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榮德生與無錫民國初年的“拆城”之爭

程彤光/文

辛亥革命以後,依託米、布、絲、錢“四大碼頭”所奠定的基礎,又逢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外國資本無暇東顧的良機,無錫的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無錫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初步確立,享有“小上海”之美譽。由此形成的物流、人流對城市建設和交通發展提出了內在要求,引發了一場要不要“拆城築路”的爭議。民國4年的《新無錫》報曾連續發表文章展開討論,榮德生等一批社會名流也參與其中。有人甚至聯名電稟南京軍巡兩署發表意見,也有外地人士致函無錫市市董事事務所進行“商榷”。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足見“拆城”之爭影響之大。

榮德生與無錫民國初年的“拆城”之爭

圍繞“拆城”問題,當時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拆城“為時太早”,應當“緩議”。“緩議者”分別從御外侮、制內亂、防盜匪等方面闡述了“倚城為保障”的重要性。有文甚至稱“無錫逼近太湖,各鄉梟匪縱橫”,“城內為紳商菁華所萃,尤匪所垂涎”,一日城牆拆除,則盜匪“呼嘯而來,飽掠而去,如入無人之境”,為“謀地方之安寧與自治”,故須“慎重於事先”。

而以榮德生為代表的“主拆者”,著眼“時勢之要求”,主張“急宜拆城不可遷延貽誤”。榮德生曾連續三天在報上發表《無錫宜拆城以改良地方說》一文,充分陳述了自己對拆城築路的見解。

針對“城牆禦敵”說,他指出今日“有攻城大炮、地雷、炸彈等種種利器,盡一炮之力,無堅不摧,城於何有!而不于軍械之精良是求,猶欲賴此以自固者,豈非至愚!”針對“城牆制亂”說,他認為區別於金陵要地,“無錫非用兵必爭之地”,且是否遭亂與有無城牆並無干係。他還以辛亥革命無錫光復時“不費一矢,而縣令逸”的事實為憑,說明靠城牆制內亂的想法是天真的。針對“城牆防盜”說,他指出“城居者有城垣而安,然則鄉居者亦未嘗以無城垣而不安。可見有與無相若也”。

榮德生與無錫民國初年的“拆城”之爭

光復門(1912年)

榮德生“拆城築路”的主張,確係“錫邑之發展”的長遠之計。當時的錫城“工廠林立,且歲有創設”,“有大宗之絲繭”,“有萬商雲集之米麥市”,已是“財富之區”。“然市街之狹窄”“實為商業進步之一大障礙”。一些“慕錫邑之盛名”前來遊玩的“他鄉之人”,也因“街市之狹隘”、“局面之不廣”索然而去。為此,榮德生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拆去城牆,填塞裡城河,而成為空場,於是就中央築馬路,兩旁建市房,漸推漸遠,期以數年,而整然秩然之新市街完全成立。”文章列數拆城築路之“四利”:其一,“附近之地價必增至倍蓰”;其二,“商店漸多,商業益振”;其三,“道路寬廣,往來便利”;其四,“房屋軒爽,氣象煥新”。他還以上海縣城、杭州西湖邊拆除城牆後“俱得優良之結果”的事實,說明拆城築路是“大可效法”之舉。

這場“拆城”之爭,雖在當時未見明確結論,但由此引發了錫城民眾對城市建設、交通發展的普遍關注和思考,這在無錫城市發展史上應當說是一次影響廣泛的討論。難怪當時報章稱其為“空前絕後之事件”。“拆城”之爭使拆城築路圖無錫發展的認識逐步統一。據《無錫市志》載,由於“拆城呼聲很高”,民國17~18年,無錫縣長孔憲鏗、孫祖基均曾呈文省府,要求拆除城牆改建馬路。當時省府鑑於各地均要求拆城,財力有限,故批示“緩辦”。至民國35年,又有工商人士及地方名流議案上報也未果。直到1949年無錫解放,當年12月無錫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才付諸實施,拆除城牆建成現今解放環路,為無錫城市建設拓展了發展空間。

榮德生與無錫民國初年的“拆城”之爭

1951年的古城牆

在大力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的今天,回首民國初年那場“拆城”之爭,猶讓人感慨良多,正如榮德生所指出的,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須有“超越尋常”之見,思“無錫之將來”,謀“遠大之規畫”,“天演自然之理,吾人貴順其道而行之”。

(圖片來源:《無錫舊影》《城市年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