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季羨林:我為什麼勸你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季羨林,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著名散文家、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梵文和巴利文專家、文學翻譯家,精通12國語言,同時也是散文作品入選中小學教材最多的作家。

季羡林:我为什么劝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金庸曾經訪問北京大學時,當被問及“您最崇敬的北大教授是誰?”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季羨林。

林青霞也說,是季羨林的文章給了她寫作的動力:“給我最大啟發的作家是季羨林……季羨林的《老貓》,沒有很難的詞彙,也沒有很多的成語,但寫得很有感情。讓我覺得寫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語或者很艱難的字,只要把感情、自己最真的真性情寫出來。”

歷經清朝、中華民國、新中國,從貧苦農家考進清華、留學德國、經歷抗戰、牛棚捱整,最終被捧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活了98歲的季羨林先生可謂嚐遍了人間滋味。但難得的是,他一生都保持著耿直的性格,活出了性情中人的本色,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

季羡林:我为什么劝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1

太明白是痛苦,但真糊塗是悲哀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鄭板橋一流的人物是一點也不糊塗的。但是現實的情況又迫使他們非假糊塗或裝糊塗不行。他們是痛苦的。我祈禱老天爺賜給他們一點真糊塗。”

“而普天之下,絕大多數的人,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嚐到一點小甜頭,便喜不自勝,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忘乎所以。碰到一個小釘子,便憂思焚心,眉頭緊皺,前途暗淡,哀嘆不已。這種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們是真糊塗,但並不自覺。”

糊塗一點,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是面對人生磨難的自愈力。它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格局,它是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忘我、道家的無為。糊塗一點,心寬一些,那些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事,通通不搭理,不往心裡去。須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有能做到“

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羡林:我为什么劝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2

人生下半場,要瀟灑,敢於做自己

瀟灑不是做表面功夫,裝出瀟灑風範,而是真實、自在,活出真實的自我

六朝人的瀟灑是裝出來的,因而是假的,比如劉伶的“死便埋我”,什麼雪夜訪戴,等等,應該算是“瀟灑”吧。可我立刻又想到,這些名士,表面上瀟灑,實際上心中如焚,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腦袋。

與此相對的是俞平伯先生。有一天,俞平伯先生把腦袋剃了個精光,高視闊步,昂然從城內的住處出來,走進了清華園。園內幾千人中這是唯一的一個精光的腦袋,見者無不駭怪,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而平伯先生則全然置之不理,照樣登上講臺,高聲朗誦宋代名詞,搖頭晃腦,怡然自得。朗誦完了,連聲高呼:“好!好!就是好!”此外再沒有別的話說。

古人說:“是真名士自風流。”

季羨林先生是做自己的代表,在任何事上,都發揮著山東人的倔強率真,他說:“我自己是喜歡而且習慣於講點實話的人。講別人,講自己,我都希望能夠講得實事求是,水分越少越好。”

瀟灑一點,勇敢做自己,就算與眾不同又何妨,讓自信由內而外散發,自然能活得瀟灑

季羡林:我为什么劝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3

你所煩惱的,我都經歷過

“這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是,每一回憶起那提心吊膽的情況,就歷歷如在眼前,我真是永世難忘。現在把它寫了出來,算是送給今年畢業同學的一件禮物,送給他們一面鏡子。在這裡面,可以照見過去與現在,可以照出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生老病死、酸甜苦辣,我們生命中要經歷的人生迷思,季羨林先生也同樣經歷過。本書是季羨林逝世十週年散文精選,圍繞“糊塗一點”和“瀟灑一點”的人生智慧,擷取先生1934-2003年共70年中,對人生意義和生活煩惱的思考、對遭遇的社會種種現象的思索、對做真實自己的感悟、對平淡真實生活的熱愛、對人間真情的感觸。

希望借大師90餘年的人生智慧,讓讀者體悟人生的真諦,以更加真實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活出最真實的自己,抑或在生活的憂思中得到一絲慰藉。

——選編自季羨林《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季羡林:我为什么劝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季羨林

紫圖圖書/天津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