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雜寶藏經裡齋僧證果的故事


雜寶藏經裡齋僧證果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靜坐時,看見一對七世都貧窮,名叫須達的夫婦。

他們這一世更貧窮,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裡尋找果皮或其他腐爛的食物,以維持生命。

須達夫婦有一天在垃圾堆裡,意外地撿到一塊牛頭旃檀。牛頭旃檀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香木,它所燃燒的香氣在十五里外仍然清香可聞,世間上任何的香氣都無法跟它媲美。

夫婦倆撿到這塊珍貴的寶貝,非常的高興,就用牛頭旃檀,換來了三碗白米,因為他們這一生當中還不曾吃過米飯。

時近中午,夫婦倆就決定把第一碗米下鍋,一嘗米飯的滋味。就在這個時候,佛對舍利弗說,須達夫婦已貧窮了七世,現在因緣成熟了,要舍利佛去度化他們,改變他們貧窮的命運。

於是舍利弗就到須達家化緣去了。須達夫婦見到舍利弗尊者來化緣,非常的興奮,夫婦倆也自知過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窮困不堪,今天佛的大弟子來化緣,正是供養種福德的大好機會,千萬不可錯失,就將第一碗米煮成的飯恭敬地供養舍利弗尊者。

供養了舍利弗後,夫婦倆又將第二碗米下鍋,二人正準備要食用時,佛又叫迦葉尊者前去化緣。夫婦倆見是佛的首座弟子來化緣,又很恭敬地將第二碗米飯供養了迦葉尊者。

須達夫婦供養了兩位尊者後,心裡既歡喜又舒坦地將第三碗米下鍋,準備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餚。

飯剛煮熟,佛陀已出現在須達家,夫婦倆見佛親自來化緣,這種曠劫難逢的機會,即使要捱餓一整天也值得,於是真誠恭敬地將第三碗米飯供養了佛陀。

佛見須達夫婦一片真誠,看著須達夫婦說:“一切罪滅盡,百寶從地生。”

剎時須達所住的茅棚充滿了金銀財寶。此時,須達夫婦也心解意開,得了淨法眼藏。

夫婦倆看了看滿屋子的金銀財寶,心想:“縱是華廈千間,夜眠還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話,恐怕連八尺都無法受用呢!唯有修行才是究竟。”

於是央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佛就為他們說四諦法門,須達夫婦因而悟道、證果。

所以供養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呀!

附:佛說有七種佈施。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不以惡眼,名為眼施,不能“金剛怒目”隨意瞪人家。

二名和顏悅色施。態度要和顏悅色,有“親和力”,不能動不動擺臉給人顏色看看。

三名言辭施。不要出粗惡言,說話要柔和、婉轉、不要粗口講狠話,破口大罵當然更不可以了。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起迎禮拜,恭敬有禮,前迎致敬,這樣得端正高大的身報。

五名心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雖然表面上能做到上面的供養,但是內心不能和善,則不能算數的。內心和善,將來可以得到智慧明瞭。

六名床座施。見父母長輩,出家人,要起身安置座位或者讓座。

七名房舍施。遇父母師長僧侶,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出家人於房舍中休息、行止、座臥將來得宮殿宅舍報。

以上佈施,不用花錢,但有大果報。

雜寶藏經裡齋僧證果的故事


雜寶藏經裡齋僧證果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