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說到二戰歐洲的東線戰場,經常有人拿蘇德戰爭中雙方的生產力說事兒。巴巴羅薩行動初期,蘇軍一路節節敗退,僵化的指揮能力和對德軍的始料不及在戰爭初期暴露無遺,然而蘇軍這臺龐大的戰爭機器全面開動後,局勢發生逆轉,畢竟戰爭不僅僅是正面戰場上的拼殺,更是兩個國家工業水平、生產力、人口數量、資源儲備等的綜合對抗,尤其是這種舉全國之力的全面戰爭,更是對交戰雙方戰爭潛力的全面挖掘。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對決,庫爾斯克會戰就是數量勝過質量的最好戰例

而蘇聯和德國在戰爭期間的整體戰略和武器設計思路,忠實的刻印在了雙方的武器設計上,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蘇聯和德國在坦克設計和工藝上的差距,雖然這些差異無法全面且忠實體現戰爭時期雙方整體戰略的不同,但我們仍然能夠管中窺豹,以此來窺視蘇德戰爭中雙方的整體戰略思路。

蘇聯坦克的生產工藝

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生產了大量的T-34坦克,從T-34/76到T-34/85,期間由於生產廠商和工藝的不同,劃分有大量的細分型號,從T-34坦克的演變史就能夠看出,蘇聯為擴充這型坦克產能做出的努力。首先先來澄清一個誤區,現在很多人都認為T-34坦克的工藝粗糙,所以其生產工時要比德國坦克短的多,事實卻並非如此。事實上T-34坦克的生產工時與豹式坦克旗鼓相當,甚至有的T-34生產工時要比豹式坦克更長。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STZ廠在1942年生產的T-34坦克,隨著戰線的臨近,工藝被極度簡化,大量直面鋼板取代了曲面

真正讓T-34產量如此之大的是其簡易的工藝水平,我們先來看看列寧格勒拖拉機廠(以下簡稱STZ廠)生產T-34/76坦克的工藝演變史,1941年,STZ廠生產的T-34/76坦克工藝較為繁瑣,擁有弧形的炮塔正面裝甲和炮塔後裝甲,折線型的正面炮盾,而到了戰況吃緊的1942年,STZ廠的T-34/76已經經過大量簡化了,炮塔由大量直面鋼板焊接而成,炮盾也取消了切削,其生產工藝大大簡化。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STZ廠“發明”的全鋼製負重輪,就是工藝大量簡化的產物

除了炮塔上的生產工藝演進之外,STZ廠還在41年10月設計了全鋼製負重輪,這是由於當年蘇軍的橡膠資源極度匱乏,蘇聯的國土全部處於北溫帶和寒帶,天然生膠資源只能依賴進口,雖然在戰前就開始了對合成橡膠的研製,但衛國戰爭中,蘇聯和合成橡膠產業遭受重創。雖然蘇聯在1932年就掌握了人工合成丁鈉橡膠的技術,但丁鈉橡膠的物理性能較差,只能製造膠鞋底等彈性較小的產品,而且丁鈉橡膠在嚴寒條件下會凍的失去彈性。所以STZ廠索性開始生產全鋼製負重輪,隨後各工廠也開始紛紛效仿。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當時的T-34坦克常常會在中間使用全鋼負重輪,或間隔佈置

除了STZ廠之外,其他工廠也在拼命降低T-34坦克的生產難度,這裡再舉幾個極端的例子,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烏拉爾重型機械製造廠(以下簡稱UZTM廠)生產的T-34,採用了“Formochka”炮塔,也就是熱拉伸炮塔,這種炮塔的工藝十分簡單,由大型水壓機衝壓鋼板一體成型,這種炮塔的防護能力非常有限,僅有約20mm左右,由兩層整體衝壓件構成,但是生產工時卻大大縮短了。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看看這輛T-34的炮塔是不是十分光滑,並非蘇聯提升了鑄造工藝,這是一體成型的“Formochka”炮塔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哈爾科夫廠(以下簡稱183廠)生產的六邊形炮塔T-34,41年9月17日,哈爾科夫的183廠開始搬遷,1942年,搬移到烏拉爾地區的183廠開始繼續量產T-34坦克,這一時期183廠生產的部分T-34居然用上了土坯鑄造炮塔,這種炮塔的外形與普通六邊形炮塔完全一致,卻使用土坯鑄造而成,炮塔上分佈有大量合模線,其鑄造工藝與三千多年前的古人使用陶範鑄造青銅器沒有什麼區別。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生產線上的土坯鑄造炮塔,這種鑄造工藝要求極低

綜上所述,蘇聯在戰時的坦克生產工時並沒有減低多少,甚至因為大量婦女和兒童等非熟練工種的加入而變得更長,真正讓蘇聯坦克產量飆升的原因並非是工時的縮短,而是製造難度的降低,從焊接炮塔轉變為鑄造炮塔,車體上的許多零件也從鋼板切割零件轉變為更容易製造的鑄造件,這使得T-34坦克的製造難度大大降低,183廠在搬遷的過程中,丟失了丟失了軋鋼機等一批大型生產設備,但是其仍然是1942年生產T-34數量最多的工廠,可見這種生產難度降低帶來的好處。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戰爭末期,蘇聯坦克的鑄造和焊接工藝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看看這粗陋的炮塔接縫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同盟國的援助,當時美國和英國不僅僅對蘇聯提供了大量現成的坦克,卡車等裝備,還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工業設備。183廠所有的大型立式車床全部由英美等國家提供,沒有這些大型立式車床,T-34坦克的炮塔座圈都難以生產,此外,盟軍還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包括小麥、麵粉、種子、肉類罐頭、雞蛋、香腸、奶粉等等事無鉅細。總量超過超過600萬噸,蘇聯能夠贏得最終的勝利,與西方的援助也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一點是誰都否認不了的。

德國坦克的生產工藝

而德國這邊的戰略思想與蘇聯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發動二戰,,是因為德國在《凡爾賽合約》簽署之後受到了諸多限制,連列寧都說,這是對德國進行敲骨瀝髓的盤剝。正因如此,希特勒的主要職責是振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德國經濟。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振興德國經濟最有效,也是最極端的辦法,就是發動一場侵略戰爭。德國民眾支持希特勒,就是因為希特勒上任初期對民眾福利的保障很高,對振興德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作用。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不可否認,二戰初期德國的社會福利還是很高的,這位希特勒提供了大批忠實簇擁


正因如此,德國在1943年才發動了全面戰爭動員,事實上,這一時期的工業還比較依賴人工,就連美國都大量號召婦女進入工廠流水線,當蘇聯和美國進行全面戰爭動員後。德國仍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因為全面戰爭動員會嚴重破壞國家的經濟和民生,再加上希特勒上任前早已誇下海口,德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工業和產能預估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德國在戰爭時期的裝備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虎式坦克的各種履帶,都這時候了還分左右履帶和運輸履帶,德三你想啥呢??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德國在武器設計上也走入了一條死衚衕,先來說說衛國戰爭前的德國坦克設計,這一時期的德國裝甲車輛擁有垂直的裝甲和充裕的車內空間,而且大多數反坦克火力都是37mm反坦克炮,就連著名的虎式坦克,其整體設計思路也只能視作是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的放大版,其噸位指標也從剛開始的30噸飆升到36噸,最後直接提升到56噸,僅從設計思路上來看,虎式坦克無疑是落後的。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虎式坦克的噸位浪費現象非常嚴重,這種直接放大的設計思路貫穿了德國的坦克發展史

在入侵蘇聯後,德國很快遇到了裝備厚重裝甲和76mm火炮的T-34坦克和KV-1重型坦克,這兩種坦克對德國造成的衝擊是極其巨大的。遭遇T-34前後,德國坦克的設計思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之後設計的虎王,豹式,追獵者等作戰車輛無一例外,都採用了傾斜裝甲的設計,與此前的德國坦克差異巨大,而且德國人在這裡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模仿T-34的整體裝甲佈局時,德國人明顯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豹和虎王坦克早期型與T-34一樣採用了弧形的炮塔正面裝甲,都出現了窩彈區問題。直到後期型號才得以解決,而T-34坦克的正面弧形裝甲下方就是堅固的首上裝甲,其窩彈區問題並不嚴重。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還是這張老圖,解釋虎王和豹式的窩彈區問題,具體見我的歷史文章

最後再來說說希特勒的瞎指揮,這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希特勒本人並非科班出身。所以許多國防軍的老牌貴族軍人對希特勒是不屑一顧的,而希特勒為了展現其“軍事才能”,往往直接插手武器研製和戰略制定,希特勒本人又對超重型戰車有種近乎偏執的狂熱,在他的干涉下,德國坦克設計陷入了一種“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怪圈,許多不切實際的超重型坦克項目都是在他的一再堅持下上馬的,這些項目浪費了德國大量的資源。

簡陋的哲學,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坦克生產工藝對比

鐵路運輸的虎王坦克早期型號,坦克後面的是一卷作戰履帶,要先換裝這種履帶才能投入戰鬥,德國你這整啥呢

最後再來說說工藝,德國坦克較少使用鑄造件,其加工精度較高,對工業設備依賴較為嚴重,在後期的空襲中,德國miag工廠由於盟軍轟炸陷入停產,這在蘇軍中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最飽受詬病的是工藝,以虎式坦克為例,其早期型號履帶還分左右,左邊的履帶與右邊的履帶無法通用,而且鐵路運輸時還要配套專用的運輸履帶(虎王也有這個問題),大敵當前,德國人還有心思糾結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武器又怎麼能夠大規模生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