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豆瓣评分高达8.8分。让大众更熟悉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独》。但对于马尔克斯来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才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作品。

小说的核心是爱情,把爱情的所有可能全部写在这本书中,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为“爱情的百科全书”。

在看完这本书后,相信都会对于爱情,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个男人用一生的时间追寻他爱的那个人,以及他心目中完美的爱情的故事。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待爱情,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爱是随着年龄而变化的,在人的一生中也会经历不同种爱的形式。

在我看来,《霍乱时期的爱情》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去谈一场恋爱。而是教会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最终升华到,爱可以让我们战胜人类终极的恐惧——死亡。今天我就结合作者的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主题,来分析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01.创作手法:三种不同的爱情模式突出小说的主题,激情之爱,亲密之爱和承诺之爱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文学界流传一种说法,叫做“诺贝尔文学奖的诅咒”:说的是作家得奖后,很难写出更好的作品。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爱情小说,却打破了这种诅咒。

作者通过三种不同的爱情模式,向我们诉说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而马尔克斯在讲故事的时候,会频繁切换视角。想要读懂他笔下的爱情,可以从以下这三方面展开:

①激情之爱:阿里萨勇敢的追求费尔明娜,年轻时疯狂执着的爱

小说的情节,是按照年龄和时间线来讲述的。本书的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私生子,外表瘦弱苍白,内心敏感细腻。直到有天,富商的女儿费尔明娜来到这个城市定居。阿里萨迷恋上了这位美丽的少女。

他开始给费尔明娜写信,这些情书打动了她。两个人不断通信,直到被费尔明娜的父亲发现,父亲很生气,一定要拆散他们。他带着女儿苦行,想让她变得成熟清醒,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苦行反而加深了他们俩的爱情。

结果两人相见后,费尔明娜的幻想破灭。此时,乌尔比诺医生出现。他控制是是疫情,是当时的英雄。费尔明娜接受医生的求婚,阿里萨和费尔明娜两个人的这段激情之爱到处结束。

在我看来,激情之爱大多发生在学生时期。这个时期的恋爱,相对来说比较纯粹。看到喜欢的人,用各种方式勇敢的表白。这是年少时的爱情,不怕别人的阻扰,怕的是梦想破灭。等到毕业季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人因此而分手。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是美好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②亲密之爱:费尔明娜和医生结婚后,医生选择包容费尔明娜

费尔明娜和医生结婚后,医生选择了费尔明娜,是因为费尔明娜的美丽,配得上自己的社会地位。但爱是可以培养的,医生带费尔明娜同游欧洲,一起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他们看上去那么般配,亲密无间。

费尔明娜和医生的爱,跟阿里萨的激情之爱是不同的。由于缺少激情之爱,所谓的“完美男人”乌尔比诺医生竟然出轨了。他在自己的一个病人身上,找到了激情。这次出轨被费尔明娜发现,医生结束了这段激情之爱。而阿里萨选择放纵自己,在外面有很多情人,但他的心只忠于费尔明娜。

看到这里,亲密之爱让我想起了,两个人从恋爱走向结婚。对于一对恋人而言,从刚开始的激情之爱,一路走到了亲密之爱。在婚姻中,会遭遇更多的考验,经历七年之痒。当认为爱情只剩亲密,而失去激情,这段感情,就很难维持下去。其实对于一份相对完美的爱情而言,要保持美好,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③承诺之爱:费尔明娜和阿里萨选择在船上度过余生,用行动证明他们的爱

费尔明娜和阿里萨两个人分开后,就如同两条平行线,完全没有交集。费尔明娜过着最奢华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而阿里萨还是一贫如洗。没想到一位姑娘爱上了阿里萨,帮助他成为船运公司的董事长。

50多岁的阿里萨,同样出入在上流社会,这时他遇到了费尔明娜夫妇。医生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脊椎去世。费尔明娜的婚姻结束,阿里萨在医生死亡后,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随时死去。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她急切地向费尔明娜再次表白。

对于这个迟到50年的表白,费尔明娜拒绝了。但阿里萨每周末拜访费尔明娜的家,但每当阿里萨提起五十年前的事情,费尔明娜就开始逃避。如今他们已经70岁,遭到了子女的反对。但最终在船上,阿里萨还是跟费尔明娜袒露了心扉。为了只和费尔明娜在一起,他们在船上升起了霍乱旗,表示船上爆发了霍乱,可以不停泊在任何港口。这一对老人不想回到岸上的现实中去,因为岸上的那么没有爱的世界,比死亡更恐怖。

在结婚的时候,对于两个新人最好的祝福是白头偕老。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最后走完一生,这是最美的承诺。在一份好的爱情中,应该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对于一份承诺的爱,是离不开激情之爱和亲密之爱。爱情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02.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来探讨“恐惧”和爱情的关系

用人物来凸显小说的主题,是马尔克斯惯用反的技巧。在这部作品里面,马尔克斯同样用两组人物来表达恐惧和爱情的关系。

对于这本书中的两组对比,可以一起来看下:

①第一组镜像对称的人物:费尔明娜的两个男人,医生是克制的爱,而阿里萨是放荡的爱

这两个人是爱的两种极端,阿里克制,阿里萨放荡。医生太轻视爱,而阿里萨太重视爱。费尔明娜曾经问过医生,难道看不出来她不幸福吗?而医生认为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固。

另一个男人阿里萨虽然没有和费尔明娜在一起。但是他始终看着费尔明娜的方向。不管他在哪里,跟谁在一起,他对费尔明娜始终没有断绝。哪怕他在外面有很多情人,但心里还是想着费尔明娜。

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爱,通过马尔克斯的描写,生动的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两种爱,如同天平的两段,都太过极端。真正能够维持一生的爱情,是找到两个人相处的平衡点。在对待爱情上,不能太过极端,还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②第二组人物的对比:自杀的死者和阿里萨,死者在恐惧面前选择死亡,而阿里萨选择了爱情

在小说开篇,马尔克斯写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医生来到一个自杀现场,死者是医生的一个朋友。医生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死者有一位秘密情人,而他自杀的原因是不愿意衰老下去。

这死者的爱跟阿里萨的爱一样,伴随着强烈的恐惧。但是在恐惧面前,死者和阿里萨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死者选择了死亡,而阿里萨选择了爱情。对于阿里萨而言,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那里没有费尔明娜。

从这里看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爱,可以让我战胜人类终极的恐惧——死亡。而另一个方面,通常这个小人物的描写,为阿里萨的一生埋下伏笔。同时跟阿里萨形成对比,能更直观的反映出阿里萨的爱。他在晚年面对爱时,更加勇敢。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03.主题呈现:基于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对爱情三部曲的理解

爱情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爱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一份爱。从中可以得出一些道理:

①爱情贯穿我们的一生,面对爱情,要始终抱着学习的心态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主人公阿里萨用一生的时间追寻他心目中完美的爱情。在不同的时期,阿里萨对于爱情的看法,也不同。

  • 18岁的阿里萨精力充沛,脑海中充满各种浪漫又大胆的想法,给费尔明娜写情书,半夜拉小提琴。做出了各种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个时候的爱情是炙热的。
  • 到了中年,阿里萨的爱情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陷入对费尔明娜的爱情无法自拔,另一方面他极力寻欢作乐,跟不同的情人在一起。
  • 等到了老年,失去了头发和牙齿。他反而选择勇敢的告白,在升起霍乱旗的船上和费尔明娜走完余生。

爱情在人的一生中,占据很大的分量。而人是会成长的,在对待爱情上,也会有所不同。爱情贯穿我们的一生,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不要自认为已经懂得爱。

②面对爱情的不同形式,要学会分辨,从中体会到爱情的真谛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爱。作为爱情三部曲,作者提到了激情之爱、亲密之爱和承诺之爱。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爱情形式。

书中乌尔比诺医生的父亲,被感染了霍乱后,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给自己的妻儿留下一封信,这是诀别的爱。

少年时的阿里萨把费尔明娜,当做自己的女神,这是激情的爱......马尔克斯认为他把半世纪里无数人的无数种爱,全部融汇在这一本书里,让我们得以见证爱情的万千可能。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见识到不同的爱情形式。正如母亲曾对少年阿里萨说过:“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爱情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所以能够经历不同的爱情,也是一种幸运。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故事三部曲,蕴含爱情的真谛

③在面对恐惧时,相信爱是可以战胜恐惧的

爱和死亡是马尔克斯在这本书中表现出来的主题,对于《霍乱时期的爱情》既是一部爱情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与恐惧抗争的书。

到了最后,他们战胜了年老的恐惧,死亡的恐惧和世俗的恐惧,勇敢的在一起。故事的最后,船长问,到底要漂多久呢?阿里萨做出了他的承诺,一生一世。到了七十多岁,阿里萨获得了完满的爱情。

在我看到,在遇到未知的事情时,恐惧是正常的一种心理。在爱情面前,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但恐惧是可以战胜的。在一段爱情中,要学会如何去爱。用爱去战胜恐惧,让这份爱长久的延续下去。

结语: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关于恐惧和爱的作品,书名提到的霍乱是一种传染病,是恐惧的代表,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正是恐惧中的爱情。对于阿里萨来说,始终是抱着“死亡唯一令他痛苦的是,他不能为爱情而死”。

面对爱情,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这部作品,只是告诉了我们爱情的不凡之处。至于爱情的真谛,要每个人亲自去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