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着自家地里的新鲜瓜果蔬菜,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风尘仆仆地送给贾府的恩人们尝个鲜儿。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正是基于刘姥姥如此知恩图报的心态,不经意间投了贾母的缘,贾母非常热情地留刘姥姥在荣国府中小住几天,以尽地主之宜。在荣国府做客的这几天里,刘姥姥凭借她大智若愚、圆融幽默的言行举止,赢得了贾府上下众人的喜爱。

而刘姥姥也很有分寸感,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说什么不说什么。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贾母陪着刘姥姥逛大观园,第一站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虽然刘姥姥并不知道潇湘馆里住的到底是什么人,但是第一站到的这个地方,主人一定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是非同凡响的。

看到屋中是全满满的书,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尽管刘姥姥没有什么文化,但也是发自内心由衷感慨,说这么上等的书房,一定是一个贵族公子的。贾母呢,口吻中则满是傲娇的语气,十分自豪地说,这是我外孙女的屋。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客人来了,林黛玉自然要尽主人之谊。黛玉看到大家来了,赶紧尽主人之谊。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亲自用小茶盘儿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手,请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不喝黛玉的茶,有可能确实不渴的原因,但即使这样,当着客人刘姥姥的面,实在不应该这么生硬冰冷。

此时林黛玉的言行举止都十分符合一位大家闺秀的风范,按照传统礼仪,客人上门来,不管客人喝不喝茶,都是要倒茶以显礼貌和热情。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通常情况下,客人即使不渴,也要端着茶象征性地喝上一小口,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王夫人当着贾母和刘姥姥等众人,实在有些反应过激了,没有大家风范。而黛玉则礼数周到,茶不仅仅是用来解渴或表示对客人上门时客气的一种礼仪,在古时还有作为聘礼之意。

新过门儿的媳妇第一件事便是要给公公婆婆奉茶,表示正式进门的意思。林黛玉倒茶,不过是尽地主之谊,何况来的大多是长辈,并且有刘姥姥这个客人在。

有人认为,说王夫人此时不喝茶只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也许就是并不口渴的原因。但细想一下,当着刘姥姥这个王家的亲戚,王夫人此时的表现显得格外冷漠,表现有些过分反常了,潜台词就是,你倒了我也不喝。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是大家的共识。从林黛玉第一天进贾府起,王夫人没有丝毫表现舅妈对没娘的孩子的疼爱,而是突兀地提醒她不要和宝玉过多接触,这哪像一个舅妈对晚辈的爱护。

而反观王熙凤,她多次在公开场合打趣黛玉。你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儿媳妇。

由此可见,在众人眼里,宝玉和黛玉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他们俩的情侣关系在众人眼中早就是默许。不然,作为荣国府的大管家奶奶王熙凤不可能在公共场合去开如此玩笑。要知道王熙凤虽然平时言行泼辣,但她也是大家出身,是十分懂得礼数和教养的。

王夫人给黛玉碰了一个“软钉子”,贾母可不答应了。要知道,黛玉可是和宝玉一样,是贾母心尖尖上的人啊。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但贾母就是贾母,她可不会像王夫人如此低级地给黛玉脸色看,而是装作与众人嘻笑一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紧接着,在看似平常对话之中,贾母话锋突然一转,迅速转移了话题。

说笑一回,贾母因见窗上纱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儿就不翠了。这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绿纱糊上,反倒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在这里,贾母要为黛玉换上名贵的软烟萝,注意不是向王熙凤,而是特意交待的王夫人。这一点,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众所周知,平时贾府的这些琐事都是由凤姐一并打理的,此时王熙凤就站在一边,贾母很奇怪地没有和凤姐说,而是交待王夫人去办,言辞中没有一丝商量和推辞的余地。

显然,贾母对刚才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十分不满,用换窗纱这件事表明态度,谁敢马虎我的外孙女?我偏要给她用最好的!

王夫人:我就不喝林姑娘的茶!贾母:你让她难堪,别怪我不客气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贾母这个老江湖,心思缜密,绵里藏针,用这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意思就是表明态度,在我心里,所有最好的都要给我的外孙女,你们可不能有丝毫委屈她,不然我可不客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