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佛八寶"究竟為何物?淺談"佛八寶"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佛八寶"究竟為何物?淺談"佛八寶"

引言:每一種宗教信仰總有其特殊所信奉之物,宗教之鼻將這些普通事物賦予不凡的寓意,以此來勸誡信徒皈依,讓人有所信仰,精神願望有所依託。佛教之中,"佛八寶"便被奉為佛教之珍寶,其中所包含的八種事物分別蘊含著不同的意義,代表著佛教之中的某種精神信念,具有祥瑞之內涵,被佛門弟子所敬重與珍重。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佛八寶"又稱"八吉祥"、"八瑞相",其起源於藏傳佛教,分別為寶瓶、寶蓋、雙魚、蓮花、右旋螺、吉祥結、尊勝幢、金法輪。這八種寶物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總體而言其寓意為和諧、祥瑞與圓滿等美好希冀。相傳,這八種寶物是隨釋迦摩尼的誕辰而來的天賜之物,天降祥瑞,自是受到信徒小心翼翼的供奉,又有傳說稱這八種寶物每一個都代表釋迦摩尼的一個身體器官,是神化之物,各自價值頗高,合在一起稱作"佛之八寶",神力無窮。

因此,"佛八寶"成為一種美好的代表物,所以尤其是在藏傳佛教的信徒中盛行將其作為一種裝飾圖案,用早建築、服飾、日常用具的點綴之中,希望因此受到佛祖與上天庇佑,在寺院、法物、法器、佛塔、服裝及繪畫作品中,常常可見。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一、"佛八寶"為何物又有怎樣意義?

如同其他眾多宗教文化的產物一般,"佛八寶"的寓意自然也是有多重說法與見解,在這裡我為大家摘選其中最為主流的兩種說法來分析,其一為本意的延伸,其二為釋迦牟尼的八大器官代表。

我相信,最簡單也是最明瞭的理解事物內涵的方法便是從事物本身的品性特點出發,將其表面蘊意進一步進行深層次的演化與推敲,再聯繫其產生的相關歷史文化背景,可以形成一套具有說服力的闡述體系。於是,以下這一解釋"佛八寶"的含義的方法便是從其本意延伸而來:

①寶瓶:瓶身圓潤光潔,清白透明,就好像佛教的修為一般圓滿無缺,通常人們會在其內裝滿寶石和甘露,再插上華麗的孔雀羽毛或是如意樹木,集美好安於一身,寓意吉祥圓滿。

②寶蓋:也稱作"寶傘",古時有權有勢的皇室貴族會被庇護在碩大的傘蓋之下,免受酷日與風霜雨雪的侵襲,是權力的象徵。而在藏傳佛教之中,其意義不再僅限於用於豪門貴族,而是天降神器庇佑所有信徒免受風雨與一切妖魔的侵襲,無論貧賤與高貴,一視同仁。

③雙魚:金魚可以在水中自由無阻地穿行,即使遇到汙濁不淨的水也可以看清前行之路,象徵著那些超脫的修行者,已具有洞察一切的功力,自由而釋然地呼吸著這世間的空氣,而佛教之中的雙魚寓意最高級的釋然與解脫,也有羽化再生的意味。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④蓮花:

蓮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譽,正如其特性一般,佛教中將蓮花奉為清澈、純潔、高雅的代表之物。

⑤法螺:右旋白螺在藏族中尤其受到歡迎,傳說釋迦摩尼傳授佛法之時聲震四方,振聾發聵,其聲便猶如吹螺之聲,十分洪亮又有震撼力,呼喚人內心的信仰,象徵著佛法穿揚四方,處處受人尊敬。

⑥吉祥結:此結為網狀,可以用它從生命之海中打撈出珍寶與幸事,並且它結構堅實有韌勁,具有穩定性。如其名,藏傳佛教將其寓意為永恆的美好,永隨佛祖的聖心便可以收穫永恆的真諦和寧靜。

⑦尊勝幢:原型是古代一種圓柱形的戰時的軍旗,統領軍隊戰勝敵人,象徵著佛便如此軍旗,擊退一切企圖傷害生靈的黑暗妖魔,用道法救贖天下,解脫眾生。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⑧金法輪:古代印度將法輪當做一種戰時的兵器,具有殺傷力,在佛教中寓意著一種無止境轉動的法輪,象徵佛光永遠普照人間萬物,庇佑終生,等待有信仰之人前來信奉與救贖。

當然,除上述闡釋"佛八寶"寓意的方法之外,另一種說法也廣為流傳,人們將這八種寶物與佛祖釋迦摩尼的八個身體部位對應起來,自然不同器官也各有其深意:

1、寶瓶:圓潤的瓶頸一如佛祖的脖頸,佛祖講法佈道之時,發人深思的話語從經脖頸從口而出,圓滿無缺,有著教化的深意。

2、寶蓋:"蓋"即為傘蓋,所以並不難理解其在這裡寓意佛祖的頭頂。寶傘能夠遮蔽風雨,為佛祖抵禦風霜,自熱也為佛門信徒遮擋妖魔邪氣的侵擾,其守護者佛法,因而意義重大。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3、雙魚:象徵著佛祖的雙目,目光敏捷,洞察世間萬物,其目光能穿透一切汙濁黑暗之物,從而尋得光明與正義,為世人指一條出路。

4、蓮花:高潔的形象正如佛祖之舌,無私無求講議佛經真諦,普告蒼生,至清至純。

5、法螺:代表佛祖的三條頸紋,如右旋螺的外殼有著條條紋路。

6、吉祥結:象徵著佛祖的心,傳說這吉祥結無首無尾,無窮無盡,就如佛之心境一般廣闊無邊,也如佛的生命一般,永久地宏偉於天地之間。

7、尊勝幢:象徵佛祖無限的功力,永恆的勝利。

8、金法輪:象徵佛祖的手掌,如同無止境轉動的法輪一般,擁有永恆之力。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二、藏族傳統民居之中"佛八寶"的運用

"佛八寶"作為藏傳佛教的經典文化之一,自然受到藏族人民的重視與尊崇,因此在其傳統民居的建造和裝飾等各個方面都有"佛八寶"的運用,由此可見信仰不僅對於人身心都有塑造,並且其影響也常常體現在生產生活之中,無形之間形成文化,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這也是教義的深厚魅力之一。

"佛八寶"被用在藏傳佛教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裝、哈達、地毯以及繪畫作品中,多以此八種圖案為紋飾,以象徵吉祥、幸福、圓滿。在藏族比較古老的民居中,常常可見各式各樣的壁畫裝飾,其年代大多都已久遠,蘊含歷史之髓,而"佛八寶"是藏族繪畫中最常見而又富於深刻內涵的一種組合式的繪畫精品。"佛八寶"運用在壁畫中時大多數情況出現在寺院,因為佛教的文化自然主要被運用於信仰之地,其一般繪於門廊和兩側壁面、殿堂幔帷、帷帳之上,同時有時也可見"佛八寶"的雕塑,都是十分珍貴且有歷史意義的寶物。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歷經滄桑變化,歲月洗禮,"佛八寶"意象一直以一種神秘而有魅力的存在影響著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始終被擺在受人尊崇和愛戴的地位之上。由其演化而來的各樣豐富莫測的圖案與五彩斑斕的花色被無限留存在藏區的精神之中,徘徊在世間,無形之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

當然,"佛八寶"不僅僅被運用在信仰禮教氣息最濃厚的佛堂寺院之中,它存在於藏區的各個角落之重,有生活煙火氣的地方便可見"佛八寶"的身影,它出現在在各種各樣的佛教聖物和世俗物品上。除了在寺院中,還有農牧民的住處以及商人的房間裡,民居內部也常見"佛八寶"的身影,如在柱子、牆壁和天花板,人們日常用的器物上,如瓷杯、瓷碗等都有相關的花紋。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三、藏族傳統民居的構造及演化

前文我們提到,"佛八寶"作為藏傳佛教的一種文化衍生物,被運用於藏族建築與各種器物的裝飾之中。類似的佛教文化對於藏族民居有著很深的影響,就藏族民居的構造及其演化過程而言,其歷史與發展也自有一番研究價值。

藏族民居是將藏族建築藝術推向輝煌的最厚實的基礎,也是促成藏族建築形成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包含深厚文化內涵的底蘊之所在。藏族民居極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區的帳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構建築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風、防震的同時,也採用開闢風門,設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不利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達到通風、採暖的效果。宗教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薩的八廓街民居群是圍繞大昭寺發展起來的,是城鎮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農牧區民居聚落的形成多以寺院為中心,自由分佈、彼此錯落,形成不相聯屬的格局。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藏族傳統民居隨時代的變化也經歷數次演變,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從最早的基礎土構逐漸走向木構,早期土構的藏族民居有著出名的特色,內牆如自然山體般凹凸不平,近看缺如岩石般堅硬無比,有百年的古居甚至用器械拆解都十分困難,可見其造法之神奇,但因歷史久遠,許多此類手藝已失傳,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又驚歎藏民的智慧。木夠的房屋外部基本形態變化較小,但採取的材料發生改變,選取適合的承重木可以有效增強穩固程度也使房屋看上去更加美觀,有的民居選擇搭配以木製的傢俱,民居本身渾然一體,十分富麗,歷經風雨的藏族人民逐漸總結出經驗,民居的演化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

被藏傳佛教奉為珍寶的

參考文獻:

1、刻印在藏族人心中的"八寶祥瑞"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4.06.11

2、阿壩縣藏族民居建造體系的當代自發演化及研究價值 維普資訊網 2018.0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