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5000年燦爛的文化歷史,而且在歷史上,漢朝,唐朝,明朝等時期,我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國。正因如此,我國的文物數量就非常多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的許多文物流失海外,至今仍然沒有回到國內。而我國開始追討海外文物後,也追繳回了很多被販賣或掠奪到國外的文物。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在這一過程中,有許多人為追繳海外流失文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甚至一生的努力。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張伯駒是張鎮芳的兒子,袁世凱的表侄。同時也是一個神童,7歲上私塾,9歲就會作詩了。而他小時候家裡也十分富裕,所以從小就養成了鑑賞和把玩文物的愛好。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張伯駒一生收藏了大量的文物,不僅如此,他還將他畢生收集的文物全都捐獻給了國家,包括珍貴的陸機《平復帖》卷、隋展子虔《遊春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范仲淹《道服贊》卷等等,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遊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1945年日本投降後,許多故宮內的珍貴文物流傳到了民間,當時這件作品在裝裱名匠馬霽川手上,張伯駒得知後,迅速告知故宮,希望故宮出價將這件作品買下來,然而馬霽川一聽是故宮要買,價格立馬水漲船高,漲到800兩黃金,無奈之下,張伯駒賣掉了自家弓弦衚衕的一串院子,還賣掉了大量金銀首飾,籌集資金,最終以220兩黃金才將這幅畫買了下來,最終捐獻給了國家,他對文物的喜愛可見一斑。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張伯駒這輩子收藏了那麼多珍貴文物,其價值無法估量,卻將這些文物全部捐獻給了國家,他不心疼嗎?不過他卻認為,只有捐獻給國家,讓更多的人看到,中華文化才能夠源遠流長。

他將畢生收藏捐給國家,價值無法估量,晚年生病卻遭如此待遇


年邁的時候,張伯駒由於身體狀況出現問題,需要住院接受治療,然而醫院卻以為他很貧窮。表示他這種等級不能住高級病房,讓人十分的心疼,事實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張伯駒確實是因為搶救流失文物才將萬貫家財散盡的。最終,是她的妻子找到了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說明情況後,張伯駒才在高級病房接受了治療,當時張伯駒就說了一句話,他認為現在的人都太愛錢財了,他的遭遇也讓人十分的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