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酉陽雜俎》是唐代段成式筆記小說集,該小說不但記錄了地方鬼怪、人物等,其中第十三卷還記錄了很多反盜墓的一些材料。

段成式,山東臨淄鄒平人,生於公元803年,死於公元863年,先祖段志玄,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父親段文昌官至宰相,所以段成式能夠獲得蔭封,官至太常卿。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段成式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就博學多才,看了很多奇書秘籍,後來因為黨爭解官歸家,後來常住襄陽,寫書渡過餘生,因此才有了他的《酉陽雜俎》,享譽後世。

在他的《酉陽雜俎》中內容非常龐雜,有婚喪嫁娶,也有飲食類的,還有鬼神傳說,民間軼事等,可謂宗教文化,歷史史料無所不包,所以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在他的《酉陽雜俎·屍穸》中詳細記述了盜墓和反盜墓的一些史料。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屍穸》中的盜墓現象

盜墓從古至今都屢禁不止,不但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和各個朝代厚葬的風氣、社會環境有相當大的關係,盜墓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有些是為了追求財富,有些則是為了打擊報復。

盜墓的規模也不大相同,有民間的小規模盜墓比如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了:“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臺”,可見盜墓在先秦時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然也有大規模的盜墓,其中最為有名的是三國時期的曹操,而且還專設了“發丘中朗將”與“摸金校尉”這兩個職位。當然曹操盜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養兵,所以得到袁紹檄文的討伐:“身處三公之官,而行桀虜盜之態,汙國虐民,毒施人鬼”。認為曹操出生卑微,盡行一些苟且之事。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畢竟死者為大,盜墓是屬於一種不義的行為。但是中國歷史上,反盜墓一直沒有停止過,漢代法律就有處置盜墓者的規定,《淮南子·汜論訓》:“天下(懸)官法口:發墓者誅”,認為盜墓和殺人是同罪的。但是嚴峻的法律依然抵擋不了利益的誘惑,如果遇到亂世,這些法律如同一張廢紙,大小墓地都會被偷盜一空。

《屍穸》中的反盜墓

反盜墓是為了保護陵墓,讓死者能夠長眠於地下,最普通的反盜墓的方式,就是把墓地給隱蔽起來,讓盜墓不知道在哪兒,所以很多陵墓不封土,也不種樹,不在地面上設置突出的標誌物。但是低調又不符合帝王將相的風格,因此才有了曹操七十二疑冢。

毒氣是反盜墓的一種有效方式,比如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記載:

“齊桓公墓在臨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金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

齊桓公的墓地當中利用水銀來反盜墓,水銀具有揮發性,所散發的汞,讓盜墓者中毒而死,通常盜墓者進入墓穴之後,會讓水銀揮發幾天,然後再牽著一條狗進入,用狗的嗅覺,偵測墓中的水銀含量。在我上一篇 中,記載了秦始皇陵墓當中的水銀,可能有近百噸,這麼大的數量除了製作山川湖海,還有防腐、防盜等實用功能。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在《屍穸》中記載“近世有人開之,下入三丈,石函得一鵝,鵝同轉翅以撥石。復下入一丈,便有青氣上騰,望之如陶煙,飛鳥過之。輒墜死,遂不敢入”

石棺當中會有一隻鵝,當鵝煽動動翅膀的時候,就會讓墓地當中石頭下落,看似非常玄虛,這其實古代反盜墓的一種手段。讓大小不同的石料堆積到蓋槨室的頂部,當有盜墓者進入墓地中的時候,石料就會從上落下來,這種墓地確實非常棘手。

《屍穸》中還記載:

劉晏判官李邈,莊在高陵,莊客懸欠租課,積五六年。邈因官罷歸莊,方欲勘責,見倉庫盈羨,輸尚未畢。邈怪問,悉曰:“某作端公莊客二三年矣,久為盜。近開一古冢,冢西去莊十里,極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側有碑,斷倒草中,字磨滅不可讀。初,旁掘數十丈,遇一石門,固以鐵汁,累日洋糞沃之方開。開時箭出如雨,射殺數人。眾懼欲出,某審無他,必機關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輒出,投十餘石,箭不復發,因列炬而入。至開第二重門,有木人數十,張目運劍,又傷數人。眾以棒擊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畫兵衛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懸以鐵索,其下金玉珠璣堆集。眾懼,未即掠之。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面。須臾風甚,沙出如注,遂沒至膝,眾皆恐走。比出,門已塞矣。一人復(一曰後)為沙埋死,乃同酹地謝之,誓不發冢。”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這段可謂反盜墓的經典案例了,為了防止被盜墓,墓主人選擇了偏僻的地方,石門用鐵水來封住,而且還用,劍矢、木人運劍、飛沙等防盜機關接踵而至。反盜墓手段對盜墓者造成了極大殺傷,死者數人,以致盜者“誓不發冢”,達到了墓主人防盜的預期。

關於機關還有越王勾踐的記載,越王勾踐打算把他父親的墓地遷到山東膠南,但是他父親的墓地機關中有飛沙,最後不得不放棄。《漢舊儀》中記載漢武帝墓地當中也有“伏弩、伏火、弓矢與沙”等機關。


唐朝的一本奇書,本是為了反盜墓,卻成了盜墓指南


其實盜墓之所以屢禁不止,還要歸咎於厚葬的奢靡之風,諸多財富藏於地下,對社會財富是極大的浪費。只要在墓葬當中不用財寶誘惑那些盜墓者,盜墓的風氣也不會興起。段成式的這本《酉陽雜俎·屍穸》本是為了告誡人們不要盜墓,但是卻成為盜墓者的手冊,很多盜墓者依照書中的方法,對墓地進行挖崛,比如用狗測毒氣等。盜墓還和社會環境有密切關係,比如民國時期,由於政府管控能力減弱,一時盜墓之風盛行,所以只要社會穩定,有一定監管,盜墓活動還是能夠有效減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