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何在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

芦方文


为何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 要是能获得与苏军拼刺刀的机会,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要知道在拼刺刀方面,日军可是首屈一指的专家,在这方面美苏都自愧不如,根本不存在什么害怕,相反日军反而十分乐衷于拼刺刀。


为什么呢?整个二战期间,日军生产了680万把刺刀,光看这刺刀数量就该明白,日本对刺刀的热衷在世界上绝对都排得上号。

日本的三八大盖,枪身全长127.6厘米,再加上30式单刃刺刀后就可达166.3厘米,比日军士兵平均高度还要高上一大截。这种长枪管的设计思路,除了谋求子弹射程远,另外就是可以在刺刀战中弥补日军身高缺陷。

日本男子从小就要接受各种拼刺训练,把它当做重要考核目标。日军如此热衷拼刺刀,根本的原因还是穷,舍不得用子弹解决问题。

你可能会在各种电视剧看到日军和我国八路军,新四军拼刺刀。可是为什么没听到过苏军和他们拼刺刀的新闻呢?


既然日军有这么强大的白刃战能力为何不与苏军拼刺刀呢?

他们也想啊,可关键是对方不给机会啊。苏联军队大部分时间内,可不存在缺子弹的问题。

自古以来日军就有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习惯,觉得近身搏斗才是士兵英勇的体现,并且宣称,不会拼刺刀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因为武士道精神的支撑,日军近距离拼杀完全视死如归,试想一下,你有一个分分钟敢给你切腹自尽的经过充分拼刺训练的对手端着166厘米的刺刀冲上来,你不害怕?

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就是日军的作战态度。 苏军也不是没和日军小规模尝试过拼过刺刀,他们想着自己人高马大还怕那平均身高不足160的日本兵?

可是拼完后,他们就后悔了,本来与生俱来的身高优势,在日军刺刀面前都不值一提,没办法,谁让人家接受过系统化的训练呢。


日苏曾在张鼓峰干过一场,战争结束后双方统计了各方伤亡人数。

被枪弹杀伤:苏军869人,日军323人,交换率2.7:1。

被弹片杀伤:苏军1498人,日军572人,交换率2.6:1。

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还好啊,伤亡比率还没拉开,毕竟当时苏联的武器准备还没跟上来,可以表示理解。但是,接下来的数据就会让你吃惊。

被冷兵器杀伤:苏军110人,日军4人,交换率28:1,看看这数字,就知道日军刺刀的厉害,管你人高马大,照样一枪挑翻你。

到后来获得美国援助,苏军武器装备鸟枪换炮之后,远远看见日军就一顿枪林弹雨的招呼过去,根本不给日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实在是被他们那种刺刀捅怕了。

拼刺刀的前提就是你要冲到对方的面前,且对方没有合适的作战武器,只能选择和你白刃相接。 在二战的后期,因为知晓了日军刺刀的厉害,在1945年德军投降后,苏军直接出动坦克群在东北平原一路高歌猛进,一点机会都不给关东军。

任你武功再高,我照样一枪撂倒。都是热武器时代了,谁还跟你玩十八般兵器啊。

所以,板载冲锋对阵乌拉冲锋,直接单挑,乌拉是吃亏的。

苏军配备的冲锋枪在日军中仿佛就是割草机般的存在,大片大片的日军被收割被压制。况且日军和苏军交手又主要是在北方平原地区,来再多的日军也不怕,无非也就是多几轮扫射,日本人基本上没有和苏军拼刺刀的机会。

日本人拼刺刀技术,也就只有在稍微比他弱小的中国面前,才能发挥出白刃战的厉害,要是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也有美苏的装备,谁又愿意和日军拼刺刀呢?


中国军队对日军都是采取以多换少的打法,每一场战争后,不知埋藏了多少铮铮铁骨。在此,向那些不惧生死、保家卫国的抗战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历来现实


日俄战争中,日军与俄军就已经在刺刀上较量过了,日军当时对刺刀训练极为重视,加之战术合适,两三个矮小的日本士兵靠在一起,就能对付一个班的俄军,给了俄军深刻印象。

二战中,日军与苏军主要是在张鼓峰、诺门罕和苏军出兵东北的时候交过手,那时候的苏军已经跟当年的俄军完全不一样了,苏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除了大量装备坦克和火炮外,步兵更是大量装备各类自动武器,在西线与德军对抗都能部落下风,何况是日军?

位于东北的日军,在二战末期的主要步兵武器是99式步枪和99式轻机枪,几乎没有任何冲锋枪,相反,苏军在二战中装备了大量冲锋枪,仅波波沙就生产了500万支,苏日两军步兵遭遇,日军士兵还不等冲到身前展开刺刀战,就被苏军冲锋枪扫倒。因此,苏日两军当时不存在敢不敢拼刺刀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拼刺刀的问题,日军根本没机会。


深远防务观察


我们知道二战期间日军和中国军队拼刺刀,都获得了不错的胜利,但是,在面对苏军的时候他们就很少有使用刺刀和他们拼杀,这个主要是从国家的划分的,一方面我国武器落后,主要还是汉阳大造。

而日军使用的武器是防制毛瑟款的1898式,这款先进于中国军队的武器,还有就是他们所搭配的刺刀比中国军队的刺刀长,长刀对短刀,可以说他们在和中国军队作战的时候,他们的伤亡少于我军,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基本就是日军的刺刀比中国军队长,他们在和中国军队拼刺刀的时候他们就优于中国军队。

而为什么日军会专心在刺刀上面,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武士道制度,白刃战是武士道文化的高级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也以白刃战训练是不可少的,虽然,各国对于日军在枪上佩刀不理解,但是,实际上在单兵作战的时候确实刺刀的威力还是比较厉害的,因此,日军在战场上取胜于中国军队。

虽然,日军确实在近战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实际遇到热武器的时候,他们就算在勇猛也比不过苏军。我们知道开始的苏军、美军确实给日军给吓到了,但是苏军在调整作战策略后就很快扭转战局,要日军的伤亡增加了不少,但是苏军和美军发现了白刃战的缺点,他们准备了手枪,导致日军还是很害怕跟他们进行拼刺刀。

但是,日军的刺刀还是有一定的威胁,一旦日军发动夜袭就会血洗苏军或者美军,因此,在遭到几次伤亡后他们就采用了手枪来抵御日军,毕竟手枪的灵活比远程射击方便了不少,也可以对自己进行很好的防护。


苏军拥有强大武器装备,因此,在 后来苏军在遇到日军白刃战后,他们不在硬碰硬直接用冲锋枪进行设计,这种方式虽然射击精准度不高,但是,对于近身作战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日军提刀和苏军作战的时候还没走两步就直接给苏军冲锋枪击倒,等待日军只有死亡。

美军也根据日军的缺点,也改变了自己的作战方式,采用三人一小组,两人负责射击,一人负责补充弹药,然后在两人用完子弹后,这人就补上去,负责射击,另外另外两人进行掩护,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他们的伤亡。

所以,在苏军、美军改善了自己的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后,日军基本上就不敢和苏军、美军进行白刃战,因为,这样做就是直接送人头,所以说日军为了自己的考虑也不会对他们使用白刃战。


莫地方


二战时,日军的刺刀战也算是名声在外,可到了苏联那里却是成了银枪蜡烛,致使其丝毫不敢再卖弄。

苏联红军人高马大,日本人的身体太吃亏。

据战后统计,当时的苏联军人平均身高一米七一,而日本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五八,在战争末期,日军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还放开了征兵要求,一米四五的军人也能入伍,“小日本”这一别称当之无愧。

普遍看来,日军士兵还没有自己手中的三八式步枪高,就算再怎么锻炼,拼刺也是十分吃亏的,这点属于基因缺陷,是无法弥补的。这就如同小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战斗,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而苏军身高自然不用多讲,苏联远东地区的士兵伙食还算不错,比起风餐露宿的关东军强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士兵的力量自然是日军的几倍,很轻松的就能将日本兵撞开,日本士兵从体格方面,根本没有资格与红军相对比,双方拼刺往往是红军的单方面屠杀。

苏联人不给日军拼刺刀这个机会

拼刺刀时,双方发起冲锋的距离往往在50米之内。苏联军队装备了大量自动火器,一个步兵班能获得两到三支波波沙冲锋枪,使用弹鼓供弹的波波沙火力十分持久,比起日本军队中的轻机枪也强上不少,日本士兵往往一爬出战壕,便会被苏军密集的火力所击中,自然是不可能冲到拼刺距离的。

日本士兵离开战壕便会像麦子一样,成批的被苏军收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拼刺。

日本士兵不敢再拼刺

1945年,大部分关东军精锐士兵都被调往本土执行“一亿玉碎”作战,准备在日本岛上与美军决一死战。

被补充给关东军的士兵大多没有作战经验,可能前天还在日本读高中,转天便前往东北与苏联人作战,别说指望他们与苏联人拼刺刀了,不当逃兵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如果是关东军最精锐的士兵来了,也许还有胆量与红军一教高下,但这群“新兵蛋子”只能给苏联人白白送上人头。

据相关统计显示,大部分日军士兵在还没见到苏联军人的时候,便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到投降,根本是没有和苏军拼刺刀的可能性,更何况但当时的苏军还拥有大量坦克及装甲车,日军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拼刺刀了。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日本士兵根本不敢与人高马大的苏联红军拼刺刀。就算想,苏联军队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林供稿

实说历史


二战时期日军的白刃格斗术是最强的,论拼刺刀对付一个日军,八路军需要3名战士,国军需要4~5人,而苏军则需要6~7人。

百团大战时,冀西军区的杨成武司令员曾经对日军的白刃格斗术做过总结。日军刺杀术之所以强,主要靠三点:武器、体力、训练。

冷兵器作战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日军的三八大盖加刺刀1.801米,中国军队的中正式步枪加装刺刀总长度是1.685米,而苏军的步枪加刺刀仅1.666米。

虽然只相差十几厘米,但实战中却是致命的。当对手的刀尖还没有触碰到日军,鬼子的刺刀已经刺进你的胸膛。

论体力,中国军队和日军差距也很大,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在部队,生活水平都相差甚远。

日军每顿都有大米饭、罐头肉,是不是还去抢劫老百姓的家禽打打牙祭。而中国军队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八路军伙食就更差了。

小鬼子虽然矮,但又壮又有力量,白刃格斗是个体力活,在这点上日军优势明显。

苏军在体力虽然不输日军,但俄罗斯人人高马大,十分笨拙,反应速度远远不及日军。

在训练方面日军优势更明显,日军自小就普遍参加过军事训练,刺杀术是必修科目。

新兵训练时,每天需要练习刺杀上千次以上,还包括练习刺杀配合战术。

更为可怕的是日军为了练刺杀术,还拿中国百姓做实验。据老鬼子金子安次回忆说,活体刺杀主要是练习如何避开肋骨,直次心脏。


日军的刺杀术有多厉害,从一些实际案例可以得出结论。诺门坎战役时,苏军的兵力、武器对比日军至少都有三倍以上的优势。

但结果苏军的伤亡还高于日军,其中冷兵器造成了伤亡高达30%。

据一名苏联老兵回忆,诺门坎战役中,三个鬼子相互配合对战他们两个步兵班,他们差不多死伤十几人,而三个鬼子竟无一人受伤。

国军在石牌保卫战时,胡琏的11师曾和日军发生过万人白刃战,经过3个多小时血战,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据战后统计,这场大血战,国军兄弟虽然表现的极为英勇,但和日军的伤亡比例高达5:1。

八路军在百团大战时,也曾和日军发生过不少白刃战。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三个八路军才能对付一个鬼子。


为啥八路军的刺杀要强于苏军和国军呢?主要有两点原因:八路军抓获日军俘虏,基本都会让他们教授刺杀术,然后再全军普及。

其次,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太差,还有不少人连枪都没有,所以非常重视白刃战,自然而然就会加强刺杀训练。

即便是这样,在两军对战时劣势还是很明显。据一名练过武术的老兵说,他第一次和鬼子拼刺刀时,刚一出手就被鬼子把枪挑飞了。

他练过武尚且和日军力量相差这么大,其他战友就更吃亏。

不过大家都不怕死,几乎都是拿命相拼。往往都是被日军刺中时,选择迎刃而上,和鬼子同归于尽。就是依靠这种打法,八路军才能在敌后生存,才获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和支持。



花木童说史


不是不敢,而是没机会

首先先跟大家说明一点,在二战中日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尤其是日本关东军,其巅峰时期的战力更是不可小觑。

1939年5月11日,日本关东军与苏军在诺门罕地区爆发交战,这就是著名的“诺门罕战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都认为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是大获全胜,但根据后来的解密文件显示,在这场战役中,苏军在火力和兵力均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以惨胜告终,伤亡甚至比日军还大。

与卢沟桥事变相似,诺门罕战役的爆发也是由一起突发事件引起的,也是日本关东军“以下克上”的经典案例。在战争爆发后,日军狂妄自大,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连弹药都没有备齐,前线兵力也不充足,有很多参战部队还是边境巡防部队,并非精锐。但就是如此一支准备不充分的日军,却给予苏军以重创。

由于双方的战场位于平坦的大草原之上,苏军统帅朱可夫调来大量装甲部队,其中坦克数量更是有7:1的优势,但到了前线的苏军发现,日军根本不怕坦克。面对苏军的装甲部队,日军利用工事顽强阻击,并且多次在夜晚组织反击,用燃烧瓶击毁大量苏军坦克。

眼见在正面战场上无法突破日军防线,朱可夫紧急从欧洲地区往远东运送大炮军火,而为了调运军火,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快崩溃了。(为了压制日军,苏军调来大量机枪和火炮)

平心而论,在诺门罕之战中苏军完全就是用铺天盖地的火力把日军击退的。但面对战力爆表的日军,苏军的亡则大幅高于日军。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伤亡共计2.5万人,而日军伤亡只有1.9万人。

在整场战役中苏军共计消耗弹药81000吨,而日军则因为轻敌,且当时日军的主力在关内与中国军队作战,火炮和弹药均储备不足,以至于最后被迫撤退。但是即便如此,日军步兵仍旧多次打退苏军装甲师的进攻,并多次与苏军发生肉搏战。

当时日军的单兵战斗力非常厉害,绝对不怵人高马大的苏军,在双方的刺刀较量中苏军更是彻底完败,不存在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的说法。

日军是二战时期最重视单兵格斗的军队,日军在二战初期时的兵员素质也非常高,格斗技术在各国军队中都是拔尖的。而且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也非常适于近战肉搏,该枪加上刺刀全长166.3厘米,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军日士兵的平均升高,这在肉搏战时很占优势。无论是美军还是苏军,日军都是敢于向前近战的。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皆是带刺刀冲锋)

不过碍于军事思想的落后以及国内资源的枯竭,日军非常轻视突击步枪和冲锋枪的使用,直到战争后期才开始给前线部队配发冲锋枪。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大量使用汤普森冲锋枪和M3式冲锋枪,根本不给日军贴身近战的机会,而苏军也在1941年开始装备了大量波波沙冲锋枪。虽然日军也在同时期研制百式冲锋枪,但由于该枪造价十分昂贵,使得装备的数量并不多,这导致日军在战争后期经常遭到美苏两军的火力压制。

(百式冲锋枪,由于设计问题和造价高昂,该型冲锋枪只造了3万把,而相比之下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则造了600万把)


千佛山车神


二战时哪个国家的士兵最喜欢拼刺刀?不用问肯定是日本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全世界闻名。

即使日本兵拼刺刀再厉害,其实那也是冷兵器时代该干的事。日本兵拼刺刀只所以在中国大显神威,那就是因为中国缺枪少弹的原因。

日本人拼刺刀的武器是三八大盖我见过,以前民兵训练就有。它明显比中国的枪要长一些,刺刀也长一些,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对拼刺刀的研究,因此日本兵在和中国兵拼刺刀时占尽了上风。据有过和日本兵拼过刺刀的老兵回忆,当时日本兵一个组和——也就是三个人背靠着背战斗——中国十个士兵围着都无可奈何。




当然了日本兵拼刺刀在中国大显身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兵体质好。日本兵每天伙食里都有肉,而中国兵不但吃不到肉有时连饭都吃不上,身体非常瘦弱。拼刺刀枪长有技术是一方面,力气也很重要。你刺人家,人家一扒拉你的枪就歪了,人家刺你,你怎么拨打都拨不动,你不死谁死。

因为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而中国士兵拼刺刀又很弱,所以在战斗中就非常喜欢和中国士兵拼刺刀。中国士兵和日本人拼刺刀几乎都是没有枪弹迫不得已,而日本人一看中国士兵想拼刺刀,有枪弹也不用,马上把枪弹退下冲过来拼刺刀。



至于日本兵二战时不敢和苏联人拼刺刀这个说法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日本人是很骄傲的,二战前也和俄罗斯在中国交过手。日本战胜了俄罗斯不但在中国东北占稳了脚跟,而且把俄罗斯在清朝时占领的中国领土也抢过来了不少。日本兵只所以没有和苏联人有过拼刺刀的情况,恐怕是苏联人没有给日本人机会。苏联人在东北横扫关东军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武器弹药也是充足的。他们怎么会给日本人拼刺刀的机会?所以你提这个问题应该是个伪命题。


占礼杂谈


为何在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

谁说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恰恰相反,是日军想和苏军拼刺刀,苏军躲着不敢拼。

实际上,在二战中,日本一开始确实是拼刺刀很厉害的。因为只有日本将拼刺刀作为训练内容,并将拼刺刀与武士刀联系起来,所以日军拼刺刀不怕死,因此取得了一些优势。

当然,这也是日本资源不够丰富,补给困难给逼的。而且面对我中国“大刀队”,也不是对手,没有什么能够吹嘘的。

而苏军,虽然号称是战斗民族,并且身材高大,但是因为没有进行过拼刺刀训练,所以在与日军交战过程中,并不占优势。所以,苏军都是躲着日军,不与日军拼刺刀。

在这个基础上,日军更加狂妄,甚至加强了对刺杀的训练。

只可惜。

等到日军苦练拼刺技术,再次与苏军交战的时候,苏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升级。直接使用冲锋枪对付日军的冲锋,而日军的武器还停留在“三八大盖”上,整整差了一个级别。

所以,被苏军欺负的特别惨,简直就是屠杀。

后来的美军也不吃日军这一套,从不与日军拼刺刀,财大气粗的美军,直接每人配发一直手枪,专门应对日军的拼刺刀战术。

所以说,日本的战术、武器,早就落伍了,等到八年抗战结束时,中国发展起来,完全有能力将日军赶出中国。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众所周知,二战伤亡惨重,无辜生命丧黄泉。当然,这其中就是战争所导致的,当时的二战规模以及范围是被世人所感慨,其震撼之大,突出的不乏是日军的白刃战,顾名思义,用刺刀上战场杀敌,说白了就是炫耀他们所崇敬的武士道精神,再通俗点讲就是缺弹药,他们要求以最少的消耗来达到像枪一样的破坏力,当然,这也不一定会实现。


对于中国来说,当时的抗战,和日军对抗已是困难,因为日军所用的刺刀比共产党的大刀要长得多,所以当大刀还未碰到日军时,会被刺刀所攻击,所以当时我国的伤亡比日军要大,但这并不满足日军的贪心,因为白刃战,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可用,它只是针对那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家。

与发达的美国来说,一开始美国可能有些轻敌的想法,结果在白刃战上吃亏,但后来美国研究出了如何不在白刃战上吃亏,他们先是引日军冲锋,然后用冲锋枪对他们扫射,之后再用手枪。由于手枪的方便便捷,射程远,可以不近身就可导致死亡,这就避免了日军刺刀的危害,所以这方法对对付日本的刺刀十分受用。



对于苏军来说,人家一开始就没有想让日军近身攻击他们,因为他们的武器先进才不会允许那种低级的武器,对他们的侮辱,他们很是聪明,一开始就先用冲锋枪杀日军个措手不及,然后用他们引以为傲的坦克来碾压他们,让他们没有还手的余地,即使日军也使用坦克,那也伤害不了苏军他们,而且白刃战体力消耗极大,而且日本那儿也比较缺乏资源,所以没有那金刚钻,怎么会用金刚钻去做瓷器活。

日本可以来说比较骄傲,但他们骄傲的有点过头,他们可能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抵得过他们的刺刀,但是苏军的武器十分发达,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是盲目的认为自己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是最为厉害的。殊不知他们相对苏军来说是最差的,苏军的武器比他们厉害千百倍,所以日军才不会与苏军比刺刀。


军武小咖


有网友问: 为何在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说法,日军与数据战斗拼刺刀的次数还是比较频繁的。

日苏张鼓峰战斗,苏军战伤2752人,日军战伤914人。战斗结束,双方卫勤部门详细统计了各自负伤原因,被枪弹杀伤,苏军869人,日军323人,交换率2.7:1,被弹片杀伤,苏军1498人,日军572人,交换率2.6:1,被冷兵器伤,苏军110人,日军4人,交换率28:1,就是说苏军刺刀伤超过了3%。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高的比例。

就是拼刺刀最频繁的抗日敌后战场,因为刺刀负伤的八路军比例,为对日军作战,炸伤30%、枪伤53%、刀伤4%、打扑伤10%,其中刺刀伤为百分之4,日军是很喜欢白刃战。因为弹药不足,所以比较依赖用刺刀最后解决,但是真正的拼刺刀,日军也不是纯粹的刺刀冲锋。而是在两翼机枪和后面的掷弹筒掩护下,在近距离投入刺刀战。极少会出现一个中队投入白刃战,只是单纯刺刀冲锋的事情,除非是丧失了所有自动武器和弹药。

在苏日战争,苏联对日军作战,苏军的损失原因占比为枪伤44.2%,炸伤48.4%,航空杀伤6.5%,冷兵器杀伤0.9%。这个比例与1905年日俄战争近似,日军对苏军作战,日军损失占比为枪伤36%,炮伤52%,其他基本是手榴弹杀伤和航空杀伤。在二战最后阶段,苏军还有0.9%是刺刀伤害,在二战来说,除了我国战场,已经是非常高比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