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若提及三國之中,最具爭議性的人物,那勢必非曹操莫屬。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便讓他一生之中被打上了奸人的烙印。

可是曹操真的是罪無可赦的亂臣賊子嗎?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同時他曾言:"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一代大家為何會對劉備和曹操有此種看法呢?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人們心中,劉備的身影始終光正偉岸,但同時我們不得不說他實在是過於圓滑。在那個混政治講究資歷的時代,劉備號稱"中山靖王之後",聽起來雖然他是個落魄貴族,但好歹身份也比曹操這個太監乾兒子說得過去。

可是中山靖王何許人也?此人堪稱種馬的存在,比他同為兄弟的皇帝漢武帝還能生 ,有多達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如果你想考據劉玄德的身份,可以,自己慢慢查吧,不累死你!劉備之圓滑,可見一斑。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中山靖王劉勝

反觀曹操,太監之子出生,可人家卻也沒有否認自己的身份,並一直勤勤懇懇,唯才是舉,寬容大度,賞罰分明,讓天下名士都為之奔走;你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他卻到死都沒有像來路不明的劉備以及江東豪強孫權一樣稱帝,將"生食漢祿,死為漢臣"的信條體現得淋漓盡致。曹操治理的北方版圖在少數民族的壓力下,甚至有增無減;長期穩定的政局也讓遠離邊境的百姓們安居樂業,至始至終,曹操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傑出必備的權謀和才能。

或許是曹操凡事不藏著掖著,直來直往,觸碰了太多軍閥利益,不僅後來的人黑他,連當時的人也不瞭解他。當曹操剛剛統一北方,孫權和劉備就忌憚他的實力,說他亂臣賊子,為此他還憋屈寫下《述志令》,跟世人吐槽。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在《述志令》一表中,曹操直言表述了他的想法:自從他統一北方後,人們老說他是壞人,可是人們卻不想,如果此時曹操退卻的話,天下又將陷入戰火,百姓又將流離失所。還有人說他想稱帝,他直接對那些人說他們胡說八道,不管他們信不信,他到死都要恪守君臣之道。他也不是沒想過直接退休,可是要不了多久,肯定就有人要謀害他,一不小心他還會斷子絕孫。

這一番直言不諱的言語你問問劉備和孫權能說得出來嗎?曹操就直接當著世人明明白白講出來了:天下需要我,家庭需要我,如果我退休不幹,大家都涼涼,不管你們怎麼說我,我就算背鍋也要走下去,我沒有退路。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是的,梟雄也好,英雄也罷,曹操的確死去的時候是個漢臣。在我看來曹操就是個老實人,老實人歷來不可以是否有手段來斷定,尊崇本心的仁義,忠耿而直言,堪為老實人之本質。這個老實人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的自私之語,可是到死他也無愧於蒼生。這個老實人用霹靂權謀蕩平了天下,以仁義之心讓百姓安居樂業。

究極曹操一生,是個合格的老實人,他有心懷天下、仁心仁義的一面,也有實現目的的不擇權謀的一面。如果沒有權謀,不及劉備圓滑的曹操或許不為人知。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時至今日,每當我們說一個人老實時,聽起來似乎很刺耳。不知何時起,"老實人"已經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似乎老實人的心直口快、仁義仁心似乎為時代所不容。在這個急功近利的世界,人們似乎更相信只有戴上虛偽的面具方能成功。

可是,在這個飛速發展、人心鬼蜮的世界,老實人真的沒有前途和希望嗎?在中國有那麼一句諺語:"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個人往往自以為聰明,那麼他遲早有一天會被自己所害。在這個世界上,走得更遠的人們,往往心懷大義,大智若愚,難得糊塗,這種人便是老實人中的一種。這種老實人和心懷仁義卻沒有權謀的老實人不同,他們的人生信條是"霹靂權謀,方顯菩薩心腸!"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在古人心中,“以德報怨”似乎是一種高貴的品格,但是遠古的先人們卻不這麼看,在他們看來這種“老實人”只會縱容他人,以至於害了自己,害了社會。孔子曾雲:“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在這位儒家先哲看來,唯有“以直報怨”方能彰顯恩義。

所以一味做一個沒有權謀的老實人,註定為人們所摒棄,為時代所不容。因此,做老實人本身沒錯,但一定要有權謀,因為老實人並不等於“愚人”。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為了幫助人們守住自己的理想和初心,鬼谷子留下了諸多的權謀,幫助人們在世間立足發展。但也因為他的權謀之術在人們看來陰險毒辣,所以他並不如孔子圓潤,這也是他留下罵名的原因。老實人往往以吃虧為福,直言不諱,從某種程度而言,而鬼谷子便是這樣一類人。

然而,鬼谷子雖然在人們心中不如孔孟高義,但是歷史至始至終都有他的席位,這便是他霹靂權謀所致。可是鬼谷子並未直接干預過歷史,他只是將自己一生所學傳授於弟子,借他們之手縱橫捭闔,俾睨天下。"一怒而天子懼,安棲則天下息"便是如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縱橫門徒的真實寫照。

鬼谷子一生無愧於心,他捍衛了弟子尊嚴,他以天下為棋,靜觀棋子的走向。鬼谷子的權謀,便是讓他做一個迴歸本心的老實人之前提。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老實人心中嚮往純真,他們待人以仁,至始至終都不該被世人所貶斥。若一定要追究老實人失敗的原因,那應當責怪他們中的部分沒有霹靂權謀捍衛自己的利器。

老實人並不是愚人,老實人原就是以一顆純粹之心善以待人之人,他們有著一腔熱忱和孤勇,不屈於世間的品格,正直的言語正彰顯了他們看待世界的樸素。

真要提及老實人的原罪,那便是沒有權謀。所以,鬼谷子教育世人權謀之術,因為心懷大義之人,唯有行霹靂權謀,方能有做迴歸本心之人的資格。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可是就算掌握權謀之術,老實人還不足以走得更遠,因為鬼谷子還補充道:"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

之前提過,老實人並非"愚人",只有沒有權謀的老實人才會是愚人,但是老實人也不能掌握了霹靂權謀之後鋒芒盡顯,否則老實人終將還是愚人。

大智如韓非,卻因秦始皇的賞識而招致李斯嫉妒,最終被害,身死獄中。縱然韓非心懷仁義,可他卻因鋒芒太露,才華未顯而過早夭折。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反觀明朝著名的頂級文臣徐階,一生忠心為國,可是奸臣嚴嵩當道,他只能將自己的家國情懷暗藏心中,一顆仁心數十年不見天日。他有著老實人的執拗和耿直,縱然官場渾濁不堪,卻仍不忘忠君體國的忠心。為了能夠出頭,他總是藏拙,以"糊塗"二字為信條,將鋒芒內斂,等待時機。嘉靖喜歡浮華的青詞,他便寫出青詞極力奉承;嘉靖喜歡煉丹,不屑於道教的他便積蓄煉丹的熱忱,在首輔嚴嵩手下乖乖當個次輔。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最終,正是這樣一個在外人甚至徒弟都看來是縮頭烏龜、不堪大用的徐階,抓住機會將嚴嵩一黨一網打盡。當嚴嵩下臺時,他已經半截身子入土,當時的朝臣才知道,原來徐階數十年人生只是藏拙,這個老實人並不是一個蠢人,相反是個極為內斂的聰明人。因此,正是在徐階的主政之下,大明王朝才又開始重煥生機,政治清明。

世人皆說徐階圓滑,所以才會玩死嚴嵩。可是圓滑之人往往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何以徐階寧肯忍受百官的罵名,數十年如一日堅守皇帝冰冷的內心?正因為他有著老實人的仁義內心和執拗個性。人們總以為徐階善變,可實際他始終未曾往過初心,外圓內方。這便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備和徐階的區別。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鬼谷子曾言,"口者,心之門戶。"所以但凡聰明之人往往少言多觀,因為言語是洞察他人內心的途徑,唯有自己話少,方能不被人窺破,只有多觀察才能洞悉他人的想法,"沉默是金"如是此理。正如說話一樣,唯有慎獨其身,身懷利刃,方能靜觀滄海,波瀾不驚,這便是老實人在掌握利器之後行得更遠之選擇。

老實人並非愚人,也非聰明人,老實人有著自己的特性,不可簡單定義。若要看老實人聰明或愚笨,當看他是否有著強力的手腕,堅守自己的初心。

說了這麼多,或許有人在想,我也想擁有如鬼谷子那般的智慧和權謀,以便運籌帷幄,靜觀其變,捍衛自己善良的初心和不屈的性格,可問題是鬼谷子的權謀該從哪裡習得呢?

鬼谷子忠告:老實人要牢記兩句話,不僅別人不敢欺負,還能被敬重

如果你對鬼谷子的為人處事之道也有興趣,不妨購買一本《鬼谷子》叢書,在這套叢書中,每篇都有解析與導讀,並附上了古今中外頗具代表性的案例,其領域涵蓋管理、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以精彩紛呈的故事呈現鬼谷子的智慧謀略。

本書並不貴,只需要35元即可帶回家,35元還不夠請別人一頓好飯,還不夠買一包好煙,但卻可以換來一次思想的蛻變!若是能夠讀懂此書,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為人處事上,必定都能再上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