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作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康熙皇帝的閃光點不僅僅在於平三藩、擊敗沙俄噶爾丹等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其高素質的子孫也一度令康熙志得意滿。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尤其是帝王家。雖然康熙的兒子們普遍優秀,但能夠繼承江山的只能有一個,這就產生了狼多肉少的問題。

在長達2000多年的專制王朝時代,帝王為保證江山永固,以及權力的平穩交接,創立了“嫡長子繼承製”這一有效的皇位傳續制度。

但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王朝,以漁獵起家,本身就和小農經濟為基礎的漢家王朝不同。為了部落的繁榮強大,漁獵民族權力更迭從來都是“選賢”而不是“選親”,也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這樣的方式無疑有利於部落的壯大,但當清朝奪取了天下,部落一躍成為一個帝國,那麼這種傳承方式必然就無法落伍了。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但清朝並未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變,事實上縱觀清朝12帝,唯一遵守嫡長子繼承製繼位的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道光皇帝。除此之外,統治者選擇繼承人,從來都是所謂的“能者居之”。

這種局面在康熙一朝尤為突出。

“九子奪嫡”局面的出現,除了其皇子素質普遍突出,清朝開國不久元勳家族勢力強大等因素,根本原因在於康熙一朝的太子太不成器。而太子的不成器,根源在於康熙的溺愛。

也就是說,“九子奪嫡”局面的出現,康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康熙和赫舍裡,即輔政四大臣索尼的孫女的愛情結晶,太子胤礽從降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大清帝國的皇太子。因為赫舍裡在生產時難產而死,康熙在胤礽身上付出了太多的感情。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但正因為這樣的溺愛,加上從小長在深宮的環境,造就了胤礽囂張跋扈、暴戾恣睢的行事作風。

面對這樣的局面,康熙不僅沒有怪罪胤礽,反而嚴厲懲罰教育胤礽的帝師,這種言傳身教讓胤礽越發囂張跋扈。

一直以來,作為少數民族皇帝,康熙一直在為如何穩固統治殫精竭慮,除了征戰四方,降服蒙古,康熙為坐穩江山,對漢人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打壓,這種打壓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剝奪所謂的“道統”,使漢人官僚失去了利用道統對抗皇權的資本,於是清朝沒有了諍臣,以奴才為榮。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還多次舉行所謂的儒學辯論,以皇權否定儒家思想,迫使儒生思想臣服,進而達到壓制漢文化的目的。而懲罰胤礽的帝師就有這樣的考慮,只有這樣才能時刻保持滿人的高高在上。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然而康熙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當胤礽心裡沒有了尊師重道的思想,沒有了長幼有序的基本倫理綱常,自己也將成為受害者。

果不其然,由於康熙在位時間空前絕後,所以胤礽不止一次地表現出等待的不耐煩,這種不滿情緒的宣洩最終令大失所望的康熙選擇了廢太子。

而此舉就是“九子奪嫡”的直接導火索。

和明朝“王爺不許進京”不同,充分吸取明朝教訓的清朝要求“王爺不許出京”,這雖然使清朝王爺無法像明朝王爺那樣逍遙快活,但卻因為靠近皇權,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這是九子奪嫡的重要基礎。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看到諸皇子的蠢蠢欲動,康熙更加傷心了,加上廢太子確實衝動,自己對胤礽還是偏愛有加,於是僅僅一年後,康熙再度將胤礽立為太子,“九子奪嫡”風波平息。

但胤礽實在太不成器,其囂張跋扈比之前更甚,這讓康熙徹底傷透了心。面對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太子,康熙終於在3年後下定了二廢太子的決心,從此太子的政治生涯宣告終結,“九子奪嫡”也正式進入高潮。

可以說,正是因為太子之位的空缺,才有了愈演愈烈的“九子奪嫡”,因為每個皇子都有希望。而因為諸皇子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可謂機關算盡,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這導致所有人都害怕其對手繼位後對自己的報復和打壓,所以這在客觀上又加劇了九子奪嫡的慘烈程度。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而作為大清最高統治者的康熙,看著自己的兒子們你死我活,想必是惆悵和鬱悶的,但教育失敗的康熙沒有辦法,只能在激烈的鬥爭中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而在康熙晚年,雍親王胤禛兒子弘曆的出現,令康熙一度非常欣慰,這也成為胤禛最終能成功問鼎皇位的重要原因。

應該說,對權力的渴望以及懼怕被對手清算的畏懼,是導致“九子奪嫡”的主要原因。而當四皇子胤禛終於成功登記後,吸取“九子奪嫡”的慘痛教訓,建立了“秘密立儲”

制度,即在太和殿“正大光明”匾後提前寫好繼承人,從此“九子奪嫡”奇觀不再,清朝雖然沒有真正移植嫡長子繼承製,但皇位交接更為平穩。

權力讓人冷血瘋狂?為何康熙朝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奇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