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文理分科,选政治的人特别少,他又恰巧选了政治,有没有什么影响?

桑先生1995乙亥年


在新高考中,选科如何选的人特别少,对于选择该科的学生,肯定是有影响的。要知道这种影响就得了解什么是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就是按考生所考分数按比例确定等次,每一个等次对应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是每年考生最后该学科记入高考总分中的分数。“赋分制”的关键是不管考生各学科的实际卷面分是多少,而是他的卷面分在全省对应的学科中的排名是多少。

以北京实行的是“5等21级”赋分制为例,如果某学生选了政治,而政治成绩排名,在高考全省所有选考政治的考生成绩中排15%,那不任这名考生实际考了多少分,最后计入高考成绩中的赋分为88分。


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

新高考实行的是“语数外”必考加选考模式,目前,对于选考学科各省做法不一样,主要有三个模式:“6选3”、“1+2”或“2+1”。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会存在选科不同的考生考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的情况,如果直接用考生的实际考分来录取,不同的学科存在学科差异,难易程度也不可能一样,是无法直接比较的,因此“赋分制”就产生了。

举个例子,某一高校的某一专业只限定了一个学科物理,也就是说除物理外,其他的5个学科不作限定,这样就出现了有物化生、物化史、物化政、物生史等10种组合的考生都可以报考。某同学物化生考了270分和另一个同学物政史考了270能是一样吗?

选科学生的多少对赋分的影响

搞清楚了“赋分制”,那我们就能想到选科学生数对赋分的影响。仍以举例说明,某省今年选历史的10万人,而选政治的5万人,那就会出现每一等级分数的的学生数政治只有历史的一半。比如说100分的历史可以有1000人而政治就只有500人。

除此之外,如果政治选科的实在很少,那可以还会出现考分本来不错,但赋分却很低的情况,这个影响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大。

如有考生政治能考70分,但这个分数排名在D等或E等里,赋分就很低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有一些省份针对物理选科人数少的情况,设立了保护线,当选科人数少于保护线时,总参考人数按保护线计算。

当考生遇到这种情况那可说是大大有利,去年就有一个省份物理实际参考人数只有1.6万,按6.5万计算,哪怕实际只考了0分,都能赋分70多。只是政治选考人数少的情况好像不多见,也没听话政治设保护线的事。

正是由于“赋分制”与各科选考学生是否平均有很大关系,所以造成了一些不太科学的现象,“赋分制”还得进一步优化。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首先告诉你,孩子选择政治是没有影响的,高中政治是高中学科里面较为简单的一个科目,只要你会背诵,记住每一本教材的知识框架,学好政治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过你考虑了吗:你们孩子的学校为什么选择政治的少,是政治不受重视吗?不是,是政治太难吗,也不是。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政治太麻烦。为什么说麻烦呢。

第一,高中政治要求记忆量比较大,而且每一块都必须记得特别牢固,如果有哪一块没有记牢固而在考试题目中碰到了,那只能说拜拜了,感觉自己的人生受到了侮辱。这是其他学科都没有的,除了语文古诗词。当然历史的学习主要也不是记忆,很多时候都是要理解的,甚至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和政治相比起来还是不同的。

第二,高中政治的学习理解为辅,机械的记忆为主,永远不要考虑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在考试中老师是不给你分的。数学和物理比较好的孩子大多数喜欢理性思考,显然机械记忆很不适合他们,爱想不意味着爱记。

既然你的孩子选择了高中政治,那么你也不要担心,对你的孩子是没有影响的,高中政治很简单。我给你几点建议吧。

1.老师讲的不重要,书上内容最重要,一定要掌握每本书的所有知识,包括相关链接的内容,一些专业名词千万不要记错,比如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记错一个,大题的分都没有了。

2.大题要先看设问,材料,有时候让你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有时候可能就是让你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大题变幻莫测,要谨记。

3.政治学科背诵很有规律和节奏感,每次记忆的过程都感觉到特别顺利,喜欢记忆并不难。

总结下,记忆,看设问,书上内容理解三者缺一不可,政治学习很容易。

最后祝你的孩子取得好成绩,也请你不要再为这件事担心。


创鹏科学堂


我是“赢在高三”,长期奋战在高考一线,对新高考有较多研究,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帮助。

选择政治少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高中,在普通高中,选择政治的学生并不少,而高考赋分是在全省范围内赋分,所以,只要孩子政治学得好,喜欢学政治,那么在赋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占大便宜。

一、重点高中为何选择政治的学生不多?

政治学科到底难不难?这个因人而异。如果说政治学科不难,但是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不愿意选择政治?如果说政治很难,但是为什么学习差的学生更喜欢选择政治?

原因就是政治这门学科,属于“好学好考,好教难高”的学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政治学起来并不能,尤其是听起来,和理科的学科相比,要简单的多,基本上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但是,政治要想考高分,却不容易。物理再难,也有同学能够考满分,政治,则不可能考满分,甚至80分以上都不容易。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宁愿花更多时间去做题,也不要去背大量的政治内容,更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因为政治改卷的主观因素更多。

而对于老师也是一样,政治这门学科,看似比较好教,人人都能讲,但是要想把政治的内容讲透彻,并不容易,甚至比理科的还要难,尤其是政治的很多内容,更新非常快,这对老师也是一个挑战,所以能把政治较好,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政治这门学科的成绩,容易出现扁平化的特点,高分不高,低分不低,拉不开差距,拉不开档次,所以学霸不愿意选。

二、选择政治,到底好不好?

学霸不愿意选,并不代表选政治不好。新高考最大的福利,就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进行选课,只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选择政治,有哪些好处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释。

1、容易学:虽然政治难考,但是政治确实好学,只要你足够刻苦,善于记忆,学好政治并不难,这对于理性思维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如果我的化学不好,但是又想学理工科,我可以选择物理来保专业,然后选择政治来帮我提分,而没有必要拿自己不好的化学,去和学霸比拼。

2、容易赋分:高考下,政治虽然不容易得高分,但是在新高考下,这种情况有很大改变。如果你考了80分,但是是全省第一名,那么你的政治得分,不是80分,而是100分!所以,政治考得好不好,不仅取决于你学得好不好,还取决于你的对手强不强。然而, 选择政治的学生,实力相对比较弱,你可以考虑一下,那些艺术生、体育生、成绩很差的学校的学生,他们会选择什么组合?政治这门学科,基本上是他们必选的。所以,只要你喜欢学政治,善于学政治,完全可以选,不用考虑本学校的选择情况,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省。

3、少学一门课程:政治合格考,要考4本教材,山东省是这样的,其他省还不得而知。高一下学期,理化生史地5门学科,将进行合格考,合格考后结束课程,不选的学生就可以不学那些学科了,但是政治和语数外一起,需要到高二上学期进行合格考,这就意味着,即使你不选政治,你的高二上学期也要加学一门政治,如果选择了政治, 相当于比不选的学生,少学一门课程,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提升其他科的成绩,这也是一个优势。

4、学习政治很有用:其实,政治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哲学,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即便高中时,因为阅历比较浅,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哲学的内容,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哲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另外,大学时期,政治也是必学的公开课,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需要考政治,高中阶段学好政治,你会发现这些内容足以帮助你应对大学考试的需要,稍加学习,就能帮助你在大学里考高分。

综上所述,本校学生选择政治的人数少,并不代表政治这门学科不好,因为孩子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省,所以,只要孩子喜欢学政治,善于学政治,就可以大胆选政治!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题主说的应该是高中阶段的选科吧?

从2014年开始,浙江、上海率先推出新高考,而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也加入到了新高考的行列当中。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4个省份开始实施新高考。

新高考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原来高考时,考生要么选择文科,要么选择理科,还有现在大部分省份,高考科目是采用的是“3+1+2”模式。

“3”指的是语、数、外这三门科目;“1”指的是,考生要在物理和历史,这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门科目;“2”指的是考生要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在三门科目中选择两门科目。

原来物理分科时,考生只有两种选择,而在“3+1+2”的模式下,考生有12个选考科目组合,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个考试科目呢?最好是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自身的兴趣爱好。

如果你所在的高中,对于选考科目没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在确定选考科目时,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看别人选择什么科目,你也选择什么科目。

毕竟新高考,仍然是以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在高考录取模式上和之前相比没有任何差别。

不论采用何种成绩计算方式,只有你的原始卷面成绩比较高,你转化后的高考总成绩才会比较高。而在志愿填报时,你的高考成绩越高,你在专业和院校选择上,范围就越大。

因此,如果孩子对于政治这个科目,比较感兴趣,并且政治学的还可以,在考试中,政治这个科目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选考政治这个科目也未尝不可。

第二,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

在高考录取时,考生选择了选考科目,要符合高校相应的招生选考科目要求,这又满足了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才能够报考该专业,或者是该专业大类。

目前,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是分为4类,分别是选考科目为三,选考科目为二,选考科目为一和选考科目为0。

以山东省为例,6门科目对于93个专业类的覆盖率分别是物理95.7%,化学93.5%,生物62.4%,政治44.4%,历史44.4%,地理46.6%。

从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出来,在“+1”科目选择上,选择物理要比选择历史更有优势。

其实这和之前的文理分科是一样的。在志愿填报时,选择理科明显比选择文科更有优势,因为在大部分省份,理科的招生数量要远多于文科,并且文科的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理科。

同时理工科类的专业,如果高校有两个选考科目要求,一般是“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平时成绩情况,选择物理的同时,最好是能够在化学和生物这两个科目中再选考一门。

一般不建议选择纯文科或者纯理科,如果你选择了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之后,可以在政治和地理这两个科目中,再选择一个科目。

因此, 针对题主的问题,只要孩子的“+1”科目选择的是物理,或者“+2”中选择有化学,那么选考政治,对于志愿填报,不会有有太大的影响。

第三,每一个选择科目的考生成绩分布情况。

“3+1+2”模式下,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科目,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也就是说,最终你看到的成绩不是原始成绩,而是转化后的成绩。

等级赋分制的具体操作办法是,高考结束之后,省招办会按照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照考生成绩排名的区间比例,赋予不同的等级。

下面是一张等级赋分表,以及等级部分的转化公式。

从等级部分转发表上不难看出,对于两门选考科目来说,选考科目的人数,考生成绩的分布状况,都会影响到你的最终成绩。

在等级赋分下,如果一个科目选择的人数比较少,并且考生的成绩差距比较大,那么,选择这个科目,对于该科目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利;而对于这个科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选择这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在高考时,会非常不利。

而政治这个科目,在考试时,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差别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政治在考试成绩拉不开距离。

因此,选择政治这个科目,在高考成绩转化时,选考人数对于最终的转换成绩,影响是比较小的。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升学与考试


这个不好说,有时越冷门的越吃香,凡事皆是变数。


篇篇而来


只要是自己的强项,就会变成个人优势。另外,政治科将变得更加重要,不用担心。未来大学里的专业,政治类专业也是热门专业。有影响的话也是正面的!


重返本真


选自己擅长的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