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雲南民間道教是早期巫教與五斗米道融合並呈現地域特色的一種區域道教, 經歷了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傳度”是道教的一種入教儀式, “奏職”異同於“授籙”, 均為道士獲得宗教神職的一種“教階制”。雲南族群的多樣性和自然環境的獨特性, 以及社會歷史條件, 孕育了具有區域特色的民間道教, 並形成了“傳度·奏職”這一宗教的核心儀式。

雲南民間道教的“傳度·奏職”儀式, 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族群對一種宗教的自覺接收並轉化運用的過程, 說明了道教的民族性、包容性, 彰顯了民間道教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紐帶作用。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先天派古本——《先天奏職鼎盛合同符》


道家認為,自然的法則是萬德秉序。這個德它體現在我們人類社會中,就是名的準則。名的準則,相對應於德,從陽性方面講它體現於我們人類社會必須是一個倫理社會。所以,沒有這個倫理意義的存在,人類就不可能進化到人類社會,這正是宗教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從陰性方面講,它隱含了你作為人類社會的成員個體,它在先天自然體中所對應的社會體中所佔的實際利益的社會體量縂和的百分比數。這個數就是你作為個體的定數。從而形成了窮、富、貴、壽、仙、神的等層次遞進。

也就是說窮不及富,富不及貴,貴不及壽,壽不及仙,仙不及神的意義的實際考量。這種等層次遞進的考量,是社會秩序的自然體現,違背了這個秩序,就必然會受到等層次神的懲罰。比如說富的上一等層次神是貴,如果你先天已經是貴命了,貴中已經包含富了,那麼,你身為貴命再去求富,就是本末倒置了。每一個層次都自然存在一個等層次神,這個等層次神,是你轉變命運的關鍵之所在。這個等層次神就是你的職神。命運的實際意義是在於得到職神的關懷。所以職神,對於人類命運的實際意義,小而言之,它適用於個體和族群的考量,大而言之,它適用於人類整個命運的考量。而人類整個命運又寓於在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族群的命運裡。這就是我們必須尊重個體生命的理由之所在。也是道法自然的真實意義。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所積的陰德的總和就形成了人類社會總的命運。這個陰德的總和就是公德,所以,公德的密要是指陰德而言的。它不是陽德。陽德是通過陰德表現出來的。它是通過培育陰德而結出的果實。所以,為了使人類社會能夠以“道可道非”可持續性有序的進化而不斷完善地發展,聖人向我們昭示了“積德行善”的至妙法門。為什麼說積德行善它是一個法門呢?積,它揭示的是我們的行為;德,它揭示的大道的行為方式,而不是體現我們個人意志的行為方式;行,是大道的運行法則;善,它揭示的是一種功果。什麼功果呢?就是我們的行為在遵循大道的行為方式中去與大道的運行法則相契合而得到的天賜福祿的功果。這叫功成於天。

聖人不奪天功,所以有聖人之名。所以,識德知德,才能去積德。所以太上要我們尚知去智。其知,就是知德的意思。去智,就是除去心機之人工。所以工於心計的人,即使能得一時之利,終為上天所廢棄。這是神出於對人類最慈悲的關懷,賦予人類以“忠”的真實教導。這是“忠”教之宗教的關切。所以尚知時期是崇尚道德之樸真的神宗教化時期。而尚智時期是人欺神時期,是人以“唯我獨尊”心存妄想,與天爭功的盜道時期。所以當人開始崇拜以人為神的時候,道德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了。我們常說,神不欺人,人欺人,正是指這個時期而言的。但是,也正是神不欺人,所以神要對欺人的人是要做出懲罰的。使人迴歸到大道的正途,在大道法則的天地裡享受神的保佑而能夠實現你自由的意志,從而完成神培育人類的使命。這就是生命進化的終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