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陳大志實現了40多年的脫貧“大志”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多虧黨的扶貧好政策,圓了我40多年的夢想。”3月8日,望著自家魚塘裡的1000尾草魚,洋縣八里關鎮龍溪村9組貧困戶陳大志感慨到。

陳大志實現了40多年的脫貧“大志”

陳大志和妻子都不是土生土長的洋縣人,他們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重慶市雲陽縣。40多年前,陳大志的妹妹遠嫁到洋縣,偶然一次到妹夫家探親,陳大志發現洋縣山清水秀、盛產水稻,相比當時由於乾旱,動輒就收不到莊稼的老家雲陽縣,這裡是個好地方。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陳大志帶著妻子、3歲的大女兒和不到1歲的小女兒移居洋縣,在秦嶺腹地的八里關鎮龍溪村定居下來。

剛到龍溪村的幾年裡,陳大志一家吃了很多苦,住的是茅草房,從生產隊借的糧食吃完後,要跑到10多公里外的姚家溝和東溝借玉米和穀子。一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天只吃兩頓飯。為了養家餬口,陳大志白天在生產隊幹活,晚上打著手電筒上山砍木棒、拾板栗賣錢。後來,陳大志家慢慢地有了8畝耕地,還養了2頭豬,修了3間土木結構的房子,告別了搖搖欲墜的茅草房。

陳大志實現了40多年的脫貧“大志”

日子稍微有點起色後,家裡連續添了3個女兒。5個女兒逐漸長大,陳大志和妻子卻由於疲勞過度,身體一天不如一天。2013年,63歲的陳大志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握著村幹部的手焦慮地說:“我和老伴獨自生活,我有冠心病要長期吃藥,這樣的苦日子啥時是個頭啊?”

幫扶幹部、生產隊隊長龔志富為了振作陳大志的精氣神,三天兩頭就往他家跑,和他拉家常,鼓勵他通過發展種養殖業脫貧增收。在龔志富的鼓勵下,本來只有1箱土蜂的陳大志不斷擴大土蜂養殖規模,還引進元胡種植。到2016年,陳大志家共有15箱土蜂、4頭豬和3畝元胡,人均純收入達到3290元,順利脫貧摘帽。

窮帽摘掉後,各項優惠政策卻沒有摘。“發展產業有補助,看病吃藥有報銷,我和老伴每年還能領到2500多元的養老金。但咱不能一直靠政府。”雖然陳大志和妻子都68歲了,但論發展產業的決心和本事,村裡許多年輕小夥都比不上。去年,陳大志養了20箱土蜂、20只雞、5頭豬,種了3畝元胡。餵豬掙了11000多元,賣蜂蜜掙了4800元,元胡賣了5000多元。“大志家日子越過越紅火,我要向他學習產業致富的本領。”同組貧困戶華如彥說道。

去年冬天,在幫扶幹部的建議下,陳大志在元胡地旁挖了一個2分田的小魚塘,從西鄉縣拉來1000多尾草魚魚苗,開始發展草魚養殖。“按8元一斤的市場價算,今年冬天我家的草魚可以賣2萬多元。”陳大志把致富“金算盤”敲得嘣嘣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