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卡塔尔为什么要引进大量的外国人口?

木叶晴空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国土面积才11521平方公里,人口才只有279万左右,世界排名第142名。



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国土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上海大,外来人口却比上海还多。在这个国家中,本地人口占不到总人口的20%。

这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数字,我们走进卡塔尔,看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卡塔尔是处在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而国家名字也是因为半岛的名字而来。

卡尔塔地势较为平坦,且大部分地区是荒漠。气候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大量引进外来人口。

一般想到引进外来人口,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历史上的三角贸易。但是卡塔尔却很少引进非洲人,主要引进的外籍人都是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的人。


其实我本人觉得,卡尔塔之所以能够引进这么多外籍人,与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分不开的。

首先卡尔塔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很丰富,就2013年数据显示,卡尔塔石油储存量排名已经是世界第13位,而天然气储量是世界第3位。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理所应当就是他们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撑,一直以来卡尔塔都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

卡尔塔的全球竞争力也因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丰富而位居阿拉伯国家及其中东国家的首位。在2012年的时候,卡尔塔就已经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排行榜的第一名了。

作为中东地区的最土豪的国家,人均GDP达到了7万美元的土豪国家(2015年),自然是有经济能力去引进大量外国人了。


其实,最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卡尔塔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个国家想要很好的发展,就四十几万人是很难发展的。

所以卡尔塔不得不去引进外国人口,毕竟四十几万人中的年轻力壮的人全都去工作的话,那这个国家剩下来的人可能就只有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了。

当一个普通人变得很有钱之后,就会变得很懒,这是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卡尔塔也不例外。

卡塔尔到底有多有钱,当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直到他死去。他的一生都被“包养”了。他们不用交税费,教育免费,水电免费,总之可以免费的统统都免费。

除了85%的卡尔塔本地人在政府工作外,几乎很少有人去工作。收入高,开销小,压力也小。因此是没有人愿意去工作的。


所以卡尔塔除了本国籍的人,剩下的外籍人基本上都是来打工的。特别是一些苦力活,更是没有人愿意去干,但是这些苦力活,却又不得不需要有人去完成。

因此此时就是需要外籍人来代替他们完成,而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巴基斯坦和东南亚人都是很穷的,并且这些所谓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也是很高的,所以这些外国人也是很愿意去干这份工作。因此卡尔塔才会有这么多外国人。

卡尔塔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作为一个跟美国差不多有钱的国家,不管是首都还是其他城市都是需要国际化的。

因此在卡尔塔这个国家里,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到处都需要有人去修建高楼大厦,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一般在自己国内失业或找不到工作的外国人,都会选择去卡塔尔工作。不仅薪资还不错,关键是有工作,可以养家糊口。


史之策


我是暗部忍者,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卡塔尔是中东地区的油霸,著名的土豪国!整个国家的面积非常小,1.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4万人,本土人口才占15%,也就是30万左右,2017年的人均GDP达到了6.5万美元!

有人问,卡塔尔为什么要引进大量的外籍人口?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卡塔尔的本土人口太少了,凭那点人口,国家根本发展不起来,什么事都干不了,房子都没有人去盖!

第二,卡塔尔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室为了换取人民的支持,把每年卖石油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给人民发放丰厚的福利之上,卡塔尔的福利制度号称从摇篮到坟墓,就说,从生下来的那一秒钟开始,一直到死的那天,所有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没办法,钱太多了,根本花不完!

卡塔尔人不缴纳任何赋税的,教育免费,医疗全部免费,水电免费等等,能免费的统统免费!


85%的卡塔尔人在在国家部门里面工作,每天工作3个小时,收入高,福利高,生活没有任何压力!

大部分的卡塔尔人都在国家部门工作,那么其他的工作就没有人愿意去干了,街道脏了没人扫,下水道堵住了没人去通,房子没人盖,豪车坏了没人修,肚子饿了,没人做饭吃,那该怎么办?


只能引进大量的外籍人口,这些外籍人口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还有南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都很落后,这些人到了卡塔尔,大部分都做体力方面的工作,建筑方面的工作占大部分!剩下的都从事服务行业,等于卡塔尔雇佣200多万人为他们打工,服务!

看上去,卡塔尔人过的很好,实际上,卡塔尔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里面一直都是靠后的,而且离婚率高达40%!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丰厚的福利让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生活,每天下班后,都不知道该干嘛,长期陷入一种迷茫状态,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发现虽然拿着高额的报酬,做着轻松的工作,却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晴空视界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地处阿拉伯半岛东部,该国绝大部分领土被波斯湾围绕,海岸线长550公里,卡塔尔国土面积115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4万,首都在多哈。卡塔尔系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伊斯兰教为国教,教派是逊尼派。



波斯湾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卡塔尔就成了坐在财富上的国家,自从1939年发现了石油、天然气以后,改变了卡塔尔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让一个捕鱼和珍珠出口为生的小渔村,发展成以盛产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卡塔尔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国,石油、天然气是卡塔尔的支柱产业。

除了生产和出口石油、天然气外,卡塔尔还建立了与之相关的密集型工业,其中包括石化工厂、炼油厂、化肥厂、钢铁厂、水泥厂、塑料厂、造纸厂等等,为了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卡塔尔还引进外资和技术,生产农业机械,扩大农业生产,还发展渔业、建筑业、金融业和对外贸易等等。



石油毕竟不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也可能被其它能源所代替,卡塔尔能率先发展多种经营,体现了卡塔尔高层的长远谋划,但制约卡塔尔的是劳动力奇缺的问题, 卡塔尔是从多哈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至今本国人口还不到40万,除去老弱病残能参加工作的就少之又少了,能劳动的又大部分在政府部门做清闲的工作,年轻人还要服兵役,再加上长期的富有,让卡塔尔人养成了庸懒的习惯,甚至有的卡塔尔人需要几个佣人照顾,更别说参加第一线工作了,由于卡塔尔要发展工作,开展多种经营,又没有劳动力储备,所以必须引进外国人口,充实到生产第一线。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其实不仅仅是卡塔尔,海湾地区几乎每个非常富裕的国家都引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而且数量不是一般的多。像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的外来人口甚至数倍于本国人口,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当然,这些外来居民都是作为劳工被引入的。

大量引入外来人口,自然还是因为本国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卡塔尔本身的人口就非常少,能够从事工作的劳动力也就非常有限,而且得益于丰富的油气资源,卡塔尔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卡塔尔本土居民实在太富裕了,很多基础工作等基本没人做。本土人不愿意做,那就只能雇佣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了。

位于波斯湾南部的卡塔尔,是个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全境没有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几乎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然而另一方面,卡塔尔拥有极度丰富的油气资源,按照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计算,卡塔尔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13位,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三。

由于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出口,卡塔尔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人均GDP超过7万美元

然而,拥有大量财富的卡塔尔却“人丁单薄”,直到今天,卡塔尔土生土长的居民也才40万而已。打个比方来说,卡塔尔就像是个巨富之家,但家中子嗣稀疏,想要建设宅院置办产业之类光靠自家人完全不够用,如此一来当天就需要借助外力。上世纪80年代以后,荷包迅速鼓起来的卡塔尔开始从南亚与东南亚大规模引入外来劳工,用以进行经济建设

而且由于卡塔尔人实在太有钱了,依靠丰富的资源,当地人根本不需要努力工作就可以过得非常舒适,衣食无忧养尊处优。所以在卡塔尔很多的行业都有严重的职位缺口,别说服务员、建筑工人这样辛苦又受气的工作,就算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卡塔尔本地人也懒得去从事。但是整体经济需要顺利运转的话,这些工作还是要有人来做的,本地人不做,那也只能让外人来做

21世纪初,卡塔尔的外来务工人口还不到十万人,然而如今早就超过了两百万人,最高峰时甚至超过了250万,本土居民占总人口比例最低的时候,甚至还不到15%,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卡塔尔的外来劳工主要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而这些国家也都是著名的劳务输出国。

外来劳工在卡塔尔,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建筑行业还有能源行业,在卡塔尔,无论是餐厅的服务生还是工地的工人,几乎清一色外国人,甚至卡塔尔本地人已经成了少数群体。不过在卡塔尔,那些开着豪车骑着骆驼的有钱人,终日无所事事想方设法玩乐的几乎都是卡塔尔本地人口。卡塔尔有这么多的外来人口,主要就是因为卡塔尔人实在是太有钱了。

尽管卡塔尔的外人数倍于自家人,可就像过去的大户人家人口结构一样,主人家有的是办法防止反客为主的发生。两百多万外来劳工几乎都从事着最辛苦最低端的工作,卡塔尔重要的职缺都被本地人把握着。虽然欧美也有很多富国,可这些国家本土人还是要工作的,像瑞士啥的还全民投票拒绝缩短工作时长,然而卡塔尔完全不同,而这也是卡塔尔终究是富裕国而非发达国的原因之一了。


澹奕


卡塔尔———国土面积1.1521万平方公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最高气温达50度,冬季最低气温7度,年降水量仅75.2毫米。看上去自然条件真不咋滴!虽然海岸线550公里,喝水还需进口,且必须是瓶装的。上天没有给卡塔尔一个良好的地上自然环境,可赏给卡塔尔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极其丰富的地下资源,那便是石油和天然气。

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25亿吨,居世界第十三位,天然气储量24.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有了得天独厚的这两样东西,可以想象生活在卡塔尔的本国45万居民是啥样子的生活。只能是想法设法花钱呗!

卡塔尔的公共设施就能读出该国多么的“土豪”,没有半公里的铁路,只有900公里的公路,不到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修建5个机场,居住一半的国人的多哈国际机场有往返欧洲和亚洲的20余条航线。国人拉帮结伙没事飞往全世界去高消费。

卡塔尔国内生产总值高达近2000亿美元,人均9.3万美元,该国的炼油厂、石化工厂、化肥厂、钢铁厂和水泥厂,还有造纸厂、洗涤剂厂、颜料厂、食品厂和塑料厂等。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年产能达7900万吨,外加7000公顷的耕地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作业。

因此,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的廉价劳动力就是卡塔尔的首选,且又是伊斯兰教信徒。卡塔尔45万本国居民,需要近220万外来人为之工作。根本原因是,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比中东土豪国沙特阿拉伯还富裕。本国人个个口袋里装满“金币”,如何消费是他们想的,苦活、累活和脏活他们会干吗?所以,必须引进大量的外国人为卡塔尔服务。


何由之


最近一次卡塔尔上新闻,还是跟伊朗有关。什叶派的波斯人国家伊朗因为误击民航而面临着巨额赔款,正着急筹钱的关头,逊尼派掌权的卡塔尔,竟然雪中送炭般的送来了30亿美元,算做对两年半前,卡塔尔被沙特为首的阿拉伯世界“围殴”和封锁中,伊朗救援的一种“回报”。

两国一来二往的“互助活动”,震惊了全球吃瓜群众。可想而知,这个卡塔尔,还真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国家。

(卡塔尔的国王叫做“埃米尔”。下图是前任埃米尔哈马德和他出镜率超高的二王妃,谢赫·莫扎。王妃本人是个投资理财高手,王室一家子都沾了她的光。据说,哈马德和另外两名妻子属于政治联姻,只有跟莫扎才是真爱)

被誉为“中东CNN”的半岛电视台,就在卡塔尔,电视台最大的“金主”,当属历任埃米尔。

卡塔尔王国包括周围十几个小岛在内,共计11521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2个河北保定市的面积,但常住人口只有260万(2017统计数据);而比卡塔尔大了近一倍的保定市,本地常住人口是1169.05万(2017数据)。

而且,卡塔尔这区区的256.9万中,本国公民竟然只占了不到20%,剩下的,全是外来人口。

这些外籍人士,很多都属于劳工阶层,并没有享受国家财富和各种福利保障的权力。比如,从学前到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免费教育、事业救助、高标准的全民免费医疗保健、住房补贴,海外留学津贴、出国就医资助等等。

还好,这些劳工适用于卡塔尔的“零个人所得税”政策。毕竟,人家政府真是不差劳动人民这三瓜俩枣的“血汗钱”。

目前,卡塔尔境内的外籍劳工们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南亚和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大约占了1/3以上;此外就是埃及、巴勒斯坦等中东地区,大概占1/4;还有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也加入到了进入卡塔尔打工的行列之中,另外,中国的劳工和技术人员,量也不小。

(蹲在大使馆门口“讨薪”的印度劳工们)

其实,早在中东的“黑金”——石油没发掘出来之前,卡塔尔人一直以游牧、捕鱼和采珠,因为气候原因,粮食产量极低,连吃上饱饭都成问题,日子过的苦哈哈的。所以,那段岁月里,虽说有真主和经书的鼓励,但条件实在太差,人口一直不见涨。

直到吹尽黄沙始见金。虽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油气资源让卡塔尔人享受到了天堂般的生活。然而,早前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小,这导致,即便条件改善了,本地人口也并没有出现大涨的局面。

更有咱们没法理解的是,人家钱越多越不开心。丰厚的报酬、轻松的工作、超高的福利,往往让国民陷入了一种集体迷茫状态。

富足的生活很快就影响到了家庭,两口子各有各自的圈子,下一代直接交由外籍女佣照顾。结果长期以往,夫妻间极少有时间一起交流,家庭成员关系渐行渐远。一份卡塔尔婚姻调查报告显示,卡塔尔的离婚率高达38%,远超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比咱们中国高了十几倍。

卡塔尔本地女子虽然出门穿个黑袍,但基本能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力,驾车、选举啥的都不受限制,这自然也包括了离婚。

所以,夫妻疏远,也必然影响了下一代的产出。

再有,卡塔尔的油气行业、各种貌似永不停息的建筑工地,加上非常受重视的贸易、高端旅游、购物等相关的第三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显然,养尊处优惯了的本地人,不会在四五十度,黄沙漫天的室外搬砖,更不可能出没于餐馆、超市,给人端盘子跑腿。甚至,在金碧辉煌的购物中心的奢侈品门店当导购、“柜姐”,也被看作是很掉价的事儿。于是,这给南亚、东南亚、东亚和中东穆斯林穷兄弟姐妹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比如,我工作的学校,就有空乘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去多哈的各大购物中心工作的,她们多是当了导购,每天接触到大量中国土豪。

目前,卡塔尔90%的工作岗位,都由外籍劳工来干。

甚至,在卡塔尔,一些警察都是外籍人士。还有空姐,可算的是是来自于全球五湖四海的各类美女帅哥的云集之处。

此外,更有不少外籍投资者,也被卡塔尔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投资环境所吸引。

在卡塔尔开公司,税很低,而且公司的利润可以随意汇出,不受太大监管和限制。所以,卡塔尔成了世界上公司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当然,这些中上层的外籍人士,仅仅占了那90%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以“劳工”的形式进入的。

相对于中国人一些属于技术型外籍劳工外,比如进行基建设计和施工,还有当柜姐等。大量的印度和东南亚人都是纯干体力活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报酬却非常低。

法新社爆料,建筑工地上,一个印度劳工在接近50度的高温环境下,露天干一整月,也就能拿到3000多里亚尔(折合成人民币,不足4000元)。这还不排除,高温连续工作而引发的各种意外事故甚至猝死。

不过,也看跟谁比,这份报酬,在印度劳工们看来,已经算是妥妥的“高薪”了。

总之,在卡塔尔,大多数情形下,本地人和外籍人士界限还是挺分明的,一方是接受服务的,另一方是提供服务的,根本就属于两个隔离开的世界。外籍人士再多,他们也仅是个劳工的身份,远到不了反客为主的地步。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卡塔尔是一个位于波斯湾上的中东小国,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还没有我国首都北京市的管辖范围大。卡塔尔也是中东石油富国之一,靠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实现了暴富,2018年卡塔尔GDP总量达到1920亿美元,人均GDP更是达到惊人的6.9万美元,比美国的人均GDP还要高。

正是因为如此有钱,卡塔尔人用巨额的石油天然气财富,建起一个非常富足的现代化国家,卡塔尔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欧美国家不相上下,甚至某方面来讲,比欧美国家的人过得还要舒服,但如此舒服的日子,只有卡塔尔公民能够享受到。为何要这样说呢?



因为卡塔尔境内拥有卡塔尔国籍的公民人数非常少,只占15%,目前卡塔尔的人口总数为264万人,拥有卡塔尔国籍的卡塔尔本地人不足40万人。卡塔尔另外85%的人口,全部是来自于巴基斯坦、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劳工,这些人都是为卡塔尔本地人服务的。

卡塔尔拥有如此多的油气资源,必须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开采,还有卡塔尔本地人过着暴富的生活,也需要很多人来伺候,脏活累活卡塔尔本地人肯定不会干了。所以引进南亚和东南亚的外籍劳工则成为必备条件,其他中东石油富国也是这样干的,有足够的人力才能把国家发展起来。



但也就可以想象,220万人的外籍劳工对整个卡塔尔经济贡献是非常大的,能拿的整体经济红利却非常少,大部分的经济红利都被卡塔尔本地人拿走,可想而知这40万本地卡塔尔人将富成什么样子,难以想象,可以说卡塔尔本地人个个都是超级土豪。

另外千万不要小看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人力资源也是社会上最核心的资源,利用好了就可以上一个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和以及向发达国家逆袭。而卡塔尔这些中东石油富国引进外籍劳工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本地经济发展,很多活需要人干,但本地又没有那么多人,只有请外面的人过来。



当然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人力资本充足,但普遍经济落后,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所以到中东地区打工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是各取所需。


大正看世界


卡塔尔是波斯湾一个半岛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工业为主,经济靠出口油气,产业极其单一。从长计,政府深以为忧,竭力想发展其它产业,但科教却较落后。所以,卡塔尔是一个富裕的不发达国家,高端岗位人才难觅,中端岗位人才缺乏,低端岗位本国人不屑于干,要想发展多种产业,各方面人员都须引进。


用户乐山


卡塔尔是中东依靠石油资源的富裕国家,本国人口不多,都是有钱不想劳动坐享其成,但是卡塔尔不想仅靠石油,多方位的发展经济所以只能大量的引进人口!


云烟


卡塔尔需要服务型的人才,基本都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人,没中国人什么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