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读(金玉良缘vs木石前盟背后的利益人情)1.贾母

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只因自身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后虽年老不管家,但余威犹在。专注促成黛玉与宝玉的木石前盟,却终究失望结场。按理说,这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本应安乐而死,却意外因贾府颓败晚年不安,彷徨离世。

红楼品读(金玉良缘vs木石前盟背后的利益人情)1.贾母

因而小编在读览红楼时,对贾母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喜勿喷,谢谢。

小编认为,贾母是一个矛盾的人。她怜爱孙子孙女与外孙女,几个孙女都是养在了她身边,但奇怪的是这几个孙女都没被养成大家闺秀。

元春早早入官性情不可知,但迎春懦弱无能、资质平庸,虽善棋术,能在棋局上大杀四方,但在自乙的人生上她却也只是像个棋子被家人支配,最后落得个被父敕卖嫁孙绍祖,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探春因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她好强聪颖,最后却也远嫁,永不再回。

而惜春呢?孤僻冷漠,最后因三个姐姐的不幸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削发为尼。

在看宝玉,贾母最为宠爱,却不对他加以约束。古时男女七岁不同席,宝玉却整日与家中姐妹嘻戏打闹,不求上进。

就这样,一个朱门大家,女儿没养成知书达礼、落落大方的闺秀;男儿也没养成才干。所以贾母对待孩子是真的爱吗?不,贾母作为“享乐主义者”,只是将儿女成群、子孙满堂作为了她的乐子。贾母教养孩子就像养宠物似的,高兴的时候叫你来赐点东西,不高兴的时候就记不起你,完全的放养方式,

对黛玉,实则就有些微妙。通览全书,贾母也没对黛玉有所偏爱,也只是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才发觉黛玉屋中设施简陋,她对黛玉有些做势的样子。那为何要这样呢?一来是对女儿贾敏的怜惜,二来这就是黛玉身后的财产,这或许也是她赞成木石前盟的原因。

说到黛玉,她是林如海唯一的孩子,那林家家财除过上交国家,剩下的都会作为黛玉的嫁妆,这说的不好听,这就是“绝户财”。再说林家好歹是个书香世家,黛玉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都是列侯勋贵,而林如海又是科举出身,担二品巡盐御史,帝王心腹、权贵之士,否则贾家也不会出嫁女儿。这样一个在官场上展翅的人,钱权都不会少。多少年的书香门弟,或许看上去清贫,但家中随意摆放着的一幅字画画或许都是无价之宝。

林如海死时,贾琏陪黛玉回家。那这收拾钱财的事,自然也不会交给一个孩子。那贾琏又是个什么性子,恐怕还未回府,就被他私吞了不少。清点后的财产自然也是一并带会了府,然后呢?然后这笔财产就不见而飞了。让我们想想,建造大观圆的钱有没有可能就出自这。在这样一个荒谬的家庭里,怎么没可能。可怜黛玉还自卑于花贾府钱度日。

红楼品读(金玉良缘vs木石前盟背后的利益人情)1.贾母


而贾母想要要想聘黛王为宝玉的妻子,这样黨玉的财产就会作为陪嫁收在贾府。但如若黛玉嫁往别处,贾府就必须还回这笔财产,即使此时的贾府还没到道尽途穷地步,但这么个恢宏的朱门已经显出颓废之意。

黛玉悲,悲在她没有一个强大而有力的依靠,却身怀惊世奇才与硕大财产,令人垂涎。最终葬身于深宅后院里,可叹,可叹!

或许贾母也曾真心对待过黛玉,那又为何不能护着黛玉,请听下回分解——《王夫人》。

红楼品读(金玉良缘vs木石前盟背后的利益人情)1.贾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