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砂仁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砂仁是颇有故事的中药材,它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草本植物。砂仁的名称,来源于宋代《开宝本草》,产于广东阳春,故名春砂仁。春砂仁味辛、温、涩、无毒,以果实、种子、花入药,是一种从古至今常用的、贵重的中药。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皮棕红色或暗褐色,胚乳灰白色。气味芳香,入口浓烈,味辛凉、微苦。生于山谷林下阴地,主产于南方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花期3~6月,果期6~9月,前前后后近4个月花期,是不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的同时,也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性作物?下面,我来分享一下砂仁的种植。

★ 砂仁生长发育于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砂仁属亚热带植物,喜高温。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2~28℃,当气温在15~19℃时生长缓慢。开花期间,气温在22~25℃有利于授粉结实,温度在17℃以下时花苞停止开放,或开放不散粉。砂仁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含水量以20~35%为宜。花芽分化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较低,生长季节和花蕾期要求高些。果期干旱会造成干花、幼果发育停滞,多雨则会造成烂花与严重落果。土壤以保水保肥、中性或微酸的肥沃土壤为好。海拔高度适合在500~600米以下,山坡为首选,坡度在15°~30°比较理想。

砂仁属于半阴性植物,随生育期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幼苗的植株要求荫蔽度在70~80%左右,2-3年后开花结果时以50~60%为宜。种植砂仁应选择树冠大、根深、保水力强、落叶易腐烂的隐蔽树林作为栽培环境。春播在3月下旬进行,秋播于8月下旬进行。砂仁花期在4~6月,分三个阶段:初花期5~10天,开花占总花数10~20%;盛花期15~20天,开花占总花数60~80%;末花期5~10天,开花占总花数的10~20%。果熟期8~9月,约50天后果实基本定型,90~100天果实成熟。

砂仁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 砂仁的种植技术是怎么样的?


1、地块选择:

砂仁起源于热带性气候,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要求最低日均温度在12℃以上,极低气温要在2℃以上,以免受到冻害。这就决定了砂仁不可能生长于北方的大冷气候,只适合于南方海拔高度500米以下的无霜冻地区。砂仁生长发育需适当荫蔽,宜漫射光。不同生育期要求的蔽度不同,从苗期的80%至生育后期的50~60%之间。光照太强,会灼伤叶片。选择土壤肥沃、有水源的阔叶常绿林地,或排灌方便的山坡、山谷、平地种植,种前要垦荒、整地、打畦,没有遮阴树的地方应植树或搭棚,忌太阳暴晒。

2、种植方法:

砂仁的种植,主要有两种: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一般习惯用分株繁殖。如种苗不足时可用种子繁殖,或引种时可采用种子繁殖。在苗圃地或大田里,选生长健壮的植株,剪取具1~2条匍匐茎、带5~10片小叶的植株作种苗,于春分或秋分前后雨水充足时定植。株行距1米×1米,或1.2米×1.2米。种植时将老匍匐茎埋入土中,深7~10厘米,覆土压实,嫩匍匐茎用松土覆盖即可。如果种植时因天气过旱,种后需淋定根水,以利成活。

砂仁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3、田间管理:

(1) 除草割苗:砂仁除草,每年两次,分别在2月和8~9月收果后进行,在除净杂草和枯枝落叶的同时,割掉枯、弱、病、残苗及一部分过密 的春笋。每次割苗后,使每亩保留2~3万株的密度。清除的枯枝落叶,可堆作肥料。容易腐烂的杂草,在第二次清理时,可铺盖在茎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施肥培土:种植后的头两年,每年施肥2~3次,分别于2~3月和10月进行。除施磷钾肥外,也要适当增施氮肥。一般施厩肥、绿肥、化肥等。进入开花结果的年份后,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2月主要施氮肥和磷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5~3公斤、过磷酸钙25~40公斤,或绿肥1500~2000公斤,以利秋后分株,为翌年花芽分化打下基础。10月至11月间,每亩施沤制好的火烧土或牛马粪800~1000公斤,以利防寒保暖,有条件时,在开花前施稀尿(尿1份加水3份)或用尿素作根外追肥,对提高结果有 良好的作用。在施肥的同时,结合培土进行。

(3) 调整荫蔽度:根据砂仁生育期的要求光强度不同,需要进行调整荫蔽度,以利于砂仁的健康生长。从幼苗至成株,以80%~50%的不同时期需要而进行调整。

(4) 排灌水分:为了满足春砂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要注意水分的灌排工作。如花果期遇天气干旱,必须及时灌溉浇水,以免造成干花,影响产量;如遇雨天,土壤积水,湿度过大,必须及时排水,以免造成 烂果。可在山上开环山沟或育山塘,能随时进行灌排。

(5) 人工授粉:砂仁是严格的虫媒花,不能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结果。因此,在昆虫授粉少的地方,需要进行人工授粉。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推拉法,即用右手或左手的中指和拇指挟住大花瓣和雄蕊,并用拇指 将雄蕊先往下轻推,然后再往上拉,并将重力放在柱头的头部,一推一拉之间可将大量花粉塞进柱头孔,每天上午7时花药散粉后直到下 午4时均可进行。

4、病虫害防治:

(1) 立枯病:苗期发生,多在3~4月和10~11月,在幼苗茎基部,溢缩干枯而死。防治办法,可喷施波尔多溶液。

(2) 叶斑病:苗期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呈水渍状,病斑无明显边缘,后全株枯死。防治上要清洁苗床,烧毁病株与残枝;注意苗床通风透气,降低湿度;多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3) 茎腐病和果腐病:在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和排水不良的地段容易发生,可在3月和10~11月各施一次石灰和草木灰,每亩施15~20公斤;花果期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果实或匍匐茎,每次喷药后撒施石灰和草木灰,连续3~4次。

(4) 钻心虫:为害幼笋,被害的幼笋先端干枯,后致死亡。成虫产卵期,需用杀虫剂原粉喷洒。

砂仁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 砂仁的采收加工技术是怎样的?


砂仁是贵重中药材,采收与贮藏要讲究技术。在砂仁种植2~3后开花结果,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为成熟果实。采收期为7~9月进行。采果时用剪刀剪断果序,不宜用手拔取,以免影响匍匐茎生长。

采回的果实,可直接晒干,也可用烘房烤干。烘房火焙法是用砖砌成长130厘米、宽100厘米的炉灶,三面密封,前面留个火口,灶内8米高处横架木条,上面放竹席,每席放鲜果75~100公斤,上面用草席盖好封闭,用木炭或谷壳加温,每小时翻动一次,5~7天后取出果实,放在木桶或麻袋里压实,使果皮和种子紧贴,再用文火慢慢焙干即成。


总结:砂仁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种植条件受到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的限制,因此主产于西南区域局部和南方区域的沿海山区,种植面积有限,也许这就是它既有名、又昂贵的原因吧?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单价一直呈上涨趋势,一般亩收益在0.5~1.5万元之间。现在种植砂仁的农户越来越多,一是经济价值可观,二是省心省力,砂仁种植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难度不大,不足之处是投资见效慢,需种植2~3年后才开花结果。心急者勿入,这是一个长期投资项目,需要有耐心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