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當一個人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最喜歡的,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01 幫助孩子找到自我的價值,這是我們父母的責任

剛剛看了一個李玫瑾老師分享自己如何把曾經數學只能考15分的女兒成功送進首都師範大學的視頻,非常有感觸。

她說女兒正式上學後,她第一次去開家長會,老師說:“我們班有一個孩子腦子特慢,但是學習特努力。”後來,李老師才知道老師說的正是她的女兒。

得知真相後,她雖然心情鬱悶,但也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後來女兒上了中學,全年級四個班120名學生,每次考試後,學校都要組織那些考100名之後的學生家長開一個會,讓家長回去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李老師每次都去開這個會。

還有一次,女兒回來給她報成績,數學滿分150分,她只考了15分。

儘管女兒成績如此糟糕,李老師卻從來不斥責她,也不逼迫她,因為她明白女兒數學成績不好不是她不努力,是她真的沒有這方面天賦。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


然後李老師就跟女兒商量說以後學一個不用考數學的專業,至於到底學什麼專業,在女兒初二到初三的階段,她一直在跟女兒探討這個問題。

後來女兒主動說想當音樂老師,李老師也覺得當老師挺好,而且女兒從小唱歌就很好,所以她很贊成女兒的想法。

確定了目標後,李老師就把女兒送去學鋼琴了。

後來,女兒的鋼琴老師跟李老師說:“你這孩子特別適合學音樂!”

在音樂夢想的推動下,高考後,女兒很順利地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

李老師感嘆說:“成年人給孩子什麼,孩子就回報給你什麼。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你要跟他做朋友,你要讓他有一個陽光的心態、健康的心態,而不是逼迫他達到一個你認為的高度上。我一直強調幫助孩子找到自我的價值,這是我們父母的責任。”

我覺得李老師說得很對,如果她當初沒有幫助女兒找到自己擅長的音樂,而是一直逼迫她學不擅長的數學,那她的女兒最後一定不能成為全校唯一一個考上北京211大學的人。

所以,幫助孩子找到目標、找到他擅長且喜愛的東西,這點真的很重要。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了》節目現場


02 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最喜歡的事

著名漫畫大師蔡志忠說:“當一個人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最喜歡的,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姚明、丁俊暉、孫楊,最厲害的都是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最喜歡的事,所以瞭解自己的才能、短板,這個是最重要的。”

蔡志忠老師4歲半就確定了畫畫是他一生的目標,為此,他只上到初二就沒有再繼續讀下去了,而後隻身去到臺北追逐夢想,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他手握獎盃,眼含熱淚地說:“我特別要感謝我的父親,因為他沒有逼我繼續上學,沒有叫我去補習班,沒有叫我去電腦班,也沒有將他一生未完成的願望,要我去替他完成,才使我有機會畫漫畫,感謝爸爸!”

後來,初中都沒畢業的蔡志忠老師在應徵中擊敗了和他一同應聘的二十九名大學生,成功進入了光啟社。

事後編輯問他:“怎麼那麼篤定我們會要你這個沒文憑的人?”

他回答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有人適合做做總統,有人適合掃地,如果適合掃地的人以做總統的人生目標,那隻會一生痛苦不堪,受盡挫折。我知道自己能畫,也喜歡畫,所以我就適合做一個畫漫畫的。”

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真的很重要。

當今火箭隊球星詹姆斯·哈登在12歲時就把成為NBA球星當成了人生第一目標;美國著名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2歲就上了美國最紅的節目;邁克爾·喬丹3歲半就開始打籃球了……

他們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早早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目標,並且數年如一日地堅持了下去。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漫畫家蔡志忠


03 多才多藝就等同於一無是處

關於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蔡志忠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說拿兩張紙,一張紙上寫自己會什麼、不會什麼,另一張紙上寫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然後把會的和喜歡的結合到一起,那就是適合你的目標。

另外,蔡志忠老師還認為目標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他曾在訪談中說自己的女兒數學考零分,但他仍然請女兒吃牛排,因為女兒的美術考了140分,那數學考零分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他看來,多才多藝就等同於一無是處,成功並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專注於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最好。

他建議家長一開始可以讓孩子多涉獵一些東西,而後讓孩子從中找到他比較擅長什麼、比較喜歡什麼,明確目標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這一目標。

蔡志忠老師的話讓我想到了《伊索寓言》中一則題為《母獅》的寓言,說的是野獸們因為誰一胎生得最多這個問題爭執不下,後來它們找到母獅,問它:“你一胎生幾個孩子呢?”母獅大笑著回答道:“我一胎只生一頭,可它是一頭威猛的獅子啊!”

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是:價值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

曾經看到過一段話說:“如果你再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很多厲害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多年如一日始終圍繞一個領域鑽研打磨,拒絕了很多誘惑及其他機會,只在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

我覺得蔡志忠老師說得很對,多才多藝等同於一無是處,因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樣都學一點,那結果必然是每樣都學得不精。

所以,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學太多東西,奢望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蔡志忠漫畫《史記》


04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90%被大人教壞了

蔡志忠老師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90%被大人教壞了。”

是啊,仔細想想生活中懂得幫孩子確立適合的人生目標,並且能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的身後挺他的父母又有多少呢?

每個人適合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父母不要凡事都以大原則來要求孩子。別的孩子數學好,他就一定得數學好;別的孩子考100分,他就一定得考100分;別的孩子跳舞棒,他就一定得跳舞棒……更不要把自己的心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歡且不擅長的事。

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依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愛好早日確定目標,而後站在孩子的身後,鼓勵、支持他朝著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相信終有一天,你的孩子會在他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因為一個人只有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他才願意長期堅持下去、努力把這件事做好並且還能做得快樂。

最後,請記住一句話:“小孩是箭,父母是弓,弓只能幫助箭去到它要去的地方。”


漫畫大師蔡志忠:我女兒數學考零分,但我仍然請她吃牛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