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的歷史源遠流長,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上,出現過不少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發生過許多載入史冊的歷史事件,這些人物和事件又與榆次的古代城池、古老村落、歷史遺蹟等息息相關。《榆次風雲》結合中國歷史大背景,通過參考和梳理史籍文獻、史志叢書、網絡信息中的榆次元素,用大眾視角、通俗語言,分遠古夏商、春秋戰國、秦漢兩晉、隋唐五代、兩宋金元、明清民國等六個歷史時期講述這些風雲故事。筆者提示:本人非歷史專業人士,文章部分內容未經考證,僅供參考。

您的關注和點贊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

【本篇正文】

古代的城池是一個防禦系統,除城垣外,還有與之配套的城樓、城壕、甕城等。與都城不同,地方城池不僅城垣規模小,城樓等防禦設施都不完備,且受人財物條件所限,地方城池不可能一次完成,多有一個逐步加固、完善的過程。始建於戰國、衰落於東漢的榆次城,自隋代縮建為僅剩故城東南角的土城池後,歷經唐、宋、金、元各代,週五裡、開東南北三門的城池格局一直未發生過改變。明代後,我國進入了城池修築的高峰,山西幾乎每一府、縣必修城池,且每城修築工程少則二三次,多則數十次,這些修築都與明代發生的幾次戰爭密切相關。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公元1449年,發生於明王朝與北元(蒙古)瓦剌勢力之間的土木堡之戰(詳情請點擊: ),造成25萬明軍全軍覆沒、隨徵文武大臣命喪他鄉、大明皇帝成為敵軍俘虜的結局,震驚了朝野,引發了明代山西的第一個城池修築高峰。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景泰元年(1450),榆次城地基加寬三十步,城壕深至八尺(約2.7米),東、南、北三門分別起名“迎曦”“觀瀾”“望嶽”。東門在今大東關東森超市南側,南門在今榆次老城“南城牆遺址”西側,北門在今文化中心北廣場東側。成化十九年(1483)蒙古韃靼兵襲擾大同,殺掠人畜數萬。為防不測,榆次城進行了增築。成化二十三年(1487),榆次城用鐵皮包門,沿城壕植柳樹保護。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蒙古騎兵入侵山西(詳情請點擊: ),是對太原以南城池防禦能力的一次考驗,榆次是受此事件影響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值得慶幸的是,在俺答兵到達榆次之前,知縣李鵬與退休知府寇天與(榆次人)親自督工,已花數月時間,把城牆加高五尺(約1.7米)、用磚包裹城牆加固,並增設了20座敵臺、4個角樓、16個警輔。強悍的俺答兵雖未攻破榆次城,但無城牆保護的南關卻被大掠十天,半數關民被殺,而無險可避的榆次平川地區也損失慘重。俺答的這次擄掠,造成了上萬榆次人被屠殺。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為防俺答再次入侵,嘉靖二十一年(1542)春,在知縣李鵬的主持下,周約1823米、高約6.3米、寬約4米,三面與主城相連的南關土城(郭城)建成,並開小東門、小西門、郭門,由主城和郭城組成的子母城格局從此形成。萬曆二十二年(1594),知縣張鶴騰耗時二年改南關土城為磚城,周長擴為2176米,東南西三門上建城樓,分別起名“東作”“西成”“萬春”。小東門在今府興路與南關曹家巷交匯處,小西門在今花園路的西南街派出所附近,郭門在今南關村委西側。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隆慶元年(1567),知縣董三遷再修榆次城,增設16座敵樓、12個警輔。萬曆三十二年(1604),因到榆次城西從事農作路途遙遠,且風氣障抑,知縣史記事主持開西門,並築甕城和城樓,起名“帶汾”。西門外北側,現甕城遺址公園處,明代時為演武場,後來作為刑場。解放初期這裡已荒草叢生、垃圾如山。1950年代,政府發動居民義務勞動,清除了垃圾。1960年代,改造土壤並築起圍牆,建成了花園。1985年,增設遊樂設施後,命名為“兒童公園”。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2002年,在花園路道路取直工程中,發現了已淹沒在居民區的西門甕城遺址。當時的甕城北門,南北兩面封堵,被改造成了一間大窯洞。時任榆次區委書記耿彥波果斷決策,變更花園路工程規劃,修復了這座榆次古城唯一殘存的城門。經過西城門修復、榆石亭重建、原“兒童公園”改造後,魏榆古八景之一的“龍門晚照”所在,已成為如今的“西門甕城遺址公園”。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繼1541年之後,俺答兵又在1542年六月、1550年、1567年三次進入山西腹地搶掠,均因榆次城的不斷增建加固和農村十八堡的修築(詳情請點擊: ),未再遭受大的損失。

明代榆次城的多次修築工程,雖主因是受戰爭形勢所迫,但與明代榆次的經濟發展也密切相關。明朝建立之初,面對人口銳減、經濟崩潰、大量土地荒蕪的境況,開國皇帝朱元璋採取了大移民和輕徭薄賦政策,使大量閒置土地和荒地得以開墾,大量無地耕種的農民和流民得以安居。洪武年間全國的農業生產得到極大的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相關內容點擊: )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繼唐代通渠引源渦水、宋代引澗河水、元代形成河渠系統之後,於明代再次大規模開挖灌渠,掀起了興修水利設施的高潮,如:洪武年間開通了常安渠(北胡喬地界)、楊盤渠;宣德年間開通了聶店渠;嘉靖年間開通了西河堡渠;萬曆年間開通了官甲口渠(渠口在大東關)、小東關渠(渠口在大東關)、中郝渠、楊村渠(渠口在大東關)、永康渠、南要渠、北胡喬渠、雙村渠、東陽渠、西陽渠、王都渠、德音渠、車輞渠、聶村渠、使張渠、秋村渠、西榮渠、小峪口渠、沙溝渠、磚井渠、東長壽渠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榆次官府以穀物作為資助,鑿井876眼,用於不能引河水灌溉之田。歷經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等治世後,到萬曆中興時,榆次官民耕田總面積達到了86萬畝之多。明代中後期,中國的農產品已呈現出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榆次近代史上發跡最早的晉商——聶店王家,就是在明萬曆年間,最初以開雜貨鋪為生,後在宣化(河北張家口)一帶經營土地和糧食生意起家的。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明晉王封於太原,以縣擬三輔,榆次為首,故榆次縣衙門楣書“晉藩首輔”。明代的榆次,經濟發展與外族侵擾並存,朝代未更迭卻屢逢戰事,李鵬、張鶴騰、董三遷、史記事等一批地方官(縣令)都因建設榆次城,保護榆次人民的生命財產而流芳於世,周鈇、閻樸等一些榆次本籍官吏也因此載入史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明洪武三年(1370),因急需人才,明太祖頒發科舉詔令,設科取士。殿試由皇帝親自把關,被錄取的通稱進士,凡考中進士者,即可授官。嘉靖年間,榆次張慶人周鈇、使趙人閻樸都考中了進士。

周鈇於嘉靖五年(1526)中進士,歷任湖廣道、河南道監察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蒙古俺答兵臨榆次城時,在故里養病的周鈇聞訊後,抱病佩劍登上城樓,與縣令李鵬一起指揮防禦,守城官兵頗受鼓舞,俺答兵最終攻城未果。後來,周鈇因揭露朝廷重臣昏庸腐敗,受到打擊報復被削職為民,去世時不到50歲。

閻樸於嘉靖十一年(1532)中進士,選翰林院,詔入史館,後為國子監祭酒(明代官職)。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擄掠榆次時,閻樸曾助縣官招募善射者守城。閻樸還曾撰寫過“明重修思鳳樓記”“明城隍廟重修記”,題寫明城隍廟“玄鑑樓”匾額,參編明《榆次縣誌》、《山西通志》等。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明代的榆次,除城池修築頻繁,佛、道寺廟建築也出現了一次建設高潮。明初,早年出家當過和尚的明太祖朱元璋,在推崇佛教,對佛教懷柔、禮遇的同時,又以整頓和限制僧道數量為主。元末戰爭造成了明初社會勞動力極為缺乏,為防止勞動力流入僧道,影響人口生育和男子借佛教躲避差役,明官府規定,凡僧道要嚴加考試,且各府、州、縣都有名額限制。與元代相比,明代的佛教總體來說,明顯是每況愈下的,但在榆次仍有不少始建於明代或在明代重建的佛教寺廟。縣城南門內(今花園路小學東側)的常樂寺(俗稱南寺),於正統、嘉靖年間兩次修葺,現仍有南寺圪洞街名。縣治東北(今新集花園北區附近)的延壽寺(俗稱北寺),也在正德年間擴建。牛村文殊寺、楊方金界寺、蒲池村壽聖寺、高壁村資聖寺、北田村智覺寺等也都在明代始建或重建。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歷來有較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從明初開始,道士的丹藥便與宮廷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明朝的皇帝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幾乎沒有不服用道士丹藥和用房中術的。明成化以後,以道教的方術得寵於上層官吏更成了人們謀官的捷徑。嘉靖皇帝(明世宗)甚至有自己的道號,他因過度崇信道教而得到了“道君皇帝”之名,明嘉靖朝也成為道教最為顯貴的時候。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嘉靖二十七年(1548),襲封於太原的晉簡王,命令將士們把榆次王胡嶺的土運至位於上營村的屯田內,築成了周長一百五十丈(約500米)的上營堡。隨後,晉簡王又把上營堡內的三十畝地賜予道士宮常鸞。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由眾人捐資修建的靈貞觀,歷時四十餘年終於竣工,包括了三清殿、聖母殿、迴廊房等建築。同時,在上營堡西南角掛起了七千斤重的大洪鐘。歷經明、清、民國、2007年、2014年等多次擴建或重建後,靈貞觀增建了山門、玉皇殿、配殿、鐘樓等建築,大洪鐘也被懸掛在鐘樓內,靈貞觀顯得更加莊嚴宏偉。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隨著明代朝政的日趨腐敗,從皇帝到官員,都成了道教修煉方術的信奉者,這種上行下效的風氣,一直影響到了民間。明代時,榆次民間也興建了大量道教建築。明成化五年(1469),南泰山廟道人募緣建成了南關玉皇閣(俗稱南閣,也名觀音閣)。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榆次知縣史記事把南閣更名為“清虛閣”。純木質結構的清虛閣,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整個樓體全靠底部36根粗壯的木柱支撐。日軍佔領榆次期間,曾兩次要將清虛閣拆除當柴燒,南關群眾派代表前往交涉並送去大量木柴,清虛閣才勉強得以保存。清虛閣二層中央原塑有觀音、地藏、文殊、普賢四大菩薩,可惜毀於十年動亂。1990年,榆次市政府翻修清虛閣。2003年修復老城時,清虛閣被抬高重建。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除清虛閣外,榆次城內還興建了許多道教寺廟,如正德五年,建成了西城文昌廟、龍王廟、東門外的八蜡廟。明萬曆年間,建成了北門外的聖母廟、大乘寺內的五印庵、大乘寺北的關帝廟。鄉村的道教寺廟如:南橋頭村的先農廟、南田村關帝廟、福堂村的養真觀、東郝村的靈應宮等也建於明代。

明代,成為榆次古代史料記載中,城鄉變化最多的時期。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未完待續,請關注本公眾號近期更新《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之李自成征戰榆次》,本文部分照片來自“榆次故事”。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更多榆次懷舊文章和視頻,請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公眾號

榆次風雲6——明清民國篇(三)明代榆次城鄉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