲,多了,就难了,

狗斗电影中,有领着敌方导弹瞎绕,又引到敌机机尾上的,很玄幻了。

如果一方电子战足够强势,有可能把敌方导弹射后接管。但时间上讲机会不多。

一般一个飞机也就有限几支导弹,打不了几发,有甲机引导己方乙机发射的间接制导,甲机导弹打光了,可以借用乙机的。

也有A导弹在前面为后面B导弹制导的。

早年打航母,就有导弹为导弹制导的,

一个战机把一支导弹射进圈就可以为一大群导弹提供制导。


星辉650


这好比如高手对决,对方已经出刀,自己把刀扔掉一样道理。简单的一句话,自寻死路,要怪就怪自己了。

按照题目的意思,战机发现不对劲,立刻关闭发动机(降低红外信号)、往地面下降(超低空躲避)。我们先看一下现代空空导弹的制导模式,主要分为雷达、红外制导,好像刚好对应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逃避方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以近、中、远距空空导弹基本性能做参考,看看题主关了发动机的飞机还有生存机会没有。

一、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近距弹基本采用红外制导,射程从几百米到20千米,最大过载30-40G,主要用于近距格斗,具有很高的机动能力。考虑到有效杀伤范围,真正发射时不会选择最大射程,可能就是在几公里以内,以导弹的速度也就是以秒来计时。这种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还不如直接跳伞捡件小命要紧。

如:AIM-9空空导弹,最大射程约18千米,最大有效射程迎头攻击不大于12千米,尾追攻击约7千米。

二、中距空空导弹

中距拦射空空导弹多采用半主动/主动雷达制导,具有全天候、全方向作战能力,射程范围一般从20-100千米。这个等待时间段会长一点,如果不关发动机,来个超低空钻山沟。或者来几套机动以及释放干扰箔条和热焰弹,还是有逃命的可能。

如: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射程0.8-8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

三、超视距远程空空导弹

射程在100千米以外,远距空空导弹一般采用冲压发动机作为巡航段的动力装置。离的够远,千万坚持住不要关机,有这时间差,放放干扰箔条和热焰弹,尽量开足马力能跑多远跑多远,这才是生存之道。

如:AIM-54远程空空导弹,有效射程184千米。

现代空空导弹性能强悍,最大过载远超战斗机以及人体所能承受,总的而言,积极对抗才是王道,消极避战就自求多福吧。


河东三叔


我们在看电影或者玩空战类型的游戏的时候经常看见各种战机发射导弹或者被各种导弹追的到处跑的镜头,但是他们往往几下子就能摆脱导弹的追击,然人产生导弹很好躲的感觉。但是这个其实是错误的,尤其是很多电影当中导弹的发射往往是在视距内发射的,要知道这可是在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内,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甚至还有关闭发动机躲避热诱弹的操作,这更是不可能了。

对于现代战机来说,被导弹,尤其是舰载和机载的对空导弹追踪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因为这类导弹不同于肩扛式的小号导弹,射程等性能更强悍,对付普通的肩扛式导弹只需要开启加力逃脱追踪范围就行,但是对于舰载和机载的这类导弹来说,射程动不动就是上百公里,速度还能达到四倍音速,这是战机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高速,从速度上无法逃脱,机动呢?事实上机动方面战机根本不是导弹的对手,寻常战机可以短时间承受十几个G的过载,而长时间只能承担9G作用的过载,导弹却能轻松做出超过30个G的机动,完全有能力对一个正在做12g机动的目标进行攻击。那么战机躲避导弹的方法就不能通过那些常规方法了。现在主流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抛洒热诱弹形成多个高温假目标同时做大幅度机动诱骗导弹追踪错误目标,但是导弹还是有很大几率能通过红外特征继续追踪正确目标。另一种则是抛洒铝箔躲避雷达制导导弹。但是红外和雷达往往是一起用的,所以只要换一种制导方式就能继续追踪了。

可以说现在躲避导弹越来越难了,至于上文所说关闭发动机躲避导弹,如果敌人的导弹切换制导模式,或者继续根据你发动机产生的余温追踪,没了动力的你又能做出什么机动呢?还不如钻云里赌一把云层遮住你的红外信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