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富平塹城變遷記略

富平縣治城的詳細城郭變遷在明以前的治城,已無從查考。現存之老城,明以前因以橋連通而稱窯橋頭。元朝至元元年(1335),守將張思道(張良弼)率部駐窯橋頭,築寨據險,易名窯橋寨。明洪武二年(1369),徐達經略關中,張思道望風而逃,徐達即以窯橋寨為縣治,當時僅有垣繞而無城池雉堞。洪武三年,主薄陳忠信擇城中高地建縣衙、文廟、稅課局等,城下南關鎮始設集會(每月逢五、十為集、每年冬至為會),成為縣內八大鎮之一。正統初年(1436),知縣高應舉始就高阜塹土為城,周長3裡,高約3丈。自壕至堞高6丈,池深1丈,並建成東、南、北三面城門樓。至此,城池初具規模。成化二年(1466)、知縣蘇鑑於縣衙西建關帝廟。弘治中,知縣陳潤闢西門。嘉靖中,巡撫謝蘭為抵禦少數民族入侵,令修築城外敵臺。嘉靖十七年(1538)春地震,鐘樓傾壞,城牆有損。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城牆踏損嚴重,知縣趙桐重修。其後,知縣崔舉重修四門;知縣史燦竟其工,並給四門命名刻匾;東門“華翔”,西門“荊踞”,南門“石盤”、北門“帶溫”。萬曆間,知縣劉兌創東廓,更南門名為“都勝”。同時,引玉帶渠水經溫泉河橋上流入城壕,既固城防,亦可灌田。


富平塹城變遷記略

清康熙元年(1662)和二十四年(1685),城牆因雨澇兩度塌陷。五十二年(1713),知縣李世垣重修城池。乾隆二十四年(1759),城牆又遭雨損。嘉慶十三年(1808),又塌20餘丈。道光七年(1827),邑令陳堯書擬興建城內考院,連城人劉玉琦銀6000餘兩,次年落成(今蓮湖小學內)。同治年間,關輔回民起義,縣令江開為城垣增修炮臺數處。


富平塹城變遷記略

民國元年(1911),知縣劉夢熊補修城垣。民國五年(1916)4月4日,望湖樓毀於“逐陸”之役。民國十二年(1923),為防匪狼入城,補修東門以北城牆,並重建望湖樓。民國十五年(1926)秋,劉鎮華所部麻鎮武侵襲富平,守軍囤兵堅持,久攻不克。


富平塹城變遷記略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縣域內的縣署、文廟、城隍廟、關帝廟、望湖樓、圖書館、魁星樓、四門城樓及數處木石牌坊基本保存完好。及至“文革”,破壞殆盡。1970年,中共富平縣委,縣政府及縣級機關陸續從老城遷至杜村新址。老城內僅餘少數單位,其餘均為菜農、市民居住。曾經輝煌於明清民國的富平塹城,自設縣治已有460多年的歷史,已經完成使命,為我們留下一座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底蘊的斬城。而今。塹城遺址,即將煥發新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