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却斗不过一个刚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用户58803258887


有一个成语叫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对于魏忠贤来说他就是那只狐狸,而老虎就是他身后的皇帝。魏忠贤权力来源于皇帝,并不是他本人,他不过就是一个阉宦而已,除去皇帝给他的权力并没有太多的资本,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魏忠贤不能够谋朝串位,和崇祯可以上位之后马上解决掉他。

政治角度来看扳倒魏忠贤这件事

明代政治体制始创于朱元璋,当时朱元璋解决了一切可以阻碍皇权集中的势力。当时还设有宰相,相权制约皇权,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前有外戚制约皇权,明朝就规定皇家子弟婚配都是寻常百姓人家不再是望族门第之家;以前有军队作乱,朱元璋就将将领和士兵分开,降低军队战斗力等等。但是唯一有瑕疵的事情是朱元璋没有处理好后宫势力,这才导致了后来宦官专权的可能性,虽然他也立了碑“皇宫不得干政,予者斩”的规矩,但到了英宗时期被太监王振毁了这个碑之后,太监专权的事情就屡有发生。

可是太监的权力和皇权终归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这群特殊人群是依附于皇宫而存在的,要是没有皇权的保护,太监什么也不是。因而不管太监是专权还是擅政都只是部分或者全部代表了皇权。魏忠贤权力最鼎盛的时期也仅仅是代表明天启皇帝而已,他仅仅就是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天启皇帝的权力表达出来,其实魏忠贤就是天启皇帝的代言人。

明代皇帝大多都特有个性,有喜欢年纪大的,有喜欢炼丹信道的,有不喜欢见大臣的,有喜欢打架的,而这位天启皇帝也不例外,喜欢木匠,用今天的话来说天启皇帝是一个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可他是个皇帝,他除了木匠其它事情都不要听,于是魏忠贤只要哄好皇帝自己就可以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狐假虎威!他就好比依附在皇帝皮上的毛。等天启驾崩崇祯上位皇帝换了,这个毛要还是不要歧其实也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崇祯即位对魏忠贤由试探到铲除

虽然魏忠贤在天启皇帝时期势力看起来很大:文臣有“五虎”,武将有“五彪”,另外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感觉朝野上下、军队内外都是他的人。然而这一切都在新皇帝即位后即将土崩瓦解。

看看崇祯怎么对付魏忠贤的:首先对于魏忠贤当时组建的净军就是武装起来的太监,当时由涂文辅率领可以算是魏忠贤的亲兵,崇祯是一再安抚,怕他们在宫中生事变,特地放假一个月让他们回去探亲,并照发工资。

上谕阁臣曰:“内系军士皆魏忠贤招来,一朝散去,恐其事变,不如善遣之。”因传旨“内操军士劳苦持甚,着给假一月归家省亲,仍给月粮从优犒赏”众皆欢感。《崇祯遗录》

其次对于魏忠贤,崇祯也是一再赏赐,魏忠贤知道崇祯不会用他,一再请辞,崇祯不许。这是客氏也请辞我想她可能想表面客气一下,没想到崇祯同意了,没办法客氏将天启皇帝头发、指甲在灵前烧了,大哭离去。对于客氏可以说魏忠贤的心上人也是出谋划策之人,一下子离去对魏忠贤来说失去了重要的力量和情感寄托。


在这个过程中魏忠贤和崇祯的较量一直是忽明忽暗,一开始魏忠贤请求辞去东厂的职位,崇祯不允许;后来又请求停止全国各地给他建生祠,崇祯又允许了;再后来魏忠贤又请求辞去职位,皇帝又不答应还亲自召见他,让他好好干。我想崇祯一开始也摸不准魏忠贤是否有谋反的企图或者是否会纠集朝中势力反对他,因而对他还优待有加,时间久了崇祯进一步魏忠贤退一步,这一进一退让崇祯看到魏忠贤心虚的一面,才有了铲除魏忠贤的底气。

《崇祯长编》【丁卯天启七年九月初一】癸亥……东厂太监魏忠贤辞任。温旨不允。《崇祯长编》【天启七年九月廿九日】辛卯……东厂太监魏忠贤疏请停止建祠。允之。《崇祯长编》【天启七年十月十一日】甲辰……东厂太监魏忠贤、司礼太监王体乾各疏辞登极覃恩,俱优诏答之。

而崔呈秀事件成为朝廷风向转变的导火索。崔呈秀是魏忠贤的党羽之一,起因是有人弹劾崔呈秀没有丁忧守制,这种特例在明朝也有过像张居正夺情事件都是皇帝特批要求继续工作不要回家丁忧的,这就是夺情。崔呈秀也向崇祯解释当时是天启皇帝要求夺情,并非自己不想回去丁忧守制,但崇祯还是将他打发回去,这件事让朝中大臣看到皇帝想到扳倒魏忠贤的想法。之后弹劾魏忠贤的奏折如同雪片飞到崇祯面前,但这些都没有让崇祯下定决定,直到一个嘉兴贡生攻击魏忠贤的奏折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崇祯却拿出来给魏忠贤看,魏忠贤也认罪了,崇祯就以保护他为由,把他送回凤阳安置。就这样魏忠贤倒台了,没有幻想的血雨腥风,宫廷恶斗,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倒台了。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崇祯才明白魏忠贤其实就是依附在皇权上的一条狗而已,没有了背后的皇权,就是一条丧家之犬。于是崇祯就命令锦衣卫带人去追拿已经在路上的魏忠贤进京,只要回京就是一死,早就得到消息的魏忠贤知道皇帝对他下手了,就自缢而亡。

在开头就说道魏忠贤其实就是狐假虎威,没有背后的皇权,他其实什么也不是。从崇祯处理魏忠贤这件事情来看,其实过程有些复查了,他可以一道圣旨把他打发出去再收拾他,很简单的事情,却绕了好多弯弯在里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崇祯不是一个果断的皇帝。对照后来的一系列事情以及明朝灭亡,都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的性格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