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王夫人宅斗之第二回合——都请了外援,谁赢了?

贾母给宝钗过及笄年的生日,却没有流露出为宝玉求娶的意思。然而,宝玉的长辈不止她自己,关心宝玉婚事的人也不止她一个。

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没几个月就过端午节了,元春下赐节礼,是依照规矩行事,然而这一次却有点儿特殊:宝钗和宝玉的东西一样,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黛玉和迎春等人只有扇子和香珠。


《红楼梦》贾母&王夫人宅斗之第二回合——都请了外援,谁赢了?

这多出来的两样是什么东西呢?

凤尾罗是一种高档的丝织品,罗是一种很轻薄的丝织品,可以做衣服,或者是“夏凉被”的被面,不管什么用途,都是夏天用的。

芙蓉簟是凉席,上面织有很精致的芙蓉花图案。芙蓉自古以来就有有百年和合的意思,暗示着姻缘。

所以元春赐给宝玉和宝钗的暗示着姻缘的同款床上用品,赐情侣装布料,寓意是什么就很明显了。

这应该是受王夫人的影响。虽然元妃省亲时,见到了宝钗和黛玉,二人容貌出众,才华又高,印象非常好。至于元春更喜欢谁,就很难说了,毕竟接触时间很短。然而王夫人有诰命,可以时常进宫,在王夫人的影响下,元春就做出了决定:给宝玉和宝钗下赐一样的节礼。

《红楼梦》贾母&王夫人宅斗之第二回合——都请了外援,谁赢了?

不要说这没什么,节礼赐完了,大家都开始琢磨了。

宝玉呢,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林妹妹的和我一样才对,林妹妹自然又不太开心了:

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

不过林黛玉很通透,别人送什么,宝玉管不着啊,所以宝玉说自己没有金玉良缘的念头,黛玉马上冷静下来了。

宝钗对这个礼物也有想法,她觉得没意思: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其他的人也都要默默地揣测一下了:元妃这是赤裸裸的暗示啊,如果没有什么其他情况,估计二人的婚事就要慢慢走上正轨了吧。

《红楼梦》贾母&王夫人宅斗之第二回合——都请了外援,谁赢了?


所以,贾母立刻站出来反对了,但是她没法直接找元春说你怎么能这么做,毕竟有的事放到台面上说,大家面子上都不太过得去,中国人最讲究含蓄嘛。但是贾母有的是主意,她借着元春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的机会,让大家一起去听戏,尤其是明确邀请宝钗和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也去。

去了,一起看一场“好戏”。

到了清虚观,大家刚刚坐稳,张道士(荣国公出家的替身)就登场了: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其他都是虚的,小姐十五岁划重点!如果说这个张道士提亲,不是有贾母授意,那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红楼梦》贾母&王夫人宅斗之第二回合——都请了外援,谁赢了?

贾母拒绝的很巧妙,首先,不是说别人家的孩子不好,而是说宝玉太小了(比宝钗小三岁,年仅十二),还不能早娶,最起码要过个三五年再说吧。再表态度,孙媳妇还是要娶的,相信你的眼光,再看到好的别忘了告诉我。最后,提出未来的孙媳妇的标准,家里啥都没有都不要紧,我有,最要紧的是模样性格好。

贾母觉得啥样的女孩子好呢?自然是林妹妹这样聪明、灵透、口齿伶俐又有幽默感的啦!唯一不如宝钗的地方,可能就是没了父母,没有那么多家产吧。

不知道在一旁跟着听戏的薛姨妈和宝钗,听了贾母这番话,是什么感受。但是从这次之后,宝玉的婚事就暂时搁置起来了,一时半会儿没有再提起。毕竟,大家都是有脸面的人,最讲究体面,贾母又是辈分最高的长辈,百善孝为先,她这些话一说出来,谁还敢再有异议呢?这样也省得你来我往的出招了,有时间大家聚聚餐、听听戏,不是很好么?

依照现在的局势,贾母胜券在握:如果宝玉过个三五年再娶亲,那也是在适婚年龄,黛玉比宝玉小一岁,年龄也正正好,宝钗可就快二十了,妥妥的老姑娘了,估计那会儿早嫁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