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朔州:多舉措助力有機旱作農業發展

為有效控制農作物重大病蟲發生,持續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助力我市有機旱作農業向縱深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以“守底線、優結構、提質量”為目標,結合全市有機旱作農業區域實施特點,對標對錶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和重大病蟲防控任務目標,全方位提升智能化監測預警水平,大規模實施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有效遏制重大病蟲發生危害,守住糧食安全底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目標任務

以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與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力爭農作物病蟲短期預報準確率達90%以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達標區域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85%以上,確保重大病蟲不大面積暴發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病蟲草鼠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大力提升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水平,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和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均達40%以上,有機旱作示範縣實現綠色防控全覆蓋。

三、區域主控對象及主推技術

結合我市有機旱作農業區域種植結構及病蟲發生特點,因地制宜,突出綠色防控,實施分類指導。具體主控對象及主推防控技術如下:

(一)邊坡山區

1、主控對象:土蝗、粟灰螟、粟葉甲、地下害蟲、穀子白髮病、黑穗病、谷瘟病、馬鈴薯晚疫病、豆芫菁、高粱蚜蟲等病蟲害。

2、主推技術:針對蕎麥、莜麥、胡麻、雜豆、穀子等特色優質雜糧,推廣“優選良種+種子包衣+合理輪作+科學栽培”等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促進有機旱作農業健康發展;針對土蝗常發的農牧交錯區,推廣墾荒種植、春秋深耕細耙等生態調控措施,壓低蟲源基數,協調運用農業、化學、生物和生態方法,狠治蝗蝻、抑制危害;集中連片發生區及早組織專業化隊伍使用大型施藥器械開展統防統治;針對馬鈴薯重點推行清潔田園、優選種薯、高壟栽培等農業措施和“高巧”包衣、藥劑拌種、精準施藥等科學用藥技術,保障當地優質特色農業發展;針對高粱等特色雜糧,重點推行“優選良種+曬種浸種+黃板誘殺”綠色防控配套技術,同時大力培育專業統防統治組織,促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

(二)平川縣區

1、主控對象:草地貪夜蛾、粘蟲、草地螟、玉米螟、玉米葉蟎、玉米大斑病、玉米莖基腐病、蔬菜蚜蟲、青椒疫病、番茄灰黴病、菜青蟲、煙粉蝨等病蟲害。

2、主推技術:針對草地貪夜蛾,推廣“成蟲理化誘控+低齡幼蟲藥劑撲殺”的綜合防控措施;針對春玉米病蟲,推廣“優選抗病蟲良種+種子包衣或拌種+性誘劑誘殺+赤眼蜂釋放+Bt等生物農藥噴施+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套技術;針對設施蔬菜生產,推廣“集約化育苗+移栽前藥劑蘸根+水肥藥一體化+黃板誘殺+防蟲網阻隔”綠色防控技術;針對西紅柿、青椒、豆角等露地蔬菜,推廣燈誘、色誘、性誘、食誘等理化誘控措施,重點推行生態調控、誘導免疫、生物農藥噴施等病蟲綠色防控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事關“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各縣(市、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健全農業重大病蟲防控指揮機構,保證重大病蟲防控的技術、組織、宣傳、物資供給、交通疏導等及時到位。病蟲害發生關鍵時期,適時組織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努力做到監測準確到位、防控及時有效、有害不成災。

(二)全力監測預警。監測預警是科學有效防控的前提和基礎,各縣(市、區)要以植物保護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完善重大病蟲田間監測網點,提升監測智能化和標準化水平。結合當地主栽作物、重點病蟲,開展田間普查,全面掌握苗情、病情及天氣變化。針對草地貪夜蛾、粘蟲、草地螟等遷飛暴發害蟲增設測報網點,增加監測設備,增派監測人員,準確掌握髮生動態,明確重點防控區域和最佳防控時間。病蟲發生關鍵時期組織專家會商,研判發展態勢,及時發佈預警信息,科學決策防控行動。

(三)廣泛宣傳指導。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宣傳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的重要性、必要性,普及病蟲綠色防控技術,關鍵時期通過組派植保技術人員、農企合作等方式進村入戶、包片駐點,深入一線指導農民開展防控行動。在重要農時季節,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活動,充分發揮示範區示範輻射的帶動作用。

(四)認真總結經驗。 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要確定專人負責,對農業重大病蟲防控全程監管、指導和總結,對關鍵舉措和湧現的典型事例,要注意做好影像資料及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作為印證材料以便交流和查閱。對於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要積極研究對策,以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10月25日前,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要把工作總結上報朔州市植保站。

朔州:多举措助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